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编辑《岭南今雅》一书的轶闻及感想

2020-04-22陈永正

岭南文史 2020年1期
关键词:馆员诗词诗人

陈永正

1997年,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聘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此时我在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古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文史研究馆是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政府机构,为体现“ 敬老尊贤、崇文尚德” 宗旨而设立,吸收了一大批年高德劭、学识渊博的文人耆宿为馆员。在他们一生中,每赋诗填词以言志,留下不少传世佳作。随着时间之推移, 一些老先生已经作古。为了缅怀前贤, 激励后学,2002年,广东省文史馆委托我将历任馆员诗词作品加以收集整理, 精选出五百多首, 编成《岭南今雅》一书,以纪念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五十周年。

我兢兢业业地接过这项任务,立即开始准备工作。首先是向领导请示选诗的标准。时任馆长何善心指示三点:1.尽量选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2.一些思想内容一般,而艺术性较好的亦可入选;3.不选思想不健康的作品。接着我开始调查工作,得到文史馆业务处同志的帮助,搜集有关材料。遍翻历年馆藏出版物,包括个人专集以及内部刊物,请健在馆员提供诗词作品,再搜罗已故馆员的未刊稿,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查,掌握了建馆以来能创作诗词的馆员人数。我惊喜地发现,几乎老一辈的馆员都能文擅诗,或兼擅书画,总数竟达百余人,诗词多达数千首。

接着是选诗。我有着多年选诗经验,曾编选过多种古今诗人的集子。明人陈琏《唐诗三体序》云:“选诗固难,注诗尤难,非学识大过于人焉能及此哉!” 真正的选家,要有开阔的胸襟,具备理解诗歌的能力,多闻善学,独立思考,公心卓识。备此才、学、识、德四端,始可言诗,始可选诗。

陆机 《文赋》云:“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理解,是选诗的首要之义。如陈寅恪《读哀江南赋》所云“其所感之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这种感受能力,既源于天赋,亦有赖于后天的勤勉,志存高雅,博览玄思,方得养成。选家应得诗人之用心,知道为诗之甘苦,体会深入,才能选得佳作,才不愧对作者。然而,要真正准确读懂诗歌的涵义,领悟诗的意境,则必须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创作意图、语言风格、训诂字词、用典出处、前人注释、版本考订等方面去综合解读与赏析。

在选诗之前,要逐篇吟诵。吟,谓曼声吟咏。前人写诗,不厌百回改,改罢长吟,自我欣赏。诗,为诗人思想、感情、学养的精华所聚,选家应以敬慕之心,目、口、耳三官并用,辨清每字的读音,因声求气,吟咏原作,依平仄声调行腔使气,注意每字声调的高低长短,节奏变化,铿锵和协,声入心通,体会其音律之美,感知其艺术魅力。经过几轮阅读与吟咏,对全诗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多读一遍,则理解加深一层,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作初步的遴选。

遵照文史馆领导提出的三项标准,我选出大约一千首左右的诗词,打印了几份,找到几位志同道合的诗友,如吕君忾、崔浩江、王钧明、郭应新等,请他们圈出自己喜爱的作品。最后经过反复比较,选出五百余首,再呈领导定稿。

我首先注意到历任的正、副馆长创作的情况。

首任馆长侯过( 1880 - 1974),字子约,原名楠华,广东梅县(今梅江区)城北人。书法家,诗人,中国近代林业先驱,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专攻林业。加入同盟会。1916 年秋,侯过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受聘到江西农业专门学校、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系主任,广东森林局长,创办庐山林场等,从事林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诗词有《五木斋诗草》《蓬莱诗草》《约庐诗草》《嘤鸣集》《三万里游草》《归来研室词稿》等。中山大学教授黄海章谓其“风清朗月之襟怀,光明磊落之人格”,故其诗“真朴自然,毫不雕饰,亦深类其为人,有真人然后有真诗”。古直教授又谓其诗“平淡自然,而又多取现实”,“虽白居易新乐府、杜甫三吏不过如是”。如《访种树碑不得》《建议重兴黄婆洞林业》《钓鱼台林道上》等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林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我读到侯老的诗后,对其为人也肃然起敬。2018年我受广东省文史馆委托,整理其全集,编定为《侯过诗选集》出版发行。

第二任馆长胡希明( 1907-1993 ),笔名三流、孙飞,河北沧县人。 1924 年,先后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在香港进行宣传文化工作,1950 年调到广州工作,任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兼抓筹备成立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工作,后任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馆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著有《三流诗草》。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与胡老过从颇密,时到茶楼茗话。整理胡老诗歌时,也进行一些调查访问,他的女儿胡区区也谈到胡老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像下面这很有传奇性的一则:胡老青年时代已文武双全,上马持枪,下马为文。一年,奉党指派出差,途经一处山林,被当地武装组织拦截。胡氏即用“切口”与之沟通,但绿林好汉尚怀疑是官府派来的暗青子。旋即将其蒙住双眼,带入暗室。解开眼罩后,只见一片漆黑,两三丈外有三点香火,好汉递给胡氏一支手枪。只听三下急遽的枪声,三点香火全灭。顿时灯火通明,好汉们设酒宴招待,列队送胡氏下山。我听完故事后,对区区说,怪不得胡老之诗有如此的苍茫奇气了。

