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需要更多关注
2020-04-24张田勘
张田勘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这是其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于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据报道,由于可能受到微塑料的污染,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检验局决定召回大约15739磅(相当于7139千克)冷冻牛肉饼。这些牛肉饼是美国的Advance Pierre食品公司加工的,有一家食品服务机构发现了冷冻肉饼里含有塑料微粒,并投诉了该食品公司。这家公司此前被投訴了两次,称其制作的牛肉饼中含有柔软的紫色塑料。
也许有人会认为,召回含有微塑料的食品是美国食品管理机构的小题大做,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广泛,这一问题值得被作为公共卫生和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来更认真地对待。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海洋中的微塑料或比以前估计的数量多数百万倍。由于过去测量海洋微塑料的传统方法只能测出直径大于333微米的微塑料,有很多直径更小的微塑料是难以发现的。现在,研究人员采用新的方法对樽海鞘(小型胶质无脊椎动物)体内的微塑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00份样本中所有樽海鞘肠内都含有微塑料。而且,这些被检出的微塑料直径可小到10微米。以此估算,现在海洋中平均每立方米海水包含的微塑料可达830万个。现在的检测结果表明,海洋中的微塑料比过去所测得的结果多5—7个数量级,即最多比过去所测得的微塑料数量多7倍。
这些微塑料可以通过富集效应和食物链进入人体。樽海鞘属于低端物种,它们以海洋中一些最小的生物为食,从纳米植物到微型浮游动物都是其食物。如此,樽海鞘胃中的塑料可能会沿着食物链向上传播,到达各种鱼类、帝王蟹和海龟体内。人类是食物链的最高一级,如果人们食用这些海洋生物,主要是鱼类和蟹类,也会在体内富集更多的微塑料。然而微塑料并非只存在于水和土壤中,也存在于空气中。
2019年11月,福冈工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该校东区校园的空气和雨水样本,在样本里发现了聚乙烯和聚苯烯的微粒子。这是日本九州地区首次在空气中检测到微塑料垃圾。这个研究证明,微塑料已经在环境中无孔不入,不只是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还可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9年8月22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人体不太可能吸收大于150微米的微塑料,估计对较小颗粒的吸收也有限。人们只是对极小的微塑料颗粒(包括纳米颗粒)的吸收较高,但是,微塑料现有的对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研究结果和数据极其有限。因此,世界卫生组织除了呼吁减少塑料污染外,还呼吁开展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人们接触微塑料的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福冈工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则认为,无论是微塑料还是有害化学物质,只要吸入人体,都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现在,美国食品管理机构对有微塑料的牛肉饼召回,也是遵循的这个原则,只要污染物进入人体,就可能会对人的健康有害,也许这样的危害不会马上发生和显现,但日积月累,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根据过去20年间塑料微粒、塑料微珠和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的情况,微塑料已经让地球环境雪上加霜。据估计,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都有一辆装满塑料的垃圾车向海中倾倒。在海岸线、海洋表面以及海床上所积聚的垃圾中,塑料所占的比例达到60%—90%。但是,或许是因为微小的塑料颗粒并不像被海浪冲到岸边的塑料瓶那样扎眼,在人类应对塑料污染的行动中,微塑料常常遭到忽视。
总而言之,人类需要对微塑料污染有更多关注并采取行动防范。
(选自光明网)
【素材解读】
微塑料作为海洋乃至全球环境的新兴污染源,虽然微不足道,甚至难觅踪迹,却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海洋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影响了生物的安全和多样性,最终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减少塑料垃圾,遏制微塑料的扩散,维护海洋生物也包括人类自己的美好家园。
【适用话题】
微塑料;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