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主体
2020-04-23王旭红
王旭红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不断进步。作为育人为本的高等学校更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宣传、推广阅读的重任,积极推进阅读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职能
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三条规定: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专业性机构,它要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搜集、整理、加工和保存非常齐全和系统的文献资料。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独特的服务场所,对教育职能的发挥和实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非常便利的条件。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实施场所。从图书馆的自身角度出发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图书馆资源服务,通过提供碎片化和介入式的导读服务为师生阅读提供助力。而高校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调整和细化推广目标来达到精准服务的目标,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来满足师生更高层面上的学术研究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本质在于促进阅读,以多元化的推广工作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应该从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同年龄段、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其需求也不同,所以要把握其阅读心理、阅读的差异性,制定符合其阅读需求和水平的工作进程,阅读工作的开展不仅实现了图书馆的价值,更有助于提高读者素质,也为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注重人文素养教育类的资源建设是阅读推广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全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的创新型的学生。
在工、农、医等专业性强的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图书馆,人文素养教育类的馆藏资源建设比较薄弱。人文素养教育类文献资源采购经费和采购数量与专业类文献资源相比相对偏少,馆藏的补充也不够及时。所以这类型院校在文献资源的采购上应加大人文素养教育类的力度,科学合理地使用经费,有目的、有选择地采购人文素养教育类文献,尽量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在人文素养教育类文献资源的采购工作中,除了常规采购,还应当采用人文社科专家学者荐购方式、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图书馆与书店和出版社跨界融合模式等进行采购,多渠道多维度充实人文素养教育类馆藏资源。在数字资源方面,同样需要考虑人文素养教育类资源的数量和比例,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构建阅读服务平台。
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阅读推广人才
阅读推广人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所以阅读推广人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阅读推广人应该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拥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能够给予读者相对专业的指导。现在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一支专业的阅读推广人才队伍,这严重制约了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另外,做阅读推广活动的人动机复杂不一。很多人是出于对职业的热爱和兴趣,一腔热忱积极、自愿地投入到阅读推广中;而有的人是出于功利目的,想通过做活动出业绩,出论文;还有的是听从领导安排,自己并不喜欢,盲目被动地跟着做。同时阅读推广人的水平能力差异也较大。
有些学校师生的阅读参与情况也不太理想,流通率太低。有的图书馆为了应付检查评估和完成硬性指标,强迫学生在某期限内必须借阅多少文献。这种做法不仅使阅读流于形式,造成了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使一些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厌恶感,严重阻碍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
阅读推广人的基本素养
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在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中对“阅读推广人”定义为:阅读推广人是指具备一定资质,能够开展阅读指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职或业余人员,培育對象包括各级各类图书馆和科研、教学、生产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有志参与阅读推广事业的其他社会人员。阅读推广人的素养决定着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
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阅读推广人要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要爱岗敬业。在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环境和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也从传统、单一、封闭式向现代、多元、开放式转型。图书馆员也必须从原来的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所以要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阅读推广人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读者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进而推动阅读,促进阅读。
其次,自身要热爱阅读,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素养。阅读推广人首先要爱阅读、会阅读,有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积累。要有广博多学的知识和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如何选择、如何深入阅读、如何提升阅读效果,阅读推广人的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大学生而言,阅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反映近现代革命战争的红色经典、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作以及国外人文社科类经典,是其确认文化身份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所以,必须自己喜欢阅读,有阅读的积累,才能结合大学生的阅读倾向予以引导。
再次,要有良好的文献服务能力。阅读推广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馆藏文献资源,才能快速准确的满足读者的需求。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阅读推广人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这样阅读推广人极易将所掌握的文献资源推广给读者。
最后,要有一定的宣传、组织能力。阅读推广人一定要做目的明确、措施可行的活动策划。制定阅读推广的主题,预算活动经费,组织相关参与人员,任务分配和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等。要将阅读活动大力宣传、报道、推广到广大师生中,阅读推广活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需要相关部门例如校团委、学生会、各学院的支持和配合,甚至还要邀请一些社会名家、专家、学者的参与,因此阅读推广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宣传、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需求意识,增强读者对阅读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使阅读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下去。
阅读推广人才的培养
在阅读推广活动中,阅读推广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培养一批阅读推广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一方面,拓宽学习渠道,挖掘阅读推广人才。高校图书馆应支持馆员参加图书馆学会、高校图工委系统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会议,邀请阅读推广专家来馆指导、座谈,或做报告,重视馆际经验交流等。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毕竟有限,而服务的师生对象数以万计,且涉及众多专业,因此,图书馆要集思广益,应充分调动各层面阅读推广人的积极性,鼓励多层面阅读推广人全程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所长。
另一方面,提升阅读推广人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阅读推广人知识的提高,除图书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不断更新外,还要加强文学、政史、教育等知识的学习。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阅读推广人要努力成为理念新、专业强、技能高、有情怀的阅读推广人才。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阅读推广工作做好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会随之提高,阅读推广工作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阅读推广工作,新时期培养高素质的阅读推广人是阅读推广工作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推广活动长期、有效的持续发展。
作者系晋中学院副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
[1] 郑勇,胡冰倩,惠涓澈.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的基本要求及培养方式[J].图书馆论坛,2019(1).
[2] 邱翠云,赖漩,韦美良.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1).
[3] 周芳.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传媒论坛,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