侯过先生是一位林业专家,胡希明先生是一位革命者,他们都是杰出的诗人。

副馆长商衍鎏,也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清末探花,历任要职,著有《商衍鎏诗书画集》。副馆长张友仁,曾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东江图书馆馆长,著有《揽翠山房诗钞》。副馆长冼玉清,中山大学教授,著有《琅玕馆诗钞》。副馆长黄文宽,中山大学教授,著有《战尘集》《韶音集》《流连集》《萍庐吟草》。这几位副馆长都是学者和优秀的诗人。

我想,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对传统诗词的创作和研究,能取得骄人的成绩,是与这些能文擅诗的馆长正确领导分不开的。

馆员诗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烈的爱国精神。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关怀民生疾苦。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是《岭南今雅》的亮点。

商衍鎏《中秋月色阴暗敌机惨炸南京》诗:“突变乾坤色,狼嗥虎啸哀。星摇河汉动,雷震晓山摧。火宅人间世,金陵劫里灰。清光愁为减,秋月黯楼台。”对日寇轰炸和平城市、屠杀普通居民的战争罪行表示强烈的谴责。此外如《辛巳中秋喜湘北大捷》诗:“白骨相撑血肉糜,烈士甘心为国死”“三更大叫泪湿枕,此虏不灭真国耻”,读之令人气旺。《丙戌暮春还金陵战后荒凉喜渐宜诸公见过》:“劫灰处处伤遗烬,柳色台城喜渐苏。”表达了对战后和平生活的渴望。

《流离百咏》(部分)是冼玉清先生所写的大型七绝组诗。作于1942年至1945年间。组诗百首,选入《岭南今雅》的《壬午七月初六初抵赤坎》,为百绝第一篇。开宗明义,首句“国愁千迭一身遥”,已揭出组诗的主旨。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千迭深愁,压在一位文化人,一位弱女子的心上。经桂林时,游览了著名的七星山景区,写了《桂林龙隐岩读元祐党人碑》诗:“万笏千螺绕郭门,山川形势异中原。荒碑犹是题元祐,忠佞千秋有定论。”好个“忠佞千秋有定论”!当时人物孰忠孰奸,历史自有定评。而在家国兴亡、民族气节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诗人的立场更是坚定分明的。1944年6月初,日军向粤北进犯,岭南大学师生迅速疏散至坪石。坪石在乐昌县西北,与湖南接壤。《曲江告急疏散至坪石岭南农学院》二首云:“丧乱相逢各苦辛,穷途枨触易沾巾。离离蔬果盈原野,世乱谁为守土人。”“迎云晚对金鸡岭,入廛朝渡水牛湾。担惊一月看农事,烽火难容十亩闲。”遭逢丧乱,颠沛流离,终日担惊受怕,自然对未能尽责的守土者提出疑问了。

文史馆员在馆里的组织下,经常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了解民生,以便向政府出谋献策。在这期间所写的诗歌,题材广泛,多切合时政,也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思想感情。此外还有大量的旅游诗、会议诗、雅集诗,题画诗,其中也有一些佳作入选本书。

在馆员中,有不少是享誉全省以至全国的诗词名家。在本书中,选诗数量在二十首以上的有商衍鎏、侯过、冼玉清、罗翼群、胡希明、黄文宽、莫仲予、朱庸斋、刘峻、黄天骥、陈永正等十一家。

莫仲予(1915-2006),原名尚质,字仲野,号小园,广东新会人。先生诗、书、琴、印四艺俱精,著有《留花庵诗询》。冯永军《当代诗坛点将录》中,点先生为“天退星插翅虎雷横”,称其诗“出唐入宋,境界宏阔。格调超迈,诸体皆好,七言近体尤佳”。先生的诗歌,反映了他在抗日战争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影象。《坪石道中》是一首有关抗战的诗:“岐门飞浪似瞿塘,十八滩头跃九泷。满眼杜鹃红过岭,一声鹈鴂绿浮江。心随北雁归程急,梦逐南云战火降。地老天荒人去去,书生无补是经邦。”1940春,诗人举家逃难。这首坪石道中,记述了他在战乱中经历的苦难。感时伤事,在流亡中牵还挂着家乡的形势。又如《江行十四韵》:“传闻孤寇酷,休问六师威。烽火燃华夏,黔黎尽蕨薇。乱离何日已,忍让到今非。肉食充廊庙,韬钤误甸畿。岂容偏逸计,坐失灭夷机。蜀险终难据,韶危未解围。偷生随毁誉,定策每依违。”这首也是诗人流亡中的作品,关心国事,怀着心忧天下的热诚,谴责政府的无能,以致丢掉了战胜的机会。

