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20-04-22张厚明

新能源汽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营商东北基地

张厚明

从“十二五”初期开始,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长也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除了少数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速均告别了两位数的增长,回落到个位数。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即南方地区各省市经济发展情况总体上要好于北方地区。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曾经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新中国工业摇篮”、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速从2013年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至今仍未能走出发展困局。

总体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速的下滑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平均两位数的高速经济增长后,已经在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并接近于初步完成工业化。按照国际经验,国外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其经济发展大多具有中低速增长特征。此外,目前国内的资源能源、生产要素、生态环境等不足以继续支撑原来的高速增长,需要适当地降速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其次,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至今计划经济氛围依然浓厚,央企国企数量众多,国有经济占比非常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确立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步伐相较于南方沿海发达地区明显滞后。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职能的失范、体制机制僵化等致使东北老工业基地营商环境恶劣,企业生存发展困难,以至于出现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

此外,民营经济的不发达是拖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多、活力强,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东北老工业基地建国后受国家政策影响,民营经济在总体经济总量中占比非常低。可以说,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以及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与其民营经济发展落后关系密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关键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将“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

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基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第一,要继续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学习深圳等发达地区成功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推广商贸文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特别是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業制度。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和吸引外来投资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第二,应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打造与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应重点发挥东北地区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等的比较优势,将其转变为竞争优势。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推动核心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第三,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市场活力和获得经济增长动力的源泉。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应坚持“放水养鱼”发展理念,杜绝“竭泽而渔”的错误做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进入竞争性的国有经济领域;贯彻实施国家鼓励发展中小民企的各项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实际出台更多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以弥补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短板。

猜你喜欢

营商东北基地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Make ’Em Laugh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大东北的春节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