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学习之旅
2020-04-22蒙秀溪卢丽珍
蒙秀溪 卢丽珍
漫漫暑假,如何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个问题一度给广西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民大附中)学生张展毓造成困扰。“在家看电视或出去旅游,不能抽时间学习,心里总有负罪感。但整天在家学习,又觉得辜负了假期的大好时光。心里特别矛盾。”张展毓说。
其实很多学生都有过张展毓这样的困扰。设法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扰,是民大附中近年来着力研究的一项新课题。从2015年开始,“研学旅行”的种子在该校落地生根,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如今已渐渐开花结果。
挑战自我的“夜行军”
民大附中的“研学旅行”,是从一次颇具冒险的军训之旅开始的。
“以前看学生军训,每年都会有学生病蔫蔫的甚至会晕倒,学生身体素质之差可见一斑。”民大附中校长樊芸说。在一次观看关于红军长征纪录片时,樊芸联想到了学生军训的问题,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是否可以借鉴红军长征的经验,组织类似长征的活动,让学生从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
樊芸的这一想法得到学校领导班子和大多数教师的认可。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家长是否同意?如何确保学生的安全?如何设计活动路线和内容?为此,民大附中召开了家长动员会,向家长通报活动的设想、意义及安全措施等。征得家长同意后,该校又组成路线勘察小组进行全线勘察,在活动前一天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中层以上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军训教官等都要参与其中,并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全面确保学生安全。
2014年8月底,民大附中在新生军训科目中新增了一项:在军训中的某一天,全体新生凌晨四点五十分起床,五点准时出发,徒步到南宁市西乡塘区天雹水库,往返全程约8公里。这个项目被命名为“夜行军”。
“早上四点多,我们就起床了。天下着雨,大家穿着雨衣,踩着泥泞的道路,浩浩荡荡的,场面可壮观了。”民大附中学生朱婧琪回忆当天的情形说,“这样的活动很新奇,也很有意义,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还增强了我们的毅力。”
“夜行军”活动并非走到目的地后又返回这么简单。到达目的地后,随行学校领导和教师会组织学生、家长,实地开展赛跑、拉歌等活动,让家长、学生欣赏晨曦中天雹水库的自然美景。这既可以缓解学生徒步后身体的疲累,又丰富了“夜行军”活动的内容。回校后,民大附中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真实感受,写一篇心得体会类的文章,将学生德育融入其中,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涵。
如今,民大附中的“夜行军”活动已成功举办6次,每次活动前,该校都提前做好详细方案,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该校2019届学生何定洲,刚上初中时身体较胖,不爱运动,参加“夜行军”活动后,他渐渐爱上了运动,中考时1 000米和实心球投掷项目均取得了满分。
“那次夜行,给了我很大触动。我认识到了在成长的路上会有很多不平坦,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唯有努力前行,才能收获到达目的地后的喜悦。这真是奇妙的学习之旅!”何定洲感慨说。
边走边看,边学边思
2017年,民大附中决定在“夜行军”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研学旅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当看到“研学旅行”活动的通知时,民大附中学生何雨乐高兴坏了。“那是我上初中后的第一个暑假,我还愁怎么安排我的暑假时间呢,学校就搞了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虽然过去一年多时间了,但说起第一次的“研学旅行”,她依然兴奋不已。
2018年7月暑假刚开始,民大附中第一次全校性的“研学旅行”活动如期举行。这次活动以“游古迹品味历史文化”为主题,设计了两条路线:初一年级走“北海线”,主要参观北海老街、红树林、刘永福故居、铁山港、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等;初二年级走“桂林线”,主要参观兴安灵渠、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李宗仁故居、八路军办事处等。
当时,何雨乐走的是“北海线”。三天时间里,她感受北海老街的风情、了解刘永福的英勇事迹、参观铁山港的现代设备、欣赏汉代的工艺……“红树林和汉代的手工艺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了解红树林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海水这么咸也能长出植物;在进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以前,我不知道原来我们广西也有这么悠久的历史。‘研学旅行给我们上了一节节生动的生物课和历史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何雨乐说。
在“研学旅行”结束前一天晚上,民大附中还举办了大型篝火晚会,师生们围着熊熊篝火,手拉着手,载歌载舞,尽情欢乐,进一步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心灵距离。
“研学旅行”中,民大附中只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份研学报告。“我们不想让研学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是让学生在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去感受广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从而由衷地喜欢广西、喜欢学习。”樊芸说。
每次活动之前,民大附中都会制订详细的方案,成立安全组、活动策划组、医护组等,并联系多家旅游公司,请旅游公司按照学校的要求设计路线、参观点,并安排讲解员讲解,最后由学校家委会评议、选定旅游公司,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得出去,学得进去,安全归来”。
2019年7月暑假,民大附中成功开展了第二次全校“研学旅行”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旅行。这样的活动非常好,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們边走边看、边学边思,收获非常大。”该校学生家长冼维岚说。
在异域交流中感悟
“不只是在广西,我们还走出了国门,去感受、学习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和文化呢。”民大附中学生谢蕊说。一年前,在“研学旅行”结束不久,谢蕊报名参加了为期7天的夏令营活动,目的地是泰国。
活动期间,谢蕊和同学们不仅参观了泰国的大皇宫、大象园等名胜古迹,还学习了泰语、泰拳、泰国舞蹈以及一些泰国菜的做法,同时向泰国学生展示了中国的茶艺、古筝弹奏等。7天时间里,谢蕊“见识了很多新奇的事物,学到了很多鲜活的知识,生活很充实,收获很丰盈”。
作为广西民族大学的附属学校,民大附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校都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如泰国的吉拉达王室学校、玛哈沙拉坎大学附属中学,以及老挝的国立大学附属中学、万象中学、寮都公学等,该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这些学校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樊芸校长介绍,每次活动之前,该校都事先与目的地国家进行沟通,共同策划当年活动的主题、内容等,确保每一次活动有成效。由于这一活动的费用较高,所以以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为原则。学生到达目的地国家后会住进当地家庭,与他们共同生活,亲身感受当地的风俗人情,同时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艺术,并向当地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
“走出去以后,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而且体会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白了要好好学习才能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理。”民大附中学生李艺轩深有感触地说。2018年2月20—27日,她随队去到了老挝,与老挝的万象中学、寮都公学等学校的师生互动交流,期间她与同学即兴表演了《水浒传》中“真假李逵”的故事,博得了满堂喝彩,这更坚定了她学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开展这样的活动是“礼尚往来”的,每年民大附中师生都会到泰国、老挝等国家进行研学交流,而这些国家的相关学校也会组织部分师生到民大附中来开展交流活动。这些学生同样住在民大附中学生的家里,和民大附中的学生一起上课、探讨,共同开展活动,探究异国文化,增进友谊。
经过多年实践,民大附中的“研学旅行”活动渐趋成熟,目前已申报立项自治区课题“初中红色教育研学旅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在“研学旅行”路上探究前进,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学习舞台。”樊芸说。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