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0-04-22刘保国樊庆雷洪荣华朱德生
赵 佩,袁 剑,刘保国,杨 谨,樊庆雷,洪荣华,朱 健,朱德生,蔡 坚
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脑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脑梗死的发生与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的数量与形态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表示红细胞形状大小差异越大。目前国内外有关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值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文献讨论两者关系在脑梗死形成中的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选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神经内科确诊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481例。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诊断标准”[1];(2)年龄大于18周岁的住院患者;(3)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周岁;(2)入院后排除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4)患者拒绝参加。共纳入病例481例,其中男性259例,女性2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72.21±10.05)岁。血检验与影像学检查等均经患者入院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 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生化指标、血常规及入院前药物使用等。
1.2.2 检测方法 入院后次日早晨经肘静脉采取空腹血3 ml并离心采集血清2 ml,日立76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希森美康XN1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采用SA6900血流变分析仪,自动计算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半胱氨酸水平、血沉、D-二聚体、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等。
1.2.3 评估标准 与分组血清尿酸水平临床正常范围为:男性尿酸<428 μmol/L,女性尿酸<357 μmol/L;因此,把男性尿酸≥428 μmol/L,女性尿酸≥357 μmol/L的患者纳入尿酸偏高组,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纳入尿酸正常组。
2 结 果
2.1 血清尿酸水平分组患者资料 比较本研究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组与偏高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聚集指数、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刚性指数、谷草转氨酶、半胱氨酸水平、血沉、D-二聚体及白细胞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尿酸、肌酐、尿素、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 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U形曲线关系,当血清尿酸水平正常范围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负相关(r=-0.113,P=0.023),当血清尿酸水平偏高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正相关(r=0.380,P<0.001),按性别分层相关性分析结果见图1、表2。
图1 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相关性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尤其好发于老年患者,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3],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与多因素相关,如: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血脂异常、血流变等,病理层面其发生与脂质聚集、动脉粥样硬化、血黏度增大、血小板聚集等有关,其发病过程由多种因素、多个环节共同作用所致,因此探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寻找脑脑梗死早期预测因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酸是强抗氧化剂,也是炎性物质。血清高尿酸水平可以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进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4]。血清中增高的尿酸可析出尿酸结晶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5];也可通过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增加氧自由基,介导炎性反应,促进平滑肌和内膜增生,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6],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7]。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尿酸可能参与动脉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和斑块形成的发生,进而诱发急性脑梗死,因此,尿酸水平可以作为脑梗死预判的指标之一[8]。
表1 按血清尿酸水平分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Mean±s),Md(Qu),n(%)]
注:#为Mann-WhitneyU检验值
表2 按尿酸水平与性别分层相关性分析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一个反映红细胞体积离散程度的血常规指标,可以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的大小,其数值的高低与红细胞体积异质性成正比[9]。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大说明血液中的红细胞大小不均匀,而红细胞是血栓的组成成分。红细胞分布宽度高的脑梗死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水平显著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风险增加[10]。红细胞分布宽度增高提示机体处于潜在的炎性反应状态,而炎性反应则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炎性因子,进而影响了红细胞的成熟,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引起血流速度减慢,干扰毛细血管微循环导致血管闭塞[11,12]。由此可以看出,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U形关系,当血清尿酸水平正常范围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负相关,当血清尿酸水平偏高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呈正相关。
目前高尿酸血症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在促进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以及神经内分泌激活等有关。(1)炎性反应:尿酸作为炎性介质,可激活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13];炎性反应降低红细胞生成素的活性,影响红细胞的存活时间,导致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增高[14]。此外,炎性反应还能够破坏红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成熟导致红细胞体积不均[15]。(2)氧化应激:血尿酸水平越高氧化应激作用越强[16],氧化应激能够直接损伤红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红细胞存活时间缩短,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升高。(3)神经内分泌激活: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异常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加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使得外周血中幼稚红细胞数量增多,故而红细胞体积变异性增大,亦即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综上所述,偏高水平的血尿酸可通过促进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异常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U形关系,当血清尿酸水平正常范围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负相关,当血清尿酸水平偏高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正相关,此结论尚需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此外,偏高水平的血清尿酸是否通过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大小,从而促进了脑梗死的发生,这些疑问为我们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