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0-04-22王超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折

王超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

教材分析:本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是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发生位置变化的图形运动(合同运动)。认识轴对称图形是本单元例1的教学目标。教材中没有明确地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而是出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让学生的操作活动来认识轴对称图形,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教材把“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安排到第二学段的学习中。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不要求学生画出图形的对称轴,而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轴对称图形,为学生后续学习积累经验。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认识了上下左右,又初步认识了一些基础平面图形,为学生学习利用轴对称特征对进行图形变换或者设计图案打好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欣赏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轴对称物体,因此他们对本节课的概念不难理解,但需应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法:根据新课标的教材说明,数学教学要按照“创建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探究结论——实践应用”的流程展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并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学时利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猜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观察一组图片后探究它们的共同特征;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分层次教学法——精心设计练习题,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习。

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运用操作活动和数学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操作、观察、猜想、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形教具,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个,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师:考考你们的眼力,你能根据老师给的一半图形,猜一下它的另一半是什么吗?是这样子的吗?

师小结:同学们都非常的会猜想,猜想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师:猜想一下这个图形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请你说一说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大小呢?

师:不仅要考虑大小和形状,还要看能不能合成一个整体。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習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师:再来观察一下,说一说这5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第一个举手的不一定是观察最仔细的,请再观察一下。

师:想一下对折后会怎么样。

师:你们想的对折是怎么样对折的?(实物演示。)

师小结:像这样,对折后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一种对称图形。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对折后这个图形是不是有一条直直的折痕?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对称轴。对称轴通常用虚线来表示。因此刚刚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轴对称图形。(板书:轴。)

师:所以这5个图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图形入手,出示一半的图形让学生根据特征猜出是什么图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另一半图形的特征。这个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情境,一个是图形的形状一样,大小不一样;另一个是形状、大小一样,但是不对称,不能组成完整的图形。进而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边是对称的,用数学语言“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来学习轴对称图形,能够加深认识,突出重点。

二、断一断

1.判断轴对称图形。

师: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了,那么我们来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请用手势告诉老师。

师:你想怎么验证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对折。)

(会有个别学生认为钥匙和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实物加动画演示对折,强化概念。)

师:刚才我们说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什么?(对称轴。)也就是说一定能在轴对称图形上面找到对称轴。这个禁行标志有几条对称轴?看来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是只有一条对称轴。

师:观察最后这个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其实这个图形很调皮,你能不能移动其中一个调皮的图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呢?(学生边课件演示边说。)

师:刚才我们想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讨论了很多。现在你们能不能清楚地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2.欣赏剪纸艺术(课件)。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概念、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断一断”来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当发现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时,笔者通过实物演示和播放动画的方式,突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出示“禁行符号”这个图形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轴对称图形不只有一条对称轴,为接下来“折一折”打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最后出示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移动它上面的一个图形能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做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三、剪一剪

1.动手剪一剪。

师:看这些是老师剪的轴对称图形,你觉得老师是怎么剪的?(对折后剪。)你们想不想剪一个呢?

师:你觉得老师是对折后再剪,接下来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剪之前先来看看要求:(1)怎样剪能保证剪出的是一个轴对称图形?(2)怎么样验证你剪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3)请剪得大一些,方便展示。(4)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师:老师有一个小建议,那就是先画一下再剪,这样能保证你剪得又快又好。

2.欣赏学生作品,展示、质疑、验证。

师:剪完之后我们看一下自己剪的图形对折后是不是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指出你剪的图形对称轴的位置。

3.小组交流。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剪的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对称轴。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老师是怎么样剪的这些图形,能够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能够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同时学会欣赏对称美。适时地出示中国剪纸艺术,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折一折

师:正方形、长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有几条对称轴?

师: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先来折一折正方形,看看你能折出几条对称轴。

师:长方形的对称轴有几条呢?和正方形一样吗?你来折一折。

师:圆有几条呢?(预设学生的答案可能是3条、4条。)有不同意见吗?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发现它的特征了吗?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的“剪一剪”需要学生先折后剪,同时第一、二环节都有教师折的操作,学生很容易就能折出正方形、长方形的对称轴,但是个别学生折得不完整,不能折出图形的全部轴对称。最后在探究圆的对称轴环节,学生经过讨论,发表不同意见,通过动手实践知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练一练

1.猜一猜。

2.连一连。

3.帮助下列图形找到另一半。

4.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六、总结

师:今天你学了什么?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么判断轴对称图形?

师总结: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被装扮得这么美。就像古希腊数学家普罗科拉斯说的:“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中的美。

反思:

本课主要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和准确地辨认轴对称图形,并学会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探求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本课是一堂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课上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理解几何概念。此外,笔者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入手,以自主活动和探究活动为主,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在理解中创新。

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针对小学生年龄偏低,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笔者通过“猜一猜”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拿到课堂上,让学生猜,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做到了“寓知识于娱樂,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的效果,使课堂学习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找出数学规律,从而充分地渗透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2.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设计了“猜一猜、断一断、剪一剪、折一折、练一练”五个教学环节,通过大量的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直观地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新授教学时,笔者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角,力图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再去创造,变感性经验为表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含义,变“学”数学为“做”数学,逐步加深理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交流并观摩同学的剪纸作品时,体会到数学的美以及创造美的愉悦;在欣赏剪纸艺术作品这一活动中,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内在美。

本节课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第一,笔者的评价语言单调。全课仅运用了“很棒,很好”这样单一的评价词语,应该通过适当地变化评价词语和语气语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第二,语言连贯性有待加强,个别词语在运用上应需斟酌。第三,在欣赏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后,应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还有哪些轴对称图形。这样做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四,本节课的环节较紧凑,如果能再放手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思考以及提问的时间,学习效果会更好。

编辑/韩晓雨

猜你喜欢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折
对折十次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先找对称轴!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有几条对称轴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有效活动:概念孕育的沃土
生活中的轴对称检测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