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杂剧中关羽形象时代意义考论

2020-04-23

关键词:元杂剧忠义三国志

王 傲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关羽在三国时期是一位威震华夏的名将。他是《三国志》中让曹操珍惜又忌惮的五虎上将,也是民间神圣化的“关公”“关二爷”。学界对于关羽形象的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历史到文学再到戏曲,从官方到民间再延及民俗。关羽形象所富含的文学、文化、民族意义,在今天依然有研究的价值。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元杂剧中的关羽形象蕴含着丰厚的文学内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元杂剧中的关羽形象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三国志》开始的对关羽形象的塑造,发展到隋唐的文艺表演再到宋代的讲史话本,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都为元代话本故事《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和元杂剧“三国”戏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由《三国志》到元杂剧,探讨元杂剧中对关羽形象的重塑和发展所蕴含的时代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元代社会状况、文学艺术变迁过程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进步以及元杂剧在关羽形象演变史中的重要作用。

一、《三国志》中关羽形象记载

关羽形象的文献记载,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是这样的[1]866: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这是一段关羽的身世介绍,首先他是河东郡解县人,因为某种原因逃亡到涿郡。后来结识了张飞、刘备,三人之间的关系很好,“恩若兄弟”。《三国志》中还通过对关羽事迹的描写,塑造了一个集忠义勇武于一身、又不乏小缺点的人物形象。

(一)忠义之将

忠义人格在《三国志》中较少着力渲染,然而在关羽身上却得到集中表现。关羽的忠义人格主要表现在辞曹归刘及荆州殉命的记载中。关羽既与刘备恩若兄弟,这种兄弟之间的忠诚、信义就不能不在他的心中扎根。所以,当他被曹操擒获、受到极大的礼遇不得不仕汉的时候,想的是要尽快建立功勋回报曹操的礼遇好离开去寻找刘备。面对立功之后曹操送给自己的赏赐,他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将其封存退回、写一封辞书,继而投奔远在袁绍集团的刘备。这不仅是关羽忠义人格的体现,更包含着他不慕富贵的品格。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1]867在三国那个人才济济的时代,贤臣择主而事是十分常见的,相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思想却会引来极大的麻烦。关羽的这种忠义人格在后代不断被放大,从忠诚于兄弟之间的恩情,推演到对民族的忠诚、对国家政权的忠诚、对正统地位的忠诚。这种忠义形象的不断扩大化,既包含着人物本身的性格实际,同时也包含着各个时代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时代精神。

(二)勇武之身

作为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关羽在《三国志》中被更多描写的是他的战斗经历[1]866,477。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滥,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维庞德不屈节而死。

襄樊之战,他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达到了事业的顶峰。无论是为曹操征战还是为刘备镇守疆土,关羽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武功,展现自己勇武的一面,所以,时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万人之敌”和“勇冠三军”。他的威猛,他的骁锐,让刘备得之不可久居人下,让曹操恐惧的要避其锋芒暂时迁都。刮骨疗毒,他臂血流离却依旧“割炙饮酒,言笑自若”。关羽的勇武从他去世后更是在民间演变为传奇故事,寄托着各个社会阶层对这一特质的崇尚与尊重。

(三)骄矜之病

关羽的骄矜是他的美中不足,也是他的致命弱点。由于骄矜,关羽对待亦敌亦友的吴国没有采取联合的政策,当孙权希望和关羽联姻的时候,关羽不但不许婚,还骂辱其使,惹得孙权大怒最后背袭其军;对待自己的同事和属下,他轻视恐吓,当自己的军队失败撤退时,才发现自己早已孤立无援,最终命丧临沮。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关羽、张飞二人:“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这种不能扬长避短的人,最终也只能走向“骄兵必败”的结局。同时,关羽还是一个十分自负的人[1]867。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这种比较高低并示之于人的做法既凸显了自己情商的低下,又为自身增加了一个政治隐患,充分表现了关羽自负的性格缺陷。这些不利于关羽高尚形象的性格描写,是陈寿本着“‘言直事核’的写史标准和‘爱而知其丑’的记人原则如实记载的关羽形象的两面性”[2],是真实可信的。关羽在道德、才能、性格等方面的复杂性丰富了这一形象的美学内涵,为后代作家、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二、元杂剧对关羽形象塑造

据统计,元杂剧中有关关羽的戏有13 种,目前留存下来的有7 种。(此篇所论元杂剧包括元明间杂剧,因文学形式相同一起进入论文所涉元杂剧范围)现将剧目名称、作者、版本及文献保存书目列表,见表1:

