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紧邻既有建筑物地库深大基坑支护设计与分析
2020-04-22尤波
尤 波
(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
0 引言
上海属于长三角地区典型的软土分布区。上海地区软土主要为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和④层淤泥质黏土。淤泥质黏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缩性、高流变性、低抗剪强度等特性[1-2]。软土地区基坑变形控制难度大,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3-4]。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临近建筑物的基坑越来越多,本文以上海某深基坑工程为案例,介绍了临近既有建筑地库深大基坑的实施过程,对基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重点、难点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项目概况
1.1 基坑情况
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基坑总面积约为7200 m2,总延长米约为370 m,基坑呈规则矩形。基坑普遍开挖深度为10 m,局部深坑区域挖深达13.2 m。根据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G/TJ 08—61—2018),基坑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级均为二级。
1.2 环境情况
本工程位于城市核心区,两边临已建市政道路,两边紧靠小区内部建筑物,场地施工空间狭小。
基坑西侧和北侧分别为已建市政道路永盛路和宝塔路,西侧基坑边线距离道路边线约20 m。西侧市政道路上主要分布有天然气管、给水管、电力管、雨水管等,天然气管和电力管距离基坑约12~14 m,电力管、雨水管距离基坑约24~26.6 m。北侧基坑边线距离道路边线约6 m。北侧分布有电力管、燃气管,其中电力管距离北侧基坑约7.1 m,燃气管距离基坑约10.52 m。
基坑东侧为已建成的二期住宅楼,基坑边线距离二期住宅地库约26.5 m。南侧为已建成的三期住宅楼,基坑距离南侧住宅地库约3.5 m。二期和三期住宅地库基坑挖深分别为8.0 m和7.2 m。基坑与周边环境关系见图1。
图1 环境总图
1.3 水文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地基属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地基土主要由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和粉砂等组成。
工程场地浅层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场地内静止地下水埋深0.8~1.2 m。本场区赋存于⑦层、⑧2-3层及第⑨层地基土中的地下水属承压水,对本工程有影响的承压水为第⑦层中承压水,经验算,基坑开挖至普遍区域及集水井区域抗承压水稳定性均不满足要求,承压水会发生突涌,基坑开挖时需采取降压封底等措施进行处理。
拟建场地北部有暗浜分布,暗浜呈北东—南西向斜穿场地,暗浜宽约14~17 m,浜底深3.5~3.7 m,暗浜分布处缺失②层地基土;拟建场地内杂填土层普遍稍偏厚,层厚在1.2~2.8 m。场地内暗浜及厚填土均属于不良地质条件。
场地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见表1。
表1 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2 基坑重难点分析
(1)地基土:本基坑地基土属于上海地区典型软土区。软土层为灰色淤泥质黏土,厚度约7.0 m。软土层位于基坑开挖面,基坑施工及土方开挖难度大。
(2)地下水:本基坑⑦层承压水对基坑影响较大,经验算,基坑开挖至基底、承台底及集水坑底时,均不满足抗突涌稳定要求,需采取止水帷幕隔断承压水措施处理。考虑到⑧1-1层灰色粉质黏土夹砂质粉土土层透水性较大,并没有达到隔断的效果,故需要配合坑底集水井封底加固,结合减压井控制基坑内承压水。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最大挖深达13.2 m,土层渗水性好,基坑渗水风险较高,基坑止水帷幕及降水施工应严格把控,保证施工质量和效果。
