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价值
2020-04-23宋战利
宋战利
1937年12月,日寇铁蹄践踏中原,当时的省会开封危在旦夕。河南大学被迫撤离,先后辗转到豫南、豫西和陕西等地办学。
一、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概况
据史料记载,1938年年初,河南大学校本部及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迁往鸡公山,农学院和医学院迁至南阳镇平。9月,全校在镇平会合。
1939年5月,日寇进犯新野、唐河,镇平告急。时任校长王广庆率领1100余名师生北越伏牛山,历时10余天,行程300余公里,抵达嵩县潭头镇(今属栾川县)。学校租赁民房820间,作为师生员工的宿舍、办公室及实验室,另搭建一批草房,维持教學。虽然条件艰苦,但师生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坚持了5个年头。
然而,随着战事发展,灾难悄悄逼近。1944年5月15日,两路日军攻入潭头镇,手无寸铁的师生不堪受辱,奋力抗争,9人牺牲,25人失踪,图书馆中最宝贵的典籍文献被劫掠一空,标本、仪器多被损毁。“潭头惨案”发生后,幸存的师生流亡至豫西南淅川县。1945年3月,豫西、鄂北会战爆发,学校又迁往陕西宝鸡姬家殿村,继续办学。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同年12月,河南大学迁回开封复校。
抗战8年,河南大学是华北地区唯一在敌前坚持办学的大学,并在困境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1942年3月,河大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1944年,以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成绩,被评为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
二、敌前抗战办学的社会贡献
河南大学在迁徙中,每到一地,都坚持向当地群众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带去文明新风尚,让大家的爱国热情、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卫生习惯得到提升。
1937年年底,在准备迁校前的最后一次全校大会上,时任校长刘季洪坚定地说,中华民族如果不在这次战争中消灭,便必然在这次战争中复兴,于伟大博厚的固有文明史页上,添入突飞猛进的时代文明史页。在随后的播越颠沛中,这个声音越来越响亮。以嵇文甫、张邃青、余家菊、张长弓、朱芳圃、王毅斋等为代表的河大教授,始终贯彻“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突出救亡图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此期间,河大师生结合山区特点,坚持开展研究。为摸清伏牛山动物、植物、矿物全貌,傅茂萱、李俊甫等教授采集大量标本,实地调查植物群落及各种药用、食用菌类等资源。农学院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指导农民防治小麦腥黑穗病、黄锈病和甘薯软腐病等。王鸣岐的《河南植物病害名录》,粟耀岐、葛明裕的《嵩山勘测报告书》等专著先后完成,对地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医学院师生举办民众救护训练班,深入民间,大力宣传卫生知识。
针对潭头镇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河南大学先后创办了七七中学、伊滨中学、伟志小学、潭头幼儿园、简易师范和体育训练班。七七中学设在三官庙,改庙房30余间,新建草房6间为校舍。王广庆兼任校长,教师从河大学生中选派。1939年9月18日,学校开学。英语教师邓子珍授课前总要领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中国万岁!”时刻提醒师生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奋发图强,兴我家邦。1942年,七七中学增设高中部,担任各科教学的教师全是河大知名教授。名师执教,学生勤奋,经过两年的学习,有25%的同学提前考入大学。
三、敌前抗战办学的历史价值
(一)涵养家国情怀
迁移办学途中,河大师生亲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潭头惨案”的发生,使师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不强大,人无尊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把这种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怀,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组织排演《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日节目,走到哪里,就把抗日救亡宣传到哪里,所到之处,处处回荡着激昂嘹亮的救亡歌声,鼓舞和激发着广大人民的抗战热情。
(二)守护中原文化
抗日时期,中国多数大学迁往西南等地,而河南大学坚持留在河南8年,与家乡父老共历国难,让河南高等教育事业薪火相传,进一步加深了对黄河文明和河南文化的理解。在此期间,嵇文甫先生发表了《河南精神》一文,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河南精神和民族精神鼓与呼。文史学家张邃青的《嵩山专著书目考》、王广庆校长的《河洛方言》《河洛近年石刻出土记》等一批研究乡邦文化的著作先后问世,堪称薪火相传,烛照中原。
(三)铸造河大精神
一所大学精神的萌芽与完善,都是在时间长河的激荡中凝练而成的。正是在敌前抗战办学的艰苦岁月里,河南大学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品质,熔铸成自己的精神底色。国难当头,师生们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救亡图存与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把灾难变作教材,把披荆斩棘的流亡办学路,转变为播撒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文脉、爱国爱家的不屈远征。
1940年问世的《河南大学校歌》吟唱道:“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式,科学允张,猗欤吾校永无疆……”这反映的正是河大师生在连天烽火里的顽强坚守,是一所大学在抗战时期从容不迫的真实写照,也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南教育精神的铸造与发扬!
(作者系河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博士)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