表1 元杂剧中的关羽戏

下文将根据表1 所列杂剧分析关羽形象的继承与发展。

(一)忠义形象的扩大

继承《三国志》中关羽忠义形象的元杂剧突出体现在《关云长千里独行》中。剧本共有四折一楔子,讲的是刘备攻占徐州之后,曹操率兵来攻、兄弟三人失散、关羽千里寻兄的故事,为正旦演唱的旦本。通过第三人的演唱,更加突出关羽的忠义。但剧中关羽的忠义形象不再是单纯的对兄弟的忠信,更增添了对国家、对民族的忠义。他留在曹营的条件是:一有兄弟消息,即可寻去;自己是降汉不降曹;与兄嫂一府别院居住。曹操“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的做法并不能改变关羽的志向,一旦得知兄长的消息,“如今便收拾车乘鞍马,寻我哥哥走一遭去也。我驱驰不避路迢遥,我是个忠臣岂肯顺降曹。想着俺相随数载恩情厚,我因此上弃印封金谒故交。”[3]760将忠义与顺降对比,突出表现了关羽忠于名正言顺的汉家政权,不臣服于名不正言不顺的曹氏政权。甘夫人的唱词里说,“若不是这汉云长,则为俺这家属不得已可便诈降。”[3]764甘夫人赞赏关羽的忠义,直说他是汉云长,也充分体现了元代社会寄寓这一形象的民族情感。关羽面对曹操的封侯赠金、刘备的兄弟之情选择了后者是历史的真实,而“降汉不降曹”“汉云长”则是文学艺术的创作,这种人物形象的新内涵恰恰表现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二)勇武形象的继承

勇武是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形象的最基本的特征。《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云长单刀劈四寇》《关云长大破蚩尤》等包含大量关羽战斗场面的直接描写。《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更多的是通过与鲁肃的交谈表现关羽的智勇,同时,通过乔国老、司马徽对关羽过去战斗经历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能战的关羽形象;《关云长单刀劈四寇》通过对比的方法,将关羽的骁勇与御林上将军李肃、交辽王吕布、曹操手下四大名将(曹仁、曹霸、曹彰、许褚)的失败作对比,突出的体现了关羽的武艺高强,“我将这刀挥转,端的是如银练,杀的您身躯倒堰”,将节节取胜的四寇斩在刀下;《关云长大破蚩尤》讲关羽死去之后成为神将,奉玉帝的命令与蚩尤战斗并获胜,虽然突破了人神界限,但依然是对关羽勇武形象的描写。

(三)公正形象的创造

除了忠义、勇武,元杂剧还赋予了关羽新的形象特点:正直。《寿亭侯怒斩关平》杂剧写关羽镇守荆州时过生日,诸葛亮率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四将由西川至荆州祝贺,正好江夏张虎、张彪领兵挑衅,诸葛亮就派小五虎将关平等人应战。战胜后,关平急于表现,就抢先回去报功。不料在回荆州的路上自己的马儿受了惊,踏伤了集贤庄王荣的独生子福住导致惨死。王荣告状无方想要自尽,恰巧遇到关羽的手下关西,关西劝他亲自找关羽告状,关羽一定能还他一个公道。关羽在听了王荣的状告后,亲自审问关平,确认事实无误后,他铁面无私,毫不心软,亲自将自己的儿子送进法场。在刑场,面对众人的求情关羽更是不为所动,宁可得罪自己的亲人朋友也要处死关平还受害者一个公道。最终由于王荣的自愿撤诉、小五虎将因功受封获得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公平正直、不徇私情是元杂剧对关羽形象的一大创造,这种创造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社会需要这样的吏治,寄予了人民对公平正义的强烈诉求。

三、继承与发展:关羽形象的时代性

(一)文学形式的不同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是史传文学的代表作品,重在史实的阐述,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重在表现历史的真实。除了关羽本传外,其他人物的传记中写到关羽的有54 处,对关羽的事迹有所提及的有24 篇,这种在描写对象上的互见法,不利于人物故事的统一集中,对于刻画形象也多有不利。基于史传文学对人物真实性的追求,陈寿对关羽的缺点也多有提及,全方面、多角度的刻画人物形象是史传文学为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的范式。元杂剧作为元代社会新兴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受众广、传播快。通过专业人员的创作、杂剧演员的表演,传递给观众的除了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外,还包含着剧作者所想要传播的理想。作为表演型艺术,元杂剧的故事情节、戏剧冲突都比较集中,有利于集中塑造人物、表达主题思想,题目正名的形式对主题的阐述更加明确。作为历史剧,元杂剧作家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寄托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正如么书仪说的那样,“元代‘历史剧’作者更侧重于通过‘历史剧’来写愁寄恨,来表现内心的意绪。”[4]这些作家们用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心,一个仁义礼智信具备的关羽形象,真实的展现了他们的理想。

有趣的是,元杂剧中有关关羽的描写,没有涉及到关羽自身性格的缺陷。无论是《三国志》,还是“说三分”以及后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都对关羽的性格缺陷有所描述。就文学体裁而言,志传、话本、小说等都属于长篇巨制,力求叙事的完整、人物的丰满,对于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各有侧重。相比之下元杂剧篇幅短小,在处理故事、人物时具有单一性,通篇突出一个主要情节或人物,即使同一作家,在不同杂剧中展示同一个人物形象时也多有不同,因此,元杂剧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呈现出以作家为视角的主体性,缺乏完整性。元杂剧的这种神化、完美化歌颂对象的做法,正体现了文学体裁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的不同

