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引发保险业新需求
2020-04-22纪双城青木曲翔宇卢文骜
本报驻英国、德国、埃及特派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曲翔宇 本报记者 卢文骜
编者按: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历史最悠久的网球大满贯赛事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在4月1日宣布取消,从而成为二战以来首个被取消的大满贯。虽然决定仓促,但由于主办方早前购买了体育赛事取消险,因此获赔过亿英镑,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不过,像温网这样防患于未然的还是极少数,大多数赛事、企业和个人都没有针对疫情购买保险。预计疫情过后,相关保险需求会有一波增长。
温网“疫情险”获赔付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靠保险降低损失,成为体育保险行业目前最受关注的话题,更给各国际赛事主办方纷纷敲响了警钟。
2003年的非典疫情让温网主办方意识到重大疫情给体育赛事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从2004年起每年都要为“因大病疫情取消赛事”的保险条款支付高达200万美元保费。到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英国时,温网已支付了3400万美元保险费。由于温网比赛场地是草地,对气候和季节要求极为严苛,很难在年内改期,因此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主办方只能选择取消赛事,最终获赔1.41亿美元(1.14亿英镑)。相较其他三个大满贯,温网是唯一一个在保险合同中加入因疫情取消条款的赛事。
保险业务分析公司“全球数据”的保险分析师本·凯里-埃文斯认为,这是非常明智和有远见的投资。全球数据公司的数据显示,温网每年在转播、赞助和门票上的收入可达约3.6亿美元。尽管取消赛事能节省3870万美元的球员奖金以及更高数额的员工工资,但仍会造成重大损失。“保险意味着减少损失,同时也能比世界上其他大多数赛事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凯里-埃文斯说。
因疫情取消算是赛事取消险的一个条款,而赛事取消险,顾名思义就是为赛事主办方打造的针对赛事因为不可抗力而取消的险种。在伦敦从事体育赛事保险业务的市场分析师布洛克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在欧美成熟的赛事取消保险产品中,除了恶劣天气、意外事故等选项外,就连赛事核心人员缺席等风险也会被考虑在内。此外,它还涵盖场馆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组织方责任险等,对于体育设施、体育器材、赛车、赛艇、赛马等运动资产的保险也在其中。
凯里-埃文斯认为,温网今年靠买保险渡过财政难关的例子,给国际体育界上了很好的一课。“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赛事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以及温网的巨大回报,肯定会让世界各地的赛事组织者在未来考虑投保。这可能会使因疫情取消赛事保险条款从小众产品转变为必需品。”他表示,“由于受欢迎程度的急剧上升以及附带的巨大风险,保险公司将面临保费定价的挑战。”
保险业界人士介绍说,因为体育比赛的特殊性,赛事取消险在保险产品中属于定制化保障,也就是赛事主办方与保险公司会根据比赛的类型和具体细节,通过谈判确定权益,不同赛事投保产品中的责任条款都会有所区别,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而在谈判过程中,核心问题就是确定责任条款,要将赛事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充分考虑,确保都在承保范围。▲
国内“取消险”投保率仅10%
“取消险”在海外是比较常见的险种,国际顶级赛事、演唱会、音乐会、话剧等都可以购买此类保险,但在中国境内相关业务开展依然不多。据保险业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内地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中只有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保险三家公司提供赛事(活动)取消保险,投保率仅为10%。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险的保费偏高导致国内一些体育公司在考虑办赛时往往不会优先选择购买。而体育营销机构拉加代尔体育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国内的整体环境较其他国家更为稳定,也是造成国内赛事公司鲜有选择购买取消险的原因之一。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大规模赛事都面临推迟或者取消。由于场地设备租金、人员工资支出、银行利息等因素给运营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一些从业者甚至表示,疫情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但温网独树一帜,通过取消险来弥补因赛事取消而造成损失的例子,可能会让国内的体育公司在疫情后主动考虑为自身赛事购买该类保险。而国际奥委会由于只为奥运会购买了取消险并未购买推迟险,不得不同东京奥组委和日本政府共同承担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