朱庸斋(1921-1983),原名奂,字涣之,号庸斋,以号行。广东新会人,世居广州西关,出身书香门第。历任广东大学、广州大学、文化大学教员、讲师。1956年,进入广东省文史研究馆任干事、研究员、馆员。并在家设帐授徒,教授诗词、吟诵、书画等国学国艺。先生是传统的通识性文人的代表,其分春馆成为近五十年文言诗文传承的重镇,门下弟子多人已成为当代知名的集学者、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文士。刘梦芙《百年词综论》称朱庸斋先生“为二十世纪后五十年间的大手笔”。刘氏在《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中,点先生为“天立星双枪将董平”,评曰:“岭南现当代词坛,自陈海绡以后,众推庸斋为第一。” “其《分春馆词》存词仅百阕,删汰极严,百炼精金,惊采绝艳。较之彊村,稍逊其苍莽盘郁,而情致温馨绵邈,实近蕙风。盖身世畸零,屡经桑海,少年绮思,悉化悲凉,窈宨之哀,读之沁人心腑。” 又谓“庸斋创作与研究并重,贡献词林,仅词集与词话二书,足以永垂不朽矣。” 如《木兰花慢·为马宾甫题何邹崖、陈述叔诗词合卷。时去述叔归道山止一月耳》一词:“江山无限事,忍持恨、问新亭。纵故国繁弦,尘笺醉墨,孤抱谁倾。堪惊。夜台梦语,话兴亡、人海尚凄零。倦眼何堪乍瞑,吟魂应信难醒。仙城。休更望神京。狐兔想纵横。剩荒凉笳角,迷离宫羽,早不成声。泠泠。旧时楚些,阅沧桑、词赋已无灵。泪尽新绡故稿,天涯禾黍青青。”此乃先生自认为精警之作。述叔是先生的导师,师生感情深厚,存殁之悲,沧桑之感,此词可谓倾注神血,和泪写成。一是炼语精,在起结、过片、转折之处尤为着意;二是寓意深,意内言外,笔力直贯而意蕴深曲。唯其精,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唯其深,才能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如此词者,可算是体格浑成、神致深婉的佳作了。1978年后,是先生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安定日子。才华学问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他也主动积极参与许多社会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诗词、书法讲座,此期间也写了一些清新明快之作,如《虞美人·东湖春晓》:“东风一夜回新绿,影浸玻璃玉。弯环九曲赤栏桥,人在晓莺声里度花朝。桃蹊柳岸深深处,画舸随歌驻。春来湖水不曾闲,尽日漂红漾翠过芳湾。”

刘峻(1930-1996),号严霜,广东台山人。幼承家学,早负长才,年甫弱冠即以杂文驰誉文坛。五十年代随其父名诗人刘栽甫举家从香港迁居大陆。晚年入广东省文史馆当研究员,后归港定居。遗著有《严霜诗词钞》行世,莫仲予为此书作序,略云:“夫离骚之哀愤,汉魏之风骨,少陵之闳肆,玉溪、樊川之风流蕴藉,山谷、简斋之峭拔简练,乃至羽陵,两当之博取纵恣,清新飘逸,洪北江所谓咽露秋虫之声,读君诗往往遇之,而要非古人之诗,君之诗也。其为揽群言之综,集诸家之长者耶。”如1975年所作的《与胡希老登楼北望》诗:“磊落登楼意,清樽病未删。诗思黄河上,秋怀万马间。欲寻驺卒饮,早觉羽书闲。卅载神州事,莽苍一鹗还。”莽苍感慨,笔力甚健。刘峻诗词俱佳,刘梦芙《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点其为“天异星赤发鬼刘唐”,如 《水调歌头》词:“披发欲何往。醉眼向谁青。问天天亦无语,大壑月冥冥。掷笔寒林如咽,起舞苍山如睡,歌罢泪纵横。四顾无人迹,隐隐有狐鸣。雾云绕,南与北,几宫城。废台残堞无数,莽莽古今情。泰岱松封千石,嵩岳山呼万岁,何处觅威灵。大笑龙蛇窟,惊起鬼神听。” 此词虽源于苏、辛,然其冷峻悲愤,则非二家所能笼罩者。

《岭南今雅》全书编定后,略感遗憾的是,入选的馆员大多数都是生于清末民初的老一辈诗人,而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生的馆员,无论从人数及入选的诗词来说,都似不如前人,数量显得偏少,质量显得稍差。这还有待于以后逐步提高了。

猜你喜欢

馆员诗词诗人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诗词之页
诗人与花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