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建构
——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顶层设计”之探微与借鉴
2020-04-24吴家荣
吴家荣
(东北林业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
“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是针对以往我国校园足球发展中的缺陷提出的具有高屋建瓴性质的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顶层设计”是最上位的设计,最反映本初意图的设计,最具有指导意义的设计,最具有原则性的设计,涵盖性最强的设计,能指导所有下位设计的设计。[1]而创新科学的足球教程是“新校园足球”顶层设计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何创新足球教学与训练?是长期困扰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主要问题。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在“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方针引领下,已经具备国际视野,其训练模式也是采纳国际足联的训练设计,注重培养青少年球员足球技能、主动思维、决策能力和创造力。但仍有很多足球教练员理论与实践水平低下,足球训练中仍然摒弃不了传统思维方式,训练方法简单粗暴,打骂训斥充斥球场。[3]这导致我们在训练执行过程中主要出现两个问题:第一,学生被动地接受足球训练,主动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比赛中缺乏面对复杂情境的心理准备和认知能力,创造性不足。第二,训练出来的青少年球员比赛掌控能力不强,尤其是面对欧洲、日本等青训发达国家时,变得不会比赛[4]。如何丰富和充实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基础,使足球教练员更好地理解青少年足球训练,转变旧有理念,创新现有的足球训练体系,是我国“新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亟需改变的重要一环。
1 行为·建构——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顶层设计”之理论基础
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和反馈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使学习者产生预期的行为(S→R)。[5]足球训练就是通过外界环境(教练、比赛、足球文化等)施加给青少年的大量反复的刺激而建立起的预期反应,从而达到预期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复杂技能可以通过分解为简单的成分之后获得,再将他们合并还原成为复杂能力。就像斯金纳程序学习中的“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反馈、低错误率”等原则至今仍被广泛运用。[6]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行为主义的另外一个原则是强化。例如,教练要对比赛中敢于做动作的小球员进行鼓励,进行强化,提升小球员在足球比赛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同时,教练员要把外部强化转变成内部强化,以提高小球员的内部动机,主动地进行训练比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足球技、战术学习要经过大量重复和反复强化,要按照固定的分解程序来进行。但其存在两个弊端:第一,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采用的是灌输式方法。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足球技术和战术的训练。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不会主动适应足球赛场情境变化。足球比赛需要球员快速判断和作出决策,具备阅读比赛的认知能力,因而在比赛情境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第二,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使足球技术动作定型化。而足球运动本质是比赛和竞技,技术练习不能脱离比赛进行,要转变为足球技能。足球技能是在开放情境中应用,具有“突变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足球技能表现千变万化,不按照固定程序来进行,其核心是思维决策、创造力、“用脑踢球”。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解释足球技能形成规律方面显然是不全面的。为了培养青少年球员的主动思维,解释足球技能形成规律,法国人引入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7]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皮亚杰的一个主要概念是“图式”。所谓图式就是指人的大脑中已经形成思维形式和认知结构。[8]图式也被认为是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除了儿童先天本能的某些图式比如吮吸、趋光、抓握等,图式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主体对客体的内化加工,并形成自身特有的思维模式、认知结构和动作表现。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类认知图式不断进行双重建构的过程,并运用“同化”、“顺应”、“平衡”三个概念来解释人类认知建构的过程:个体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接受外界刺激引起反应,随着刺激数量的增加,原有图式同化为内在图式,“同化”是个体原有图式水平变化较小的内化过程,是一个图式建构中的量的积累过程。“顺应”则是随着图式内化建构的不断积累,主体产生内化图式的变化和创新主动适应新环境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图式建构中的质的变化形式。人类的认知图式在“同化”和“顺应”两种不同的内化过程中达到“平衡”。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个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机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的继续不断的发展,就是人类整个心理智力的发展过程。[9]
