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样形容人的才华
2020-04-24姚荣启
姚荣启
现代人经常夸别人:“你太有才了!”而古人在夸奖别人有才华时的说法显然比我们要丰富得多。
最有才的当属曹植的“八斗之才”。因为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字子建,生前封陈王,死后谥号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文学才能,为当时和后世所推崇。所以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对曹植作了高度的评价。后人因此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最可悲的是江淹的“江郎之才”。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才华横溢,是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其诗文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名篇《恨赋》《别赋》均传诵一时。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写文章的水平却急速退步,诗也变得平淡无奇,文思枯竭,灵感尽消,由此被人认为“江郎才尽”。
东汉有“夺席才”,典出《后汉书·戴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喜欢谈经,在正月初一他让能够谈经的群臣百官互相诘难,凡在经义上辩驳失败者,就将座位让给辩胜者。侍中戴凭熟读经典,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因而连续取胜,一连坐了五十余个席位。后人把这种善于舌辩的人称为“夺席才”。
唐代有“夺锦才”。《隋唐嘉话》载,武则天曾游洛阳龙门,下诏令众臣赋诗,先成者赏赐锦袍。左史东方虬诗作先成,武则天以锦袍赐之。未几,宋之问诗亦成,武则天吟赏不止,认为宋之问的诗明显优于东方虬的诗,便令人将锦袍从东方虬手中夺回赏与宋之问。后人因此以“夺锦才”喻指才识超群之士。
称赞才女有“扫眉才”。扫眉,即妇女画眉毛。唐代才女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美貌,以及与当时文人骚客的诗书唱和、情意纏绵,成为当时卓有成就的女诗人,被称为“扫眉才子”。
晋代才女谢道韫的“咏絮才”也颇有盛名。《世说新语》载,东晋重臣谢安举族雅宴,与兄弟子侄辈一起讲文论道。恰逢天降大雪,谢公忽发兴致,问大家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弟弟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叹。后世就称谢道韫为“咏絮才”。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而且赞语不落俗套,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