APP下载

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享受读书乐趣

2020-04-24李社兵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厚积课外阅读师生

李社兵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只要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有非常传统的教育方法,我国的古代教育称为读书,读书读到口舌生疮的境界才能有大的成就。也就是说在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读和美读的方法,使孩子们大声朗读,通过朗读体会领悟文本内容的过程,因此读书是一种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对文章的感悟的方法,也是对语文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要把阅读和朗读作为语文学习之母和教育之本。

我们学校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师生共读,师生同读,师生共讲,师生共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听课能力,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也给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常常说的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准备一桶水的理论,这就是说在这样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老师应该更加认真的深入的学习,老师带头进行读书时,不但要课内读还要课外读,还要实行课内和扩大相结合的读书方法,老师和学生共同在书香中尽情地享受着读书的奥秘,享受着读书的乐趣,提高读书的修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学生在读书中要不断的得到感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读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不断的得到熏陶,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把师生互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真正的喜欢读书,在书香中享受读书的兴趣,全面提高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语文修养。

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比如我们在学习台湾诗人郑愁予的新诗《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的时候,首先我就和着音乐给学生做了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则闭眼倾听,这样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到了诗中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情调,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诗人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从而和老师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中。然后师生自由吟咏并且在反复的吟咏中联想、想象、感悟,这样诗中抽象的东西即会变成一幅幅形象而又美妙的图画。在熟读的基礎上还可以让学生选择性的品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最后课堂在师生的诵读中结束。整个课堂都有朗朗读书声,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的厚积成了大船破浪远航的前提,风的厚积成了鲲鹏展翅高飞的依托。这阐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材课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学生积累和汲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而文化的积累和构建更多的还要靠课外阅读。从纵向来看,从古至今的优秀之作均应纳入阅读的视野;从横向来看,中外美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都要用眼球去观照。读书好比吃饭,偏食肯定有违营养之道,只有多读,广读,汲取的知识才是全面的,获得的营养才是均衡的。当然多读、广读不等于毫无选择的读,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我指导学生选择了一些合适的课外读物,如《中学生阅读》、《读者》、《读写天地》、《小小说》、《杂文报》,还有一些古今诗词等,收集起来在教室的一角开辟了一个小图书库,这样不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好的读书氛围,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读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写出“天籁之音”般的不朽之作。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们我们的先人古人读书的时候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古人读书“手不停批”、“手自笔录”。因此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要在课本空白处要做好批注,在阅读的时候,把阅读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还有自己领悟的东西都要做好笔记和批注,对课本中出现的精彩的词句和片段都要摘录下来,进行不断的领悟和体会。把这些摘抄下来的精品装订起来,把阅读过程中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内容都要做好卡片等,这样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过程会受到良好的效果,语文素养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做好做扎实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因此我们要注重阅读在写作上的应用。对注重阅读的数量,但是阅读的质量和领悟力没有得到提高的现象进行纠正,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学会肃考,增强语文修养的底蕴,使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真正的提高。对课本读的深刻,内容读的透彻,思想得到真正的掌握,在阅读中对文章的许多写作技巧进行思考。让学生养成主动读书,自主读书的习惯,让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老师每天每周都要安排读书的课程或者是师生共赌的课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的阅读质量真正的得到提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除了课内的阅读以外,我们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要养成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真正的得到思考和启迪,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还要不断进行总结,让学生谈体会和感受让师生共同进步,这样既要重视课内阅读又要重视课外阅读,重视师生的共读,这样坚持日久必有良好的收获,使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愉悦的收获,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丰富的体验,和阅读带来的阅读的乐趣。

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想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把“师生同读”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并且与同读、同说、同评、同议适当结合起来,何愁山前无风雨?何愁渊中无蛟龙?

猜你喜欢

厚积课外阅读师生
根植红色基因 厚积红色能量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厚积”和“薄发”的关系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厚积
麻辣师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