青少年足球技能图式也要经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达到平衡,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持续发展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足球技术的重复练习,经过同化过程,建构为小球员的内在技术图式,足球技术在量变积累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球员在比赛中创造性地运用复杂的足球技术,“顺应”足球比赛情境,就是这一过程的复制。球员在足球比赛中技术动作的“突变性”和“创新性”就是这一过程的复制。足球比赛情境图式的建构也遵循上述原理。足球比赛中蕴含成千上万的比赛情境,青少年球员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建构比赛情境图式,达到顺应比赛情境的竞技能力。从五人制到七人、八人制比赛,到十一人制比赛,从最简单的1v1、2v1、2v2、三角传球到复杂的控球推进、牵制转移、高压逼抢、整体防守、任意球战术再到各种比赛阵型的学习认知,直到形成对整个足球比赛的理解和认知,并能于比赛中根据对手战术的变化,主动性地、创造性地、灵活地改变和运用战术。青少年球员对足球比赛情境图式的认知建构也是经历了同化、顺应、平衡的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复杂过程。
2 行为·建构——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顶层设计”之训练模式
2.1 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模式
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课分为5个部分:比赛发现、身体协调性训练、情境训练、技术训练、对抗比赛。
第一部分,比赛发现。此部分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的第一步,是训练课的引子,是进行限制条件和变量的对抗比赛,并启发引导球员发现训练主题。对抗比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没有足球基础的儿童,可以采用足球游戏的形式以激发儿童训练兴趣,如运球变向主题中,“抓尾巴比赛”、“带球闯关”等等;具备足球基础的儿童,则多以模拟真实比赛的情景进行。训练中,教练不告诉队员本次训练课的主题,通过场地、比赛条件和训练变量的设计,先让队员带着疑问进入比赛情境,比赛结束之后,教练会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队员发现本次训练课的主题。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教练的提问方式和引导方法很关键。如针对U9的孩子,教练的提问和引导启发倡导简单直观的语言。[10]针对U13的孩子,语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11]在此部分应该多运用主动性教学法,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动脑思考足球比赛中的问题。
另外,此部分还具备热身功能,12周岁以下的儿童,热身活动直接以有球训练或简单对抗比赛开始,不建议做很多的肢体拉伸动作。有两个作用:其一是12周岁以下的儿童身体具有自然的柔韧性,不建议进行拉伸。其二是此年龄段的儿童刚开始训练即接触足球会激发出对足球的热情和兴趣,容易快速进入训练角色。[12]12周岁以上的儿童,可进行动态拉伸与有球练习之后再进行对抗比赛,以防止受伤。
第二部分, 身体协调性训练。一般通过绳梯、绳圈、跳栏、跳绳等器械或组合器械进行青少年身体灵敏、协调、反应、爆发力、速度等有球、无球的训练。此部分主要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大量进行重复刺激,锻炼儿童成长中的运动神经,使其适应快节奏的比赛。法国人认为,青少年球员在15岁之前参加的每堂训练课都要进行身体协调性训练,已达到足球比赛快速完成动作、快节奏传接球和适应足球比赛快节奏的身体要求。小球员在15岁以后再进行身体协调性训练,就为时已晚。但是,15岁以后进行身体协调性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球队每周训练 2 次,每次练习时间控制在25 min左右。如果训练3次,每次训练20 min左右。如果一周训练5次,每次协调性训练可以控制在12~20 min。[13]
第三部分, 情境训练。此部分是训练的核心,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足球比赛中会出现不计其数的比赛情境:突破传球、运球射门、盯人协防、保护球门、整体移动,等等,不胜枚举。在训练中如何提取比赛情境?教练员有两个选择:第一,根据本次训练的内容和主题,选取第一部分比赛发现中发生的比赛场景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第二,不脱离本次训练主题,选取以往比赛中的场景进行训练。情境训练要求攻守双方人数不对等,以增加进攻或防守的成功率,使小球员体验胜利的愉悦感,以突出训练主题,达成训练目标。然后,通过减少触球次数、增加防守或进攻队员、加大场地宽度等变量设计,增加难度,进一步贴近真实的比赛。同时,情境训练的攻守双方要求目标不同、规则有差异,以快速达成训练目标。在情境训练中,教练员应准确地提供与呈现“足球比赛情境”,可以叫停比赛,运用主动性教学法,以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启发引导队员对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场景进行思考并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尽量减少灌输式的、指令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培养小球员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以适应足球比赛中千变万化的比赛情境。这也验证了皮亚杰关于青少年球员在足球训练中,足球比赛情境不断同化、顺应、平衡的理论,以接近或模仿足球比赛的实战情境中进行训练,才能持续不断地提升小球员的综合竞技能力。
第四部分, 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比赛发现、情境训练的衔接与延续,要紧扣训练主题。在本环节主要针对第一和第三部分出现的足球技术问题进行大量重复的训练。依据行为主义和皮亚杰的图式建构理论,法国青少年技术训练分为两种:一是分析式技术训练,这种训练具有无对抗、无进攻方向、封闭式的特点。类似于国内足球教材中纯粹的技术练习。二是适应性技术训练,等同于国内教材中的足球技能训练。这种训练具有对抗性、有同伴对手、进攻方向明确、开放式的特点。是接近于足球比赛的技术应用练习,两种训练方式要同时运用,并且要进行大量重复,每项技术重复间隔不要超过12-30秒,以达到技术定型。同时,法国教练还擅长鼓励青训队员作各种复杂的有创意的技术动作。他们认为,刨除天赋因素,球员在足球比赛中开放式的创意动作都是经过大量重复训练、日复一日的刻苦磨练才能灵光闪现的。因此,青训教练员必须要求小球员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各种各样的、重复大量的技术练习,比如每天触球3000-5000次,以达到足球技术量变到质变的目的。
