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亚历山大”155毫米车载炮
2020-04-23陈友龙连浩智周凯
陈友龙 连浩智 周凯
近年来,155毫米车载炮(或称轮式自行火炮系统)在全球军贸市场中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相比牵引式或履带式火炮,车载炮更适合全球部署和快速反应。目前,国际上知名的155毫米车载炮有:法国奈克斯特公司的“凯撒”(CEASAR)、并入英国BAE 系统公司的瑞典博福斯公司的“弓箭手”(Archer)、南非丹尼尔地面系统公司最新的T5-52、塞尔维亚尤戈音波特公司(Yugoimport)的“诺拉”(Nora)B-52以及新型“亚历山大”(Aleksandar)等。2019年8月底,日本陆上自卫队也正式公开了19式155毫米车载炮。就连美国也在测试采用“前冲击发”软后坐技术的“布鲁图斯”(Brutus)155 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在强手云集的155毫米車载炮研发领域,塞尔维亚令人刮目相看。
塞尔维亚军工新品舒马迪亚”制导火箭弹
ilosh BOVM16 4×4多用途装甲车
“霍尼特”无人直升机
愈挫愈坚的塞尔维亚国防工业
尽管遭受过科索沃战争和塞黑分家的打击,但是国土面积缩小后的塞尔维亚并未就此“沉沦”,他们在国防工业、国际军贸领域仍有抢眼的表现。2017年底,塞尔维亚国防部部长透露,当年塞尔维亚国防部共签发了总额约8.7亿美元的武器出口许可,相比2016年增加了24%。这对一个仅有700多万人口的小国来说,已经算是非同凡响。
塞尔维亚军工出口产品主要包括轻武器、弹药、火炮系统和导弹。阿联酋是塞尔维亚主要的武器出口国。在2017年2月的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塞尔维亚尤戈音波特公司展出了多款先进装备。配备遥控武器站的Milosh BOV M16型4×4多用途装甲车,车内装有惯导/GPS导航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路线剖面和地形信息,定位精度极高,这有助于上下级联系和指挥作战。射程超过280千米的“舒马迪亚”制导火箭弹,可打击军事基地、机场和港口设施、重要交通节点等目标。该弹长8.25米,弹径400毫米,总重1502千克,高爆破片弹头重200千克。还有“ 霍尼特”无人直升机,可由地面控制站手动控制或自主飞行。起飞重量750千克,有效载荷350千克,可以配置一系列的武器,如不同类型的空对面导弹或12.7毫米机枪。该机最大飞行速度160千米/ 小时,最大飞行高度为4000米。
2017年5月9日, 塞尔维亚为阿联酋定制的ALAS-C(海防型先进轻型攻击系统)光纤制导导弹系统在贝尔格莱德的尼基西靶场试验成功。这款巴尔干版的“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搭载在阿联酋国产“尼莫”6×6轮式卡车底盘上,该底盘承重5 吨。每辆车将配备一套地面控制台及6枚ALAS-C导弹(采用两排设计,每排3个储运发射箱)。根据报道,ALAS-C 导弹弹长3.3~3.4米,弹径175毫米,翼展1.2米,弹重67千克,配备10千克高爆破片战斗部。其动力装置为一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和TMM-040小型涡喷发动机(重5.6千克,长0.56米,直径0.155米,推力400牛,最大推力可达900牛)。初始加速度段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燃烧2.5秒后抛掉,此时导弹距离发射地点约600~800米,然后涡喷发动机开始工作。导弹的巡航速度为150米/ 秒,飞行高度50~1000米,最大射程25千米。导弹的基本配置是惯性导航系统,有GPS辅助制导,射手可以根据导弹头部安装的光学导引头传回的信息操控导弹。导弹配备了昼用CCD电视导引头,或电视/ 红外成像复合制导系统。ALAS-C是一种先进远程非瞄准线攻击系统,主要用于在濒海作战中对付小型快艇,反应时间小于1分钟,而且具有高度机动能力,可以说是塞尔维亚尖端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
在自行火炮领域,塞尔维亚2007年投入使用的155毫米“诺拉”B-52车载炮已经成功出口多个国家。该炮外形独特,其复进机和驻退机的外形让人想起苏联的130毫米D-74加农炮,炮口制退器也与其相似,但是修长的炮管口径却是西方标准的155毫米,活脱脱一个“混血儿”。这种将东西方阵营设计风格杂糅在一起的武器装备,在塞尔维亚其它领域也表现突出,比如著名的M84A坦克和“拉扎尔”3轮式步兵战车,