从一本《三国志》就可以看出,三国时期各种政治关系复杂,西晋暂时性统一全国、社会稳定,但仍有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缠结。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动乱使人们渴望勇武有力的武士,小时代背景下的繁荣稳定使人们渴望忠心信义的良臣,关羽的形象正是这两种理想结合下的产物。在元代社会,汉族文人士大夫传统的优越地位和根深蒂固的心理优势被打破,蒙古贵族占统治地位,按照征服的先后顺序将天下分为四个等级,并在各个层面将种族特权、民族歧视政策贯彻到底。

在社会层面,根据《元典章》的记载,当时有“汉殴蒙人法”,凡汉民殴打蒙古人者,轻则充军远戍,重则杀头;又有“蒙杀汉人惩处制”,若蒙古人杀死汉人仅赔偿烧埋银即可。此外,汉人、南人更是不准举行宗教活动、不准持有武器,等等。在科举取士方面,据《元史·选举志》的记载,“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5]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别出榜,从试题内容到答题要求再到最后的录取名额,无一不体现着汉族士大夫的卑微。即使对那些处于社会第一、二等级的种族来说,科举也并非仕途的最佳选择:“科举一岁仅三十余人。”[6]民族歧视与种族特权愈演愈烈,传统的仕进之路不畅通,社会黑暗动乱,这些都会激起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的愤恨。这时,塑造一个全民族敬仰的对象就尤为重要。对于杂剧作家而言,社会现实中越缺乏、越难以实现的目标,往往也是他们最企盼的,就越是要在作品中给予最充分的体现。对于民族英雄的渴望和呼唤,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期待是普遍存在于元代社会平民、尤其是南人的心目中的,对现实中这种诉求无法实现的失望越深,在理想世界即元杂剧所建立的世界中对这种诉求的表现就越充分。

关羽形象所寄托的,不只是杂剧作家想要表达的民族英雄的形象,更是观众所喜爱的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清官。所以,他的缺点便不再重要。尽管在元杂剧中也有描写人物形象缺点的,如《李逵负荆》中李逵的鲁莽冲动,但这是戏剧冲突的来源,重点依然在歌颂而不是批判。完全没有对关羽缺点的描写体现着这一形象在百姓和杂剧作家心中的地位,更是元代社会赋予这一形象的新的时代特色。

(三)元杂剧在关羽形象演变史中的意义

忠义勇武形象的定格。从陈寿的《三国志》到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关羽的形象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忠义勇武的性格特征始终伴随着他的形象的发展。关羽形象发展到元代已经基本定型,杂剧中的关羽形象,更是增加了智、仁等特征[3]68,766。

想君侯文武全才,通练兵书,习《春秋》《左传》,济拔颠危,匡扶社稷,可不谓之仁乎?待玄德如骨肉,觑曹操若仇雠,可不谓之义乎?辞曹归汉,弃印封金,可不谓之礼乎?坐服于禁,水淹七军,可不谓之智乎?

想兄弟您为俺三房头家小,您不得已而降曹操,你虽身居重职,你不改其志,此为仁也;你不远千里而来,被张飞与某百般发忿,兄弟你口不出怨恨之语,此为义也;你弃印封金,辞曹归汉,此为礼也;不一时立斩蔡阳,此为智也;你曾与曹操言定三事,听的某在此,你将领家小前来,不忘桃园结义之心,此为信也。

元杂剧中多次赋予关羽形象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特点,直接成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关羽形象的蓝本。

公平正义形象的出现。水深火热的元代社会吏治黑暗,从《窦娥冤》到《灰栏记》《鲁斋郎》,元杂剧舞台上的公案剧长盛不衰。将历史剧与公案剧结合,赋予关羽大义灭亲、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象的新质素符合元代社会的诉求,也对以后三国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角度。《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羽死后多次显圣护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描写正是这一形象的发展。

此外,对关羽性格中骄矜等形象缺陷,元杂剧避而不取的态度并没有导致后世三国故事中对这一形象的缺失,《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关羽依然有自负性格的描写。

元杂剧所赋予关羽形象的新质素充分体现着元代社会的诉求,元杂剧中对其缺点避而不谈的态度也体现着“杂剧”这种艺术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特点,对后代明清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类型化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元杂剧三国戏是三国故事发展过程中极重要的一环,虽与传统的适用于阅读的文学形式有所区别,但由于其深入底层的特点,以其传播范围更广、更普遍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元杂剧忠义三国志
玉米转录因子ZmbHLH91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
传话游戏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 明代剧坛对元杂剧接受之研究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称象
大话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小议《元曲选》中的“死科下”
朋友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