第五部分, 对抗比赛。比赛是训练课堂的最后一环,是对青训球员技战术能力的检验。对抗比赛也要紧紧围绕训练主题进行。在此环节,双方队员人数相等、规则相同、目标和要求相同,教练员可以不设置或少量设置训练变量,尽量少地叫停比赛,观察球员对训练课主题的掌握情况。教练员在赛后要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围绕训练主题提炼训练要点,达成训练目标。
2.2 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模式的解读
法国足球青训课的安排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其逻辑起点在于通过比赛发现环节,启发队员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情境训练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并找到问题的答案,再通过技术练习环节从细节层面、技术层面对解决方案进行强化与巩固,最后通过对抗比赛来检验训练效果。环环相扣,逻辑清楚。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细节强化—验证问题”的思路。此训练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将足球训练主题或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置于特定情境中,在教练员的引导下让队员自己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案,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强调了队员的主体地位,提高了球员对各种足球比赛情境的认知、反应和决策能力,培养了球员的足球智商和创造力,进而提高了足球比赛的竞技表现。
与前文所述建构主义诸多模式进行对比,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课的结构和逻辑契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间环节渗透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青少年足球教学与训练的一大创举。如表1所示。
表1 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模式的结构与逻辑
认真解读法国足球青训课堂的结构,可以发现,青训球员首先通过对抗比赛来发现训练课主题,最后通过比赛来检验训练目标的达成情况。即从“比赛”再回到“比赛”。除了身体协调性练习之外,其它环节都蕴含着足球运动中的“对抗”、“竞技”、“比赛”因子。每一堂训练课有60-70%的时间都是通过比赛和对抗来完成的。[14]足球的本质是竞技、比赛和对抗,如果不按照正式足球比赛的要求来训练,那么,球员是不会比赛的。
主动性训练方法是法国足球教练运用的主要训练方法。球员在训练中要根据教练员的启发独立地用脑思考,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足球比赛情境瞬息万变,如果不培养青训球员主动思考、快速决策的能力,那么球员是不会完整地阅读和理解足球比赛的,也不会对足球比赛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作出快速及时的反应。英国人 Power Ray指出,足球比赛情境千变万化,球员如果没有主动思考、快速决断的能力,就会产生迟滞感和倦怠感,导致行动力下降[15]。因此,如果让青少年球员在训练课中不断地进行大脑思考,甚至大脑思考产生的倦怠感超过身体产生的疲劳感,才是具有前瞻性的足球训练。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设计思路的法国足球青训实践课操作模式,遵循着从“比赛对抗”、“情境训练”、“技术训练”到“比赛”,“由复杂至简单再至复杂”,颠覆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由简单至复杂”、“由分解到整体”的青少年足球训练设计思路。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在训练课开始阶段,没有足球基础的儿童如何适应复杂的“情境训练”?
2.3 讨论:青少年足球“情境训练”适用条件
法国学习过程中,笔者曾经就这个问题,咨询了法国专家和教练。得到了两个答案:第一,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U6-U10)、完善阶段(U11-U13)、提高阶段(U14-U16)、强化阶段(U17-U20)。传统派的教练认为:在初级阶段,技术训练应该以指令性练习为主,使青少年初步掌握运球、传接球、控球、射门和假动作等技术,以游戏开始,以比赛结束,培养儿童足球兴趣,在没有掌握全面的足球技术动作之前不进行情境训练。在后面三个阶段,应该逐步增加情境训练的比例,尤其是提高和强化阶段,应该在一堂训练课中设置一至多个情境,以提高青少年球员适应比赛的能力。
第二,激进派的教练认为:在儿童进行足球训练的初期就应该使用情境训练。激进派教练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忠实拥趸。他们的理由有二。首先,“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中心词,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训练情境可以分为真实的情境、模拟或虚拟的情境、想象的情境和暗含的情境。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设计足球训练课,要充分地利用训练情境的多种形式。针对没有足球基础的U6、U7的儿童,情境训练环节大多采用足球“游戏情境”——一种模拟化的足球比赛场景。其次,法国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每个周末都要踢比赛,比赛中出现的场景正是教练发现小球员短板之处,那么通过周中的训练加以改进和提高,有助于小球员快速提升比赛适应能力,从而从小就要学会比赛。法国教练Fred认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情境练习非常有趣,无需特别在意年龄和技术水平。尽管他们在足球技术上存在弱点,但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发现情境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教练须将错误视为儿童进步的工具,并给孩子留下时间思考。重点是初期通过设置相对简单的情境和游戏,让孩子发现解决方案,然后再根据情况提高难度。教练所付出的时间和耐心是我们青少年足球训练成功的关键。[16]