(3)不良地质:拟建场地北部有暗浜分布,拟建场地内杂填土层普遍稍偏厚,厚填土及暗浜对围护结构施工的质量影响较大,施工前应对暗浜等不良地质进行换填处理。
(4)环境保护:基坑西侧和北侧为已建市政道路,市政道路上分布有大量市政管线,其中中压和高压天燃气管距离基坑约10~12 m,在一倍坑深处。西侧给水管距离基坑约13.8 m。基坑东侧和南侧为已建成二期和三期地库及高层住宅,其中东侧二期地库距离东侧基坑边线约26.5 m,二期地库挖深约8 m。基坑南侧为已建成的三期地库及高层住宅,三期地库边线距离南侧基坑边线约3.2 m,三期基坑挖深约7.2 m。基坑周边管线,尤其给水管和燃气管保护要求较高。西侧和南侧已建地库及住宅,尤其三期地库和高层距离基坑非常近,保护要求高。
(5)施工空间:本工程基坑场地空间狭小,基坑南侧紧临三期已建建筑,最近距离仅3 m左右,西侧和北侧为场地围墙,基坑距离西侧和北侧围墙较近,分别为2 m和4 m。基坑东侧为已建二期建筑,二期和本基坑中间为场地公用道路,基坑距离公用道路约8 m。基本没有施工堆场及搭建临设空间,施工空间非常狭小。围护设计需考虑设置栈桥,栈桥除保证基坑土方开挖的便利性外,还要兼顾施工材料堆场、汽车转运等功能,且场地仅有北侧一个车辆出入口。
(6)土方工程: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相应土方量也较大,约73000万方。基坑场地空间狭小,且仅有一个场地出入口,土方车在场地内部难以形成环路,只能借助栈桥形成环路。考虑到栈桥需兼顾土方及堆场需要,栈桥面积占比较大,栈桥下土方的掏挖施工难度也较大。
3 方案设计
3.1 方案选型
本工程属于深大基坑工程。周边管线及已建建筑需重点保护。在控制基坑本身变形的同时,需降低基坑开挖对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影响。
综上因素,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基坑考虑选择围护桩结合内支撑的板式支护体系进行支护。根据本工程基坑挖深以及该地区基坑设计、施工经验,综合经济性、环保性因素,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形式,其中三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内插型钢作为受力构件[5-6]。
考虑到基坑项目属于上海地区,基坑挖深超过8 m,必须设置两道支撑,且第一道支撑需为混凝土支撑,故本工程基坑支撑体系采用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钢筋混凝土支撑布置形式分为圆环撑和角对撑结合边桁架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的支撑平面布置见图2。
图2 圆环撑和角对撑布置示意图
采用启明星BSC4.1软件进行支撑平面整体计算。由计算结果对比可知:第一道支撑变形,其中圆环撑布置形式支撑杆件最大变形为11.7 mm,最大变形部位在上部圆环的左侧中间部位,角对撑布置形式支撑最大变形为7.5 mm,最大变形部位在左下侧角撑位置。角对撑形式支撑变形比圆环撑形式减小约35%。
根据以上计算对比可知,角对撑布置形式受力简单明确,基坑变形控制比圆环撑效果好,支撑施工难度相对圆环撑小,且角对撑形式布置栈桥能兼顾材料堆载等因素,故本基坑考虑采用角对撑结合边桁架的形式。
3.2 围护体系
围护体系采用φ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H700×300×13×24型钢。普遍侧型钢采用“插二跳一”的布置形式,机械车库区域采用“密插”的布置形式,型钢有效长度20 m。基坑典型剖面见图3。
3.3 支撑体系
本工程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布置采用角、对撑结合边桁架的形式。由于本工程拟建场地只有北侧一个出入口,周边无环通道路,考虑到工期因素,为本工程基坑开挖、材料堆场、转运等创造条件,将第一道支撑两跨对撑位置作为栈桥,两跨对撑与边桁架连通形成环路,既满足基坑土方车回转,也能兼顾施工过程建材堆放的平台,缓解施工场地紧张的问题。支撑、栈桥布置见图4。支撑截面信息见表2。
表2 支撑信息表 mm
3.4 支护结构计算
