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和防疫体系建设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火墙”
2020-04-23陈敏陈越
陈敏 陈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对法治、公共卫生、经济发展都是一次大考。本刊采访了相关人士,请他们谈一谈我们现在以及未来该如何更好地应对疫情,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立法和监督并重护航抗疫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大从依法履职角度,需要做好哪些工作,为全社会更好防控疫情提供法治力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张良皓表示,要不断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的法治体系。
记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一次法治大考,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如何做到依法有效防控疫情?
张良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如何依法防疫控疫?法治力量非常重要,依法防疫,离不开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我国已经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同时,还有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这一套比较全面的法律体系,为依法防疫控疫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我们要充分发挥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力量和作用,把法治理念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
记者: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张良皓:市人大常委会作出这个决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对我市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的重要法治保障。
该决定明确规定了政府相关职责、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明确了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六类禁止性行为,明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工作责任。该决定还规定,市、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应当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汇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督促有关方面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等。
该决定为政府落实防控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进一步明确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强化了法治保障,有力促进全社会科学、高效、规范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记者: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依法履职角度,该采取哪些举措以更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张良皓:从依法履职角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修法,突出立法的引领、推动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当前加强生物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生物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从地方上来讲,下一步将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等方面,对相关的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比如,制定或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野生动物保护规定等,不断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的法治体系。同时,要加强依法监督,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履行防疫控疫的法定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次疫情也是对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次重大考验,如何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制度体系,应对重大公共安全、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人大从健全法治,加强法律执行的监督等方面还任重道远。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应加强
为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领域还需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五届人大代表、綦江区中医院院长杨昆鹏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意见建议。
记者: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来看,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短板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杨昆鹏:此次疫情暴露出专业卫生设施、设备建设不能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同时,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不足,也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因此,我們必须加强社区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包括专业人员的培养、设施设备的投入等。
建议在基层(地市、区县一级)综合医院、中医院等公立医疗机构大力建设感染科。每个县(市、区)至少应在两家公立医疗机构建设感染科,在建设传染病区、负压病房,增设医疗设备的同时,培养建立一支专业的医疗人员队伍。这些医院平时可根据市场需求运行,但同时要不断进行训练,作好传染病防治的准备。一旦出现疫情,可马上转换为应急医院。
此次疫情来得突然,也暴露出了医疗物资储备不足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可结合此次暴露出来的弱点、可能出现的威胁、医疗物资的丰富性等方面的因素,确定国家应战略储备的物资,并力求在数量上可以同时满足数个大城市的紧急需求。国家战略储备,平日储存在各地多个储备库中,管理机构应对所有储备物资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点,并及时进行更换补充。
记者:除了加强医疗设备设施建设、增加医疗物资储备外,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还应该如何加强?
杨昆鹏:完善和加强公共卫生信息预警机制非常重要。除了疾病直报网络系统的建设外,还应该针对医疗系统的不同环节建立不同的监测系统以及预警系统。如,监测医院急诊室病人的有关症状,监测市面药房的药物销售情况,监测法医关于解剖鉴定的情况,监测相关病人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情况等。这些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流行性疾病暴发的先兆。
此外,社区防疫系统也不完善,缺少应急预案。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中,规划管理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立合作机制,让公共卫生专家及时参与到疫情预防当中、参与到具体决策和政策制定中去。
记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中医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杨昆鹏: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中医力量缺乏、老百姓对中医认识不够、部分地区疫情发生后中医早期参与不足等方面。
此外,每个城市应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应涵盖基层现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包括中医院,统一进行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让中医人才更了解现代防疫体系,掌握最前沿的公共卫生知识,随时为防疫抗疫作好准备。
应建立国家灾备财政预算基金
新冠肺炎疫情势必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才能将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保证经济平稳运行?西南大学博士周志波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最大努力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周志波:如果疫情防控不力或者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引发经济下滑,继而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
鉴于新冠肺炎的病理学特征,最佳的防控手段就是严格控制人员聚集和流动,因而我们采取了延长假期、延迟企业开工等措施,势必会影响企业发展。另一个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在影响企业生产经營的同时,还会对就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记者: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周志波:首先,要有序组织好企业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复工复产会带来人员的流动和聚集,如果防控措施做不好,可能会带来疫情扩散的风险。因此,必须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组织好企业复工复产。
其次,要落实扶持政策,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扶持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政府还要对企业进行帮扶,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支持,为企业“输血”;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可以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适当减免租金。此外,还要稳岗援企,确保就业稳定。目前,我市已经在这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
记者: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未来可采取哪些手段来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
周志波:新冠肺炎疫情,在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的同时,也在考问我们的经济结构、社会管理和治理体系。可以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措施进行制度重构,预防此类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严重的后果。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方面暴露了中国甚至全球在防疫卫生产业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却凸显了电商、物流快递、超市零售等行业的重要性,特别是物流快递业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反思,未来需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防疫卫生、交通运输、物流快递等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的产业,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储备产能。
此外,可建立国家灾备财政预算基金。为了打好新冠肺炎阻击战,全国上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医疗救助和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为了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及时出台扶持企业共渡难关的相关优惠政策。但是,大量的防疫支出和财政补贴,给国家财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未来,可以考虑在国家层面建立灾备财政预算基金,每年从一般预算中划出部分资金存入基金账户,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作好财政方面的战略储备,以减轻疫情等突发事件对国家财政和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