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米思米
2020-04-23吴晓波
吴晓波
一
在做本次制造业调研前,我居然不知道米思米。
它是一个世界级的“隐形冠军”,为全球30万家工厂提供从FA用零件、模具用零件、电子零件到各类消耗品。它的经销商品总数多达2670万种。
走在米思米的车间里,我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企业界没有诞生出一家米思米?
二
米思米创建于1963年,那正是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高光时代。
零部件是制造业的“细胞”,它们存在于每一个商品的内部,毫不起眼却缺一不可。它们或许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甚至有些基础部件在很多年里都不需要迭代,但是,它们的制造精密度、成本及供应链响应能力,却往往是一家制造工厂的质量和管理核心能力之一。
初创时的米思米是一家贸易公司,主要经销冲压模具用零件,随着订单的增加,开始设立自己的工厂。
零部件的特点是量大、利薄、品类繁多,米思米在全球首创了工业自动化零件的“目录销售方式”,它把自己生产和经销的零部件收纳为一本分类清晰的目录字典,包括产品的型号、图片、材质、尺寸、公差、使用示例等信息,企业只要按图索骥,就可以完成一站式下单。
这个产品目录极大地降低了销售的难度,并为客户提供了空前的便利,米思米因这一模式创新而迅速崛起。随着品类的增加和客户的扩展,米思米的手册成为了日本零部件的产品标准依据,从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竞争护城河。
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米思米快速地实现了手册的在线化,这为它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极大的快捷性。近年来,米思米投入巨资,开发出一款3D自动化设计支援软件——RAPiD Design,客户可以自主在软件平台上参与设计,下单定制产品。这个工具为众多工厂的柔性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性的能力。
三
五十多年来,米思米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零部件制造和分销,它符合赫尔曼·西蒙对“隐形冠军”的定义:常年雄踞行业第一,集团年营收超3000亿日元(约220亿人民币)、不为人所知。
在与米思米人交流的时候,他们反反复复讲的就是三件事,这也是这家企业的“立身三宝”:保证每一个螺丝钉和导向轴的质量,并使之成为行业的标准;近乎变态地压缩交货时间,力争做到当日下单当日发货;把产品的设计权交给制造商,推动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
在它的中国客户中,可以看到众多著名企业的名字,然而,无论多大的企业,米思米的年合作收入都在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之间。也就是说,它并不依赖于任何大客户,而任何客户似乎都很难找到另外一个米思米。
在南通工厂调研时,我还恰巧碰到几位采购经理,他们是机床和医疗仪器工厂的,疫情期间,供应链面临断流,而正是与米思米的合作,让他们保证了正常的生产。
四
如毛姆所说,“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外国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企业存在于不同的国度和经济发展阶段,在战略选择上都有自己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然而,透过米思米这个案例,我们还是可以对日本和中国制造企业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中国企业求做大,日本企业求做精。
巨型集团的路径都是外延式扩张或多元化发展,由部件而整机,由单品而多元,由一业而多业,由制造而产融并举。
求精战略和求大战略,无所谓优劣,甚至,前者的内心都应该挺羡慕后者的。米思米创建的时候,日本的现代制造业格局基本已经奠定,它的创始人面前林立着三菱、松下、索尼等巨无霸。缩于一局,精耕细作,为巨人伴舞,也许是最明智、也是风险度最低的选择。这种局势的倒逼,却构成了自己微米级的竞争力。
而对中国民企,过去的三十年里,身处的是一个高速成长的狂飙时期,国营巨头衰竭,市场空间辽阔,纵马一跃,就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草原,称王称霸,舍我其谁。
星移斗转,我们已有一百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然而在蓦然间却发现,核心技术握于他人之手,连一些微小的零部件也要到米思米的目录里去寻找。
五
按当今中国企业界的“流行术语”,米思米的成长模式既重又慢。从贸易起步,然后做工厂和供应链,非十几二十年不能形成竞争力,不符合“唯快不败”的快意哲学。
也的确,米思米在前二十年默默无闻,到第三十年才构成核心能力,近十多年终成大器。可是它一旦成局,便很难对之挑战了。
今天的中国企业,也许真的需要这种与时间对抗的“慢精神”。
我们已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在每年的工业产值中约有5%到7%是中间件制造,年市场规模约为一万亿元。在1980年代,国际的商品贸易中,70%是成品贸易,30%是中间件贸易;而到2010年代后,中间件的贸易量上升到了70%。
所以,对中国制造而言,未来十年要补的两块板,一个是以芯片为代表的核心科創技术,一个是以导向轴和微型滚珠为代表的精密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