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该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

2020-04-21连清川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宫崎纽约智慧

连清川

最近几年来,有许多出国旅游或者公干的人回来总是一脸感慨,到处宣讲欧美这些发达国家都不如国内。他们的建筑都是一两百年前的,破破烂烂,空调暖气设备都很陈旧。再看一看纽约地铁,那真是一个脏乱差,和上海、杭州、广州的地铁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曾经在纽约住过几年,最初的心境大致类似。我所租住的一栋公寓楼,已经超过100年历史,管道老化,蟑螂横行。但在曼哈顿,谁也不知道这些建筑中曾有怎样的英雄豪杰驻足,抑或它早年的业主是哪一代文豪巨匠。在这样的城市中,岂能随意动弹?制度性的规束与文化的怀旧,使纽约市政几乎寸步难行。至于纽约的地铁,我也对它的设施颇有微词,夏烤冬冻,雨海雪冰。可是对于久居纽约的人而言,它的通畅与便利真的是无与伦比。老旧地铁中的众生相,那些歌者、舞者、行乞者、读书者、旁观者,每天都是一场百老汇歌剧在其中上演。久而久之,这个老旧破败的地铁,你已经不想有任何的改动。

这段时间读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的《宫崎市定亚洲史考论》,他认为,与西欧的文艺复兴相比较,中国在宋代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个人机会的开放,社会的自由度,以及文艺上倾向于人性化,这些现象,已然是文艺复兴的素质。欧洲的文艺复兴,恰恰是通过蒙古征服,将东方的文艺复兴带给了欧洲,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传动机制所造成的。

许多时候,我虽然也颇为艳羡欧美诸国的公共秩序,但说起文明成就时,我却丝毫没有赧颜,恰恰因为我在学习中国古典时,所看到的中国在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风貌与精神。

法国历史学家谢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中,重构了许多南宋首都临安(杭州)的生活场景。在那个时代中,救火队、孤儿院与公共职责的楼堂馆所遍地都是,是一个非常市民的城市风貌。如果详细考察起来,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基因,大约有70%以上与那时相似。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說,中国对于世界和城市的理解,早在欧洲都市形成之前,就已经确立。然而,我们今天一遍遍地推翻了传统世界的物理与精神的存在,所追求的却是千篇一律的城市风景线,簇新然而浅薄的建筑试验品,夜晚中照破天际的光污染。难道我们想要的发达就是这些吗?

如同我们置身纽约、巴黎、东京时,我们所要探求的,并不是这些都市中建筑的新旧,空调暖气是否舒适,而是这些城市如何保存他们的文化与传承,因此而找出他们在现代生活中得以进益的制度和公共精神。

我们的民族和文化自信,并不是建立在崭新与炫目的建筑和地铁车厢里,而是在那些已经成为了西方经典文献的《论语》《诗经》和王阳明里;在全球游客都来瞻仰的未央宫遗址里;在镇江西津渡古街的石板里。可惜的是,我们对这些真正的珍宝,缺乏足够的珍惜和爱重。现代化的精神从来不会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历史的地基之上。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伦理与制度资源,都得从传统之中去寻找智慧。我们所能凭靠、自信与骄傲的,无非是我们的先人所留下来的,在1000年前就已经站在人类智慧高峰的那些思考与文字。

我并不是说我们的文化多么的光辉灿烂,而是想说,那些曾经令我们这个民族熠熠生辉的智慧与文明,其实足够给予我们建设与现代并行不悖的制度与文化。当我们懂得了珍爱自己最可宝贵的资产,才能以平常心去看待自己和外面的世界。

猜你喜欢

宫崎纽约智慧
纽约地铁突发枪击案
纽约,纽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