根据本工程基坑剖面及支撑布置,采用同济启明星软件计算,普遍侧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约为27.7 mm,计算结果见图5。
3.5 基坑降水
本工程基坑采用真空疏干井进行降水,根据经验,上海地区以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为主的潜水含水层中,真空疏干管井单井有效疏干面积取250 m2。基坑总面积约7200 m2,基坑内实际布置真空管井33口即可满足要求。
图3 基坑典型剖面示意图(单位:m、mm)
图4 支撑、栈桥布置图
图5 普遍侧围护结构剖面计算结果
基坑内承压水不满足抗突涌稳定性要求,采取加长止水帷幕的形式隔断⑦层承压水,但本场区⑧1-1层渗透性均比较大,止水帷幕仅能隔断承压含水层,无法隔断承压水层下方渗透性较大的⑧1-1层,可以认为相对隔断[7]。故基坑需要采取减压措施,减压井采取“按需减压”的原则,按照基坑开挖工况,动态控制承压水水头标高,综合考虑在基坑内部设置8口降压井,并对基坑内落深坑采取高压旋喷桩加固封底。
4 土方开挖
根据时空效应原理,本工程基坑开挖按照“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8],对基坑进行分区开挖。第二、三皮土方分区开挖图见图6、图7。第二皮土方与第二道支撑形成工况见图8。
(1)基坑平面分区
基坑第二皮土方按照指定的分区线分为Ⅰ、Ⅱ、Ⅲ、Ⅳ区,基坑第二皮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内土方按照指定开挖分界线进行分区、分段、盆式开挖。具体土方开挖顺序如下:Ⅱ、Ⅲ区→Ⅰ、Ⅳ区。即首先开挖Ⅱ、Ⅲ区土体至第二道支撑底标高,及时形成两区范围内对撑,待支撑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Ⅰ、Ⅳ区土方,并及时形式两区范围内角、对撑。第二皮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见图9。
图6 第二皮土方分区图
图7 第三皮土方分区图
图8 第二皮土方与第二道支撑形成工况图
基坑第三皮土方按照后浇带进行分区,分为A、B、C、D区共四区,基坑第三皮土方开挖过程中,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退挖,开挖顺序:D区→C区→B区→A区,最后从北侧出口收尾。每开挖一个区块应及时浇筑该区块垫层并绑扎底板钢筋,待垫层、底板浇筑完成后,方可开挖下一区块土方。第三皮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见图10。
图9 第二皮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单位:m、mm)
图10 第三皮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单位:m、mm)
(2)基坑竖向分层
基坑竖向首先卸掉首层土,即第一皮土方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标高,挖方厚度约为1.5 m,挖方标高为-2.500 m。基坑竖向第二皮土方开挖至第二道支撑底标高,挖方厚度约5.3 m,土方量共计约为38160方。第二皮土方分两层开挖,第一层厚度为2.5 m,第二层土方厚度约为2.8 m,分层开挖采用放坡的形式,一、二层土方坡比均为1∶2.0,设置5.0 m的卸土平台。基坑竖向第三皮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挖方厚度约3.05 m,土方量共计约为22000方。第三皮土方分两层开挖,第一层厚度为2.75 m,基底以上300 mm采用人工清除。分层开挖采用放坡的形式,坡比均为1∶2.0,设置5.0 m的卸土平台。第三皮土方采取分区退挖的形式,开挖一个区块应及时浇筑该区块垫层并绑扎底板钢筋,待 垫 层、底 板 浇筑完成后,方可退挖下一区块土方。
5 有限元分析
5.1 分析模型
本工程基坑重点保护对象为西侧燃气管和供水管、北侧燃气管、东侧和南侧已建二期和三期建筑。本次主要针对距离基坑较近的西侧燃气管、给水管和南侧三期地库进行模拟分析。主要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保护对象在基坑开挖阶段进行模拟分析[9]。
5.2 模拟结果
(1)南侧三期地库
主要针对南侧三期地库进行模拟分析。由于南侧三期地库跨度较大,考虑按照最不利原则,模型中三期地库截取30 m宽度进行模拟。南侧三期地库典型剖面见图11。