也是典型代表。“诺拉”B-52全炮重量约28吨,能155毫米火炮是南斯拉夫M84“诺拉”A榴弹炮的进一步发展。该炮发射普通弹丸时最大射程20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为41千米。最大射速6发/分,火炮俯仰范围-3°~+65°,方向射界(左右)60°。主炮携弹量36发,人工装填弹药。第一批“诺拉”B-52火炮系统安装在FAP 2832卡车上,这种卡车是塞尔维亚在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许可下制造的,采用一台360马力的奔驰OM501 LA柴油发动机,最高车速80~100千米/ 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爬坡度60%,过侧倾坡度为30%,可攀越0.6米高垂直墙,越壕宽1.8米,涉水深约1.2米。目前,已经有使用俄罗斯卡马兹8×8卡车底盘的改进型“诺拉”B-52K1,将全面替代原型。“诺拉”B-52是为取代塞军的旧火炮系统而研制的,首批12门在2007年交付塞军,此后塞军又订购了更多。这种火炮系统已出口到孟加拉国(18门)、缅甸(30门)、塞浦路斯(未指明数量)和肯尼亚(30门),成绩斐然。
塞尔维亚“诺拉”B-52式车载炮
采用俄罗斯卡玛兹底盘的“诺拉”B-52K1
新型“亚历山大”155毫米自行火炮
塞尔维亚“亚历山大”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最初被称为“诺拉”B-52K2或MGS-25“亚历山大”,目前外贸版简称为“亚历山大”。该炮是塞尔维亚最新研制的火炮系统,2017年首次公开披露,其技术原型是“诺拉”B-52。不过,与需要人工装填弹药的“诺拉”B-52不同,“亚历山大”是完全自动化的,炮弹从驾驶舱内遥控装填,炮组成员无需下车即可完成射击任务。通常情况下,3名成员不需要离开装甲保护的驾驶舱就可以操纵火炮射击。其设计理念与瑞典“弓箭手”自行火炮相似,不过其炮尾自动装弹机和弹药舱的体积比“弓箭手”小。该炮战斗全重约28吨,炮向前时车长11米,车宽2.3米,车高3.5米。驾驶室前防弹玻璃风挡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两具烟幕弹发射器。驾驶室顶部右侧有一挺自卫用的12.7毫米机枪,平时枪管向后用绳子固定住,射手需要打开舱盖探身车外操纵机枪射击。155毫米炮弹重43.5千克,最大射速6发/ 分。该炮具备360°环射能力,主炮弹药装载量12发。
最新版本的“亚历山大”于2019年发布,采用德国曼恩8×8军用卡车底盘,卡车柴油发动机和传动机构位于驾驶室的后面和下面。该车最高车速9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约800千米,爬坡度60%,过侧倾坡度为30%,可攀越0.6米高垂直墙,越壕宽1.2~1.5米,涉水深约1.2米。这种155毫米榴弹炮有两种版本。其中一种火炮药室容积为23升,与北约标准155毫米弹药兼容,最大射程(标准炮弹)30千米,火箭增程炮弹射程为42千米和60千米。第二个版本药室容积为25升,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达70千米。因此,就射程而言,塞尔维亚火炮系统的性能优于其它许多榴弹炮。塞尔维亚在研制“亚历山大”时就考虑到了远射程的需求,可以说是富有远见,不过在如此之远的射程外,还是用制导炮弹比较有效。2020年3月,美国陆军在亚利桑那州的尤马试验场,进行了XM1299增程火炮原型(155毫米58倍口径身管)的实弹射击演示,它向65千米外的一辆装甲“雪佛兰”车发射了两枚无制导的XM1113火箭增程榴弹和两枚“神剑”制导炮弹,前者偏离目标610米,“神剑”则成功命中“雪佛兰”。可见在射程超过65千米时,火箭增程弹的精度将大大下降。尚不清楚塞尔维亚将为“亚历山大”配备何种制导炮弹以解决远程打击精度的问题。
“亚历山大”可以实现直瞄或间瞄射击,火炮身管后部右侧配有光电式瞄准具,可将视频直接传输到车内显示屏上。它可以发射各种类型的弹药,包括高爆杀伤弹、火箭增程炮弹、烟雾弹、照明弹,以及装有反坦克或杀伤子弹药的子母弹等。据悉,它还可以发射精确制导的反坦克弹药。
“亚历山大”的全自动装弹机的弹鼓内共有12发炮弹,可通过自动化设备重新补弹(据说还有12发备用弹药)。该炮具备多发同时弹着能力,可以在25千米的射程内发射4发炮弹,每枚炮弹飞行弹道不同,使所有炮弹能够同时到达目标。火炮系统有4个稳定用的液压驻锄,可将车体撑起,使火炮可以向任何方向开火。驻锄在行军状态时收折起来,与地面呈直角,紧贴车身。为降低车高,火炮可穿透驾驶室顶部,炮管超出车头约1米。
