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传统工艺的工匠精神传承

2020-04-24熊逸越赵安

牡丹 2020年6期
关键词:印花布精益求精传统工艺

熊逸越 赵安

“工匠精神”是当代社会最需要的精神品质,传统工艺是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蕴含了一定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追求。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工匠精神的弘扬一脉相承,没有工匠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就没有卓越的品质体现。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技艺为例研究其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一、传统工艺的价值与工匠精神的解读

传统工艺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承载了特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传统工艺一代代传承延续至今,是先祖智慧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引导作用。近年来,国家层面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振兴做出了相关部署,专家学者也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工匠文化历史悠久,“匠”的最初涵义即是背着刀斧工具的木匠,后泛指制作手工的艺人。工匠们依靠一门技艺在家族传承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并在此过程中对工艺的制作选材与技艺过程坚守专注、精益求精,由此逐步形成了中国古代独有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于2016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起了包括传统工艺领域在内的广泛关注。工匠精神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职业精神,敬业、精益、专注与创新。

二、南通蓝印花布工匠精神的传承

南通文化底蕴深厚,工艺美术资源种类丰富,是江苏工艺美术重点产区,其中尤以蓝印花布久负盛名。著名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被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艺术传承基地”,为永久性的文化保护场所。民间传统工艺从实用到审美,从单一的生活用品到丰富的精神寄托,传递了南通人民的追求与向往,彰显了这个历史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传统工艺记载着生活印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这种祖辈对传统工艺的朴素情感和匠心专注正是现代传承人所缺乏的品质。因此,充分挖掘传统工艺的价值,探寻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除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外,还有助于厚植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工匠精神的含义是匠人对自己创作产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逐渐提升,由于技艺的传承优劣不一,水准参差不齐,因此,培养精益求精的工艺态度尤为重要。手工艺人们在工艺制作的过程中不断雕琢完善、精益求精,并且享受着这一过程。匠心精神也在世代相传,能工巧匠们不断制作出精巧的器物。除去对工艺精细的追求,几代人对同一门工艺的传承也同样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20世纪90年代,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人吴元新建立了蓝印花布艺术馆,呈现了自己多年来的收藏与研发成果,并成立了蓝印花布染坊。吴元新克服了起步初期的艰辛,遵循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设计了一批蓝印花布工艺品投放市场。如今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拥有了属于自己品牌的蓝印花布产品,上千种蓝印花布图片及古旧机器直观呈现給大众。蓝印花布博物馆成为了“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是南通地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极大提高了南通这座城市的美誉度。

(二)独具匠心的创作过程

南通蓝印花布在20世纪80年代经常出口国外,之后,由于产品总是如出一辙的老纹样,使得销量递减。为了设计出具有新意的纹样,吴元新想尽办法去各地搜集素材,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到当地的文化馆学习美术。他靠着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前辈的制作经验,设计出了许多蓝印花布的新纹样,深受国外客商喜欢,除带动工厂经济效益之外,也打开了知名度。后来,他在中央美院的求学,使他对蓝印花布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之后独具一格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吴元新在研究所里开了一个染坊,将自己的设计通过染坊进行加工,去周边的旅游城市试销。同时,他还为厂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当代人们需求的服装、鞋帽、台布、玩具等产品。从染坊学徒到学校设计实践再到专门从事研究,吴元新跑遍了南通地区的印染作坊,走访了许多作坊师傅、民间艺人,收集了大量流失在民间的经典纹样、实物资料,对蓝印花布这门技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匠心精神要求民间艺人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不断学习,拓宽眼界,力求在创作风格上独具个性。吴元新经过四十年来对蓝印花布艺术的竭尽全力保护与传承,共计抢救保护蓝印花布等传统印染实物遗存两万余件,同时经过对技艺的多次研究与改进,创新设计近千件蓝印花布纹样及饰品,创新的蓝印花布作品三度获“山花奖”,设计的蓝印花布系列作品“凤戏牡丹”台布、“年年有余”挂饰、“喜相逢”桌旗系列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吴元新对蓝印花布技艺独具匠心研习的过程促进了传统工艺的不断创新改革。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吴元新内心深处对工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才会不断探索与进取。

(三)坚守专注的奉献品格

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传统工艺的品质,品行高尚比技艺出色更为重要。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依靠家族内部的世袭传承或师徒制,一生刻苦钻研,几代人坚守专注,对手工技艺要求尽善尽美,数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代代传承,“一生只做一件事”。正是这种坚守专注,让传统工艺在今天依旧能够焕发光彩。1960年,吴元新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祖辈从江南迁移而来,同时带过来的还有精湛的纺染技艺。吴元新童年时期,全家的生活用品即依靠父母的纺纱织布得来。吴元新从小耳濡目染,对纺纱印染产生了深厚情感,使蓝印花布这门传统技艺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深刻的印记。色彩清新、图案吉祥、结实经用,蓝印花布曾经“衣被天下”,在现代化进程中,因机械替代与市场萎缩,技艺曾进入濒危状态。但凭借着独具匠心的技艺与对工艺的执着热爱,在吴元新的长期努力下,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传统工艺蕴含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是涵养现代设计和新手工艺的文化内核,是支撑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精神助力。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踏足蓝印花布传统印染学习的行列,但因耐不住刮浆、染布工艺的枯燥和繁琐,能坚持的寥寥无几。有的刚学到些皮毛就另立门户,更有的擅自采用机器制版等方式来替代传统印染方式,丧失了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不断积累,保持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与坚守,艰苦耐劳、不断探索,不单单传承技艺操作,更是要传承前辈工匠艺人们所具备的优秀品质,静心凝气、脚踏实地、专注执着、肩负责任、倾注匠心,才能让传统工艺得以不断传承与创新。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作者:赵安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建设文化强国下的工匠精神传承研究——以南通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为例”(编号:2018SJA1249);2018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南通传统工艺‘工匠精神的传承文化研究”(编号:2018BNT028);2019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熊逸越(1977—),男,湖南道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印花布精益求精传统工艺
黄梅君作品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光影视界
国外印花布色彩设计赏析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