图11 南侧三期地库剖面示意图(单位:m、mm)
南侧地库埋深约7.2 m,三期地库距离南侧基坑边线约为3.2 m。基坑整体变形、围护桩变形和地库变形模拟结果分别见图12—图14。
图12 开挖至基底时基坑变形云图
图13 围护桩变形29.49 mm
图14 三期地库变形18.22 mm
(2)西侧管线
西侧燃气管和供水管埋深约1.6 m和1.4 m,燃气管和供水管距离西侧基坑边线分别约为12 m和14 m。基坑开挖至基底时,燃气管和供水管变形模拟结果:燃气管沉降及倾斜变形约8.56 mm,供水管沉降及倾斜变形约为7.57 mm。
5.3 模拟结果分析
根据模拟结果,基坑开挖至基底时,围护桩变形约27~30 mm,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按照不利原则,南侧三期地库在六期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库结构向基坑侧斜下方产生18.22 mm的位移,其中产生的向基坑水平位移约20 mm,产生向下沉降位移约10 mm,考虑到实际三期地库在南北向跨度约120 m,但实际建模只取30 m宽,故模拟结果可不考虑其水平位移,竖向沉降位移10 mm可供参考。说明基坑开挖对南侧三期地库有一定的影响,但位移均在设计控制范围内。西侧燃气管和给水管变形分别约为8.46 mm和7.57 mm,均在可控范围之内。
6 监测数据分析
本工程基坑监测自2017年7月16日测定初始值,至2018年7月2日基本施工至±0.00,历时约12个月,监测总次数为200次。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开挖至基底时,围护桩侧向变形为10.8~29.4 mm,最大值基本位于坑底部位,施工至地库顶板完成时,围护桩拆撑后侧向最终变形26.5~39.9 mm,最大值基本在拆撑后的桩顶位置。最大值位于基坑北侧和东侧,比理论计算稍微偏大,该侧基坑北侧为场地出口市政道路,东侧为二期、三期和六期公共道路,材料及土方运输车频繁通行的动荷载引起该侧围护桩侧斜偏大,但均在可控范围内。
基坑边电力管布置13个沉降监测点,各测点累计变化-7.27~-9.67 mm,燃气管设置12个沉降监测点,各测点累计变化-5.98~-10.03 mm,上水管布置8个沉降监测点,各测点累计变化-6.64~-10.11 mm,雨水管布置8个沉降监测点,各测点累计变化-5.76~-8.82 mm。基坑施工期间,各管线均产生了一定的沉降,实际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均在可控范围内,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共布置20个点,其中东侧二期地库设置7个监测点,三期地库及高层设置13个监测点,基坑施工期间,二期和三期地库均产生了约11 mm的沉降变形。实际监测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
基坑周边共布置20个监测点,基坑施工期间,周边地表沉降约为-5.28~-11.24 mm。基坑坑外共布置8个潜水位监测孔,基坑施工期间,潜水水位累计变化750~850 mm,均在控制范围内。
总体而言,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管线等实际监测结果均与软件计算结果、有限元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基坑施工历时一年期间,基坑变形控制较为理想,说明该围护方案合理可行,实施效果较好。
7 结论
(1)对于板式支护的基坑工程,通过对比角、对撑布置与圆环支撑布置的变形计算结果,综合本基坑实际情况,最终选择采用角对撑布置形式。说明采用支撑整体平面计算方法对基坑支撑布置、选型、优化及合理化具有指导作用。
(2)采用理论计算与现场监测对比分析,辅以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能更加合理准确地对基坑工程进行评估。
(3)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采用板式支护体系,结合合理的地下水处理措施,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挖土和支撑或结构施工工况等,根据实际监测情况反馈,基坑施工全过程,临近既有建筑物和管线变形均在控制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