该炮有很短的重新部署时间,能迅速离开开火位置,以避免反炮兵火力打击。其装甲驾驶舱可保护乘员免受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袭击。车辆能承受6千克TNT炸药在车体下面的任何地方爆炸。车内还有一套三防系统。
“亚历山大”车载炮自动化水平较高
“亚历山大”车载炮的4个驻锄打开,可将车体撑起
信息化程度高
“亚历山大”车载炮具有独立作战能力,能自动精确地定位/ 定向,自动修正炮位倾角,车内配有弹道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电台,可以在无测地准备的陣地上迅速独立完成射击任务。该炮的操纵室内备有图像显示装置、计算机控制台、数据存储器、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等。发射车计算机录入射击数据信息后就能算出射击参数,通过数字信号使火炮瞄准目标。火炮采用自动操瞄,由火控计算机自动进行弹道解算,只需按一下调炮按钮,就可以自动调炮瞄准到位。操瞄自动化把乘员从传统的操瞄劳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进行监控和决策,提高作战效能。
操纵室具备在核生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其车载语音和数据通信系统,可为炮兵射击指挥中心提供及时的通信传输数据。由于该炮配备了先进的车载导航定位系统、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火控系统,因此具备快速进出阵地“打了就跑”的能力。未来该炮在射击速度、打击精度、减轻重量、提高数字化水平方面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亚历山大”车载炮驾驶室内部设备
与其它火炮横向比较
“亚历山大”155毫米火炮与日本最新的19式相比,防护性能和自动化水平占有明显优势。日本19式榴弹炮搭载于曼恩8×8 HX77战术军用卡车上,战斗全重约23吨,“亚历山大”的车重28吨,防护性能更好。日本的19式有一个让人诟病的缺点:由于驾驶室空间不足(可载3人),另外2人要“憋屈”地坐在车体中部的狭窄方舱内,方舱只用简单的帆布罩住,缺乏装甲保护。此外,其驾驶室顶部也没有安装重机枪等自卫武器,成员中只有个别人携带自动步枪。日本19式也配备一门52倍口径的155毫米榴弹炮,配有半自动装弹机,弹丸由装弹机装填,而发射药包由人工装填。成员需要下车在露天环境中作战,危险系数较高,展开火炮和撤离阵地的时间也比“亚历山大”稍长。日本19式发射的弹丸重量也是43.5千克,发射高爆弹时最大射程30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约38千米,发射底部排气弹时的最大射程40千米,其最大射速6发/ 分,爆发射速可达3发/18 秒。两者射速基本相同,“亚历山大”在射程方面占优。
日本19式车载炮
捷克“伊娃”车载炮
斯洛伐克的“伊娃”(EVA)155毫米车载炮也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轮式自行火炮,成员也是3人。其战斗全重为20.7吨,可用C-130运输机进行空运。在同样采用自动装弹机的情况下,“伊娃”比“亚历山大”轻不少。“伊娃”的公路最大行程700千米,略输于“亚历山大”。“伊娃”火炮系统人员也可从卡车前部的驾驶舱进行遥控操作。火炮射界和大仰角射击能力方面二者相当。而“亚历山大”得益于旋转炮塔设计和4 个液压驻锄的使用,具备360°环射能力。“伊娃”的全自动装填系统安装在火炮两侧,左右两侧分别是处于待发状态的12发弹丸(竖立放置于弹丸输送器中)和12 个发射药包。另有12发弹丸和12个发射药包放置在底盘上的弹药舱内。在火力持续性方面,两者相当。
瑞典“弓箭手”车载炮
“亚历山大”与瑞典“弓箭手”自行榴弹炮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弓箭手”具有射速快、精准度高的特点,炮尾巨大延长体内的链条式输弹机搭配先进弹药装填系统和20 发弹仓,使得“弓箭手”的爆发射速達3 发/12秒,持续射速20发/2.5分。而且“弓箭手”的火炮能在任意角度装填。所以,对比需要复位再装填的其它国家的自行火炮,“弓箭手”的实际射速优势可能会更明显。“弓箭手”装1门FH77B L52 155毫米榴弹炮,发射标准弹药时最大射程30千米,底排增程弹药时最大射程40千米,在使用美瑞联合研制的“神剑”精确制导炮弹时,射程可达60千米。该炮还能发射“伯纳斯”反装甲末敏弹,并可以直射2000米内的目标。不清楚塞尔维亚是否引进了瑞典的技术,才研制出“亚历山大”。两者的平衡机设计也类似,不过“亚历山大”具备更广阔的方向射界,可迅速应对突然出现的目标,或者根据上级命令更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