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性纪录片中导演创作元素的体现
2020-04-22罗亚
罗亚
摘要:纪录片的主要特点就是纪实,而不是扮演与虛构。纪实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是作者对人生及社会的见解,是对自己内心的反映。那么如何在确保真实性的条件下合理地利用导演的创作元素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关键词:纪录片;导演创作元素;纪实性
一、凭借选题来将导演的创作意图反映出来
纪录片是对创作者的整个世界观以及其经历的真实反映。其实创作者在寻求各种素材的时候就已经将“创作意图”这一导演元素体现出来了。新闻性纪录片实际上就是创作者对生活认识的一个体现。世界上的素材千千万万,作者在选择想要拍摄的主题时,就已经将其审美观体现出来了。将自己的想法与选择的过程结合起来就是艺术性的创造。世界上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就像是一块普通的玉,只有在艺术家的精细凿工后才能变为艺术品。比如,“望长城”的素材一共有700个小时,而它仅仅从中选取了10个小时。对于怎么拍,拍什么,也是编导内心综合选择的结果,意思就是说去尽量选择那些能够突出长城主题的事物进行拍摄和编辑。
二、通过拍摄的过程将导演的创作元素反映出来
摄像机只是一件物品,它没有思想,只是跟随着创作者去不断变换镜头,释放出自己的灵动力。最大限度地将真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原生态地记錄下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在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摄像机只是充当了一个“传播者”的作用,将导演创作元素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到大家的眼前。
作品的风格与导演所采用的拍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创作者在用镜头拍摄自然生活的时候,为了内容真实,就一定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为观众创造一个情感得以互动的环境氛围。导演创作元素在新闻性纪录片中体现的重要方式便是通过合适的机会去倾听被采访对象的心声。因此,创作者一定要深入生活,让被采访者消除对镜头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只有这样,才能变得自然,拍出的纪录片效果才会好。
纪录片的前提是真人真事,杜绝捏造和虚构情节。然而,有的纪录片创作者为了博得眼球,去虚构情节过程,而这样却使得效果更加真实。此外,纪录片还要求实景拍摄。然而,在有的纪录片中,受时间的影响,再加上纪录片的艺术需要,导演也可以适当采取“真实再现”的方式去进行拍摄,使得片子的内容更加生动,但是要注意在不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
三、通过后期的编辑将导演创作元素体现出来
只有经过创作者的反复构思,才能结构一部好的纪录片。要想更好地融入创作者的情感,就一定要做好后期的编辑。纪实是一种结构方式和叙事策略,所以它需要创作者去构思,并且有顺序地将生活片段融入进去,去体现导演元素。
有时候,在纪录片中会经常出现交代这个内容的时候却突然出现了别的画面,这种创作元素称为“投送”。比如,导演通过摇镜头来将不同的事物在同一时空内联系起来,去表达特定的意义。另外,导演也经常会采用“对比”这一创作元素,意思就是在观众面前呈现出相反的事物,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对比去得出结论。
导演还经常通过“跌宕”的手法来使纪录片更具有戏剧性和故事性,同时强化片子的感染力。还有的时候,也会使用“孤立”这种导演创作元素,将想要突出的事物独立于周围的环境,以此起到强调的作用。纪录片注重给观众留下足够进行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这也就需要用到“存韵”这种方法。在戏剧的演出过程中,当重点人物将要出场或者是重点台词要出口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就需要导演通过乐器或音乐等方式来进行强调,这一手法就是“点送”。
总而言之,新闻记录片在后期的编辑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导演创作元素,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这些。
四、结语
总的来说,新闻性纪录片中导演创作元素的体现实际上就是导演将其思维的一种呈现,同时也是创作者对其创作目的的一种反映。但是,这种目的不能太明显,而是应该谨小慎微,一切以不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去丰富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