疫情也给顺风顺水的中国体育产业上了一次风险课,帮助赛事组织者认识到风险意识的重要性。主办方可根据具体情况衡量风险范围、概率和覆盖成本,更加全面地看待赛事运营的各项风险,并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风险应对方案。保险是赛事组织者为了分散赛事主要风险所运用的方式之一,但保险并不能够完全涵盖所有风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团体财产险部产品经理陈治铭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一般情况下,赛事取消险的基本条款中承保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的各种损失,且保险合同中还会有附加条款、特约条款,体育运营公司在购买赛事取消险前在这些方面应进行明确地辨析。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更加开放,外国保险公司也将带来赛事取消险的供给增加。而伴随国内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赛事取消险也将有利于国内体育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从体育产业的角度来看,许多领先的保险公司都在体育赛事保险解决方案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甚至还可以介入赛事前期的筹备、场地建设等方面的风险评估。领先的保险公司参与到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可以帮助中国体育产业在应对风险方面借鉴与应用最前沿的经验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的商业化与规模化,”拉加代尔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在德国,赔偿仍处灰色地带
“疫情险是一片新的机会之地!”德国《焦点》周刊近日报道称,许多德国企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遭受巨大损失。尽管德国企业保险品种繁多,但疫情赔偿仍是“灰色地带”。
德国亚历克斯连锁餐馆主管卡瑟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般德国企业都会购买两种主要保险。一是责任保险。如果雇主或员工无意中造成他人身体、财物损失或收入减少,那么雇主可通过保险来赔偿。同时,员工因遭受意外而伤残或死亡,或患上职业疾病等,也可获得赔偿。理论上,一家餐馆每年缴保费250欧元,可一次性获赔最高250万欧元。二是财产保险。企业因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遭受财产损失,以及在一个时期内因停产、停业或营业受到影响而遭受间接经济损失,都在保险范围内。对餐馆来说具体包括防火保险、防盗保险、防自来水泄漏保险、火灾停业保险等。
对于企业能否因此次疫情获得赔偿,在德国保险业已成为一个争议问题。《南德意志报》称,安联等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支付疫情赔偿。而HDI、SignalIduna等公司则表示将根据现行政策赔偿疫情损失。“企业能不能获得赔偿,关键要看保险中有没有附加法定传染病扩展保险条款。”德国HDI保险公司资深保险专家普拉西尔说,最常见的如雇主责任保险,如果附加了法定传染病扩展保险条款,就可以申请疫情赔偿,但也不一定就能赔偿到;如果进一步写明疫情条款,就可以名正言顺获得疫情赔偿,就能针对员工因感染新冠肺炎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甚至死亡进行赔付。但在德国,要在雇主责任保险中加入传染病保险条款并非易事,某些行业如烘烤食品企业、肉类加工厂、医院、酒店等相对容易些。另外,一些企业在签订财产保险合同时,也会附加因疫情停业的扩展保险条款,不仅能赔偿停业损失,甚至还能偿付停业期间员工的工资。
但即使在德国这样保险业的发达国家,在企业保险中加入疫情保险条款的公司少之又少,因为过去几十年都没有碰到此类疫情,保险公司也没有经验。为了让因此次疫情造成损失最大的餐饮业和酒店业获得赔偿,德国巴伐利亚经济部和巴伐利亚酒店协会、巴伐利亚工商会,同一些保险公司进行了谈判。根据双方谈判结果,巴伐利亚州相关企业如果因为疫情破产,保险公司将承担10%至15%的损失。
“此次疫情危机让企业和保险业看到疫情保险的重要性。”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保险业必须把疫情保险拿到桌面上来优化并推广。这也是一个新的大业务。”▲
中东华人市场有潜力
专业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中东的暴发,让以保险应对风险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阿联酋,所有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都被当做“紧急病例”处理,而且无论是否购买医疗保险,均能得到免费治疗,以遏制病毒传播。不过即便如此,阿高级官员也表态称,虽然大多数办公场所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关闭,但企业和员工都有责任让保险合同持续有效。“我们必须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即强制性医疗保险。因此,如果员工要更新保单,企业或保险公司应该履行义务。”
阿联酋的高保险意识,与当地保险业的发达密不可分。尽管如此,英国保险协会CII认证保险理财师、Nexus集团中国团队总监丁云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迪拜保险业在普通话服务、产品优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消费者不知“上哪买保险”“买什么险种”的情况比较突出。这主要是因为缺乏比较好的保险中介公司。通过保险中介公司购买保险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可横向对比各大保险公司的产品,规避语言障碍;二是方便理赔,不用自己与保险公司联系,上传或寄送繁琐的证明材料。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东地区备受出海中企尤其是基建企业的青睐,相关保险产品日渐受到重视。一名熟悉情况的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大多数中企在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都严格按照当地规定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险,并为重要财产购买相应保险,但这远远不够。此次疫情前所未有、始料不及,几乎没有任何企业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将疫情明确为“不可抗力”,结果蒙受经济损失而无法理赔。
“针对当地华人的保险市场同样有较大潜力。”丁云峰表示,近年来,在中东定居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一群体的保险需求值得中企深入研究。尽管中东国家对人寿保险等重大险种均设置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但车险、商业医疗险相对宽松,且所需投资规模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