2002年之前,法国足协一贯主张,在儿童足球训练的初级阶段,足球游戏和比赛是必要的训练环节,但不主张运用情境训练。自2002年开始,法国足协对原有的青训模式进行改革,从“顶层设计”入手,创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训练模式,并进行两年一次的青训教练培训,要求所有的教练减少指令性方法,增加启发引导式训练方法的比例,以启发小球员思考问题、学会动脑;并在训练中增加对抗性训练的比例。同时在坚持原有训练操作模式的基础上,也鼓励青训教练在儿童足球训练的初级阶段进行“足球游戏情境”的训练方法。法国足协有一项政策,就是把最优秀的和最具创新精神的教练都安排在9岁以下儿童足球俱乐部中,以创新原有的足球训练体系,开发更多的适合9岁以下儿童的简单情境和足球游戏情境,让儿童接触足球伊始,即学会怎样去比赛,怎样去思考。2016年的法国足协U9训练指导纲要中,已经详细地制定出情境训练的详细教案,包括传球、运球、射门、1V1、组织推进、场区空间等。[17]
法国足球也因此硕果累累:法国足协总结了改革以后的足球青训状况,2012年,欧洲俱乐部青训排名,法国里昂排名第二,仅次于巴塞罗纳;2014年,法国在英超的踢球人数达到54人,比排在第二位的西班牙多出19人;2016年U19欧锦赛冠军,这是非常突出的成绩,证明了青训改革的成功。[18]更令世人瞩目的是,法国夺得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冠军。其足球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机制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19]
3 借鉴与启示——聚焦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痛点
3.1 以球员为中心,培养主动思维与创造力是我国足球教练员青训理念转变的核心内容。
我国目前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模式是:热身——技术训练——技能训练——情境训练——比赛。我国足球青训的基本理念是:热身的原则之一就是启发小球员发现训练主题,技术训练是保证青训球员进行足球比赛的基础,而足球技能训练和情境训练是提升青少年球员比赛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青少年球员思维决策和创造力的主要手段。因此,中法两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一致的,只是在训练操作模式的顺序和方式上存在不同。
但是,在基层教练员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出现诸多问题:旧有的足球训练理念转变太慢,训练课仍以指令性和高权威性的方法为主;有些足球教练已经认识到了旧有理念的弊端,但仍然无法改进、无处改进。有调查表明:教练员认同“以运动员为中心”、“培养运动员的主动思维决策能力”,但在训练操作中仍然采用旧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对于如何提问、引导、启发,如何让球员独立思考等手段方法还是不知道如何操作。[20]因此,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亟需转变教练员的传统理念,建立以球员为中心,培养青少年球员的主动思维与创造力是核心内容。
3.2 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理论基础是“顶层设计”,深刻把握理论基础的本质才能创新训练实践
足球教练员理论学习缺失,是导致训练理念转变过慢的主要原因。很多足球教练员都没有理解训练操作实例的真正内涵和本质特征,导致概念模糊,训练课的设计更是照搬套路,没有创新。[20]要完全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21]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22]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理性思维的关键。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青少年球员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的足球整体水平,如何指导青少年球员进行足球训练?首先,要有清晰明了的理论框架;其次,理论联系实践,把训练理论转化为足球训练实践,并在训练操作过程中不断检验其真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论基础也是“顶层设计”。只有深刻理解理论基础的本质,才能有效地、准确地创新足球训练实践。可喜的是,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已经做出诸多创新与变化。
3.3 青少年足球训练要按照比赛的要求来组织实施
在足球训练中,要让青少年球员多在对抗的、竞技的、比赛的环境中熟练足球技能,要摈弃大量重复的非对抗性的技术练习。而这种长时间的、大量的非对抗性的技术练习,仍然会出现在很多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教案中,这也是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顽疾和痛点。从运动训练学角度来说,足球运动的本质就是比赛和竞技。训练与比赛紧密结合是足球运动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要让比赛中的情境在青少年足球训练过程中重现,并使比赛情境成为每堂足球训练课的主要内容。重复的技术练习不可或缺,但不能成为一堂足球训练课的主要内容。只有通过这一途径,才能让青少年球员熟悉比赛中的各种场景,逐渐习惯并解决足球比赛情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也符合法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逻辑。
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正处于改革的阵痛与关键期,如何在继承我国足球传统训练模式精华的基础上,让众多足球教练员走出旧有训练理念的窠臼,从“顶层设计”之维度把握足球训练理论,逐步把握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核心和本质。参考足球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法国足球青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