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020-04-21王福伟
王福伟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影响极大。要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就必须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农业生产中,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准确评估和预测水文、土壤、气象及环境等多个方面,为农业种植和养护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只有合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综合实力,促进社会经济长久稳健发展。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5--2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中的方法
1.1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首先,利用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改变以往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因为天气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做好天气预测工作,种植人员便可以结合天气预报适当调整耕种计划[1]。例如,水稻在不同时期对灌溉量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充分结合天气情况合理确定灌溉量。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检测与分析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目前,各类病虫害给我国农业产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分析出农作物易发生病虫害的时间段,然后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再次,检测土壤pH值。每种植物适宜生长的最佳土壤pH值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种植人员应充分结合农作物品种适当调整土壤酸碱度,为农作物的茁壮生长创造最为适宜的土壤环境。最后,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搜索到有关农作物的灌溉量、土壤、产量及市场效应等相关资料,促使我国农业多样化发展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1.2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收集农业信息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偏远地区农业生产依然沿用以往的传统生产技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偏远地区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种植和销售方案[2]。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农民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咨询相关专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经验丰富人群进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技术。与此同时,应密切关注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合理调整生产计划。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售卖自己的农产品,通过网络方式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3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产品销售
农业生产基地基本上都处于偏远的农村,而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城市,中途运输成本过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一种购物方式,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逐渐出现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销售成本,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但需要注意,网络购物平台也存在众多问题,如图片和实物存在较大差异、客户投诉或者差评等,所以需要不断加强网络管理[3]。总之,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真正实现消费者与农民双赢。
2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农业方面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与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文化素养普遍偏低,而且大多数农民年龄偏大,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不够了解,不能有效掌控计算机信息技术,导致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即使少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信息技术,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二是农业信息资源质量低,资源短缺且管理水平落后。近年来,虽然我国构建了一些农业信息体系,但是网络普及率不高,一些偏远地区根本接收不到信息。此外,受到其他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业信息资源都只是供领导视察,并没有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好处。另外,没有为农业信息资料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农民往往无法准确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三是网络陷阱随处可见。众所周知,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农民在查找自己所需资料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恶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诈骗等陷阱。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能有效识别这些虚假信息,更易遭遇诈骗,面临着巨大的经济亏损。这也是农民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在一定抗拒心理的原因,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如何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效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3 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价值的对策
3.1 加强数据采集技术及模拟系统的综合构建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数据采集和存储技术,可以通过对现代化监测手段等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详细分析各种农业生产相关影响因素,总结出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全面动态研究所采集的信息数据,将研究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技术人员和上级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湿度、温度、降水量、土壤土质及营养情况等因素的分析,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与此同时,应构建现代化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分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制定更加详细、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利用模拟系统还可以设定更加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流程和技术体系,精密控制农业生产过程各要素,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2 加强专家技术力量扶持,推动农业生产产业化发展
首先,安排专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专业化管理,构建自己的农业生产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实际生产活动。专家计算机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有效采集农业生产过程的相关数据信息,并整理记录与分析处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可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针对现如今农作物生长状况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其次,有效融合计算機技术和视觉技术、图像传感器及卫星定位系统等多项技术,综合检测各种复杂视频、音频和图像数据[4]。利用收集的产品包装信息做好农产品源头管理工作,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对相关要素进行仔细检查,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3.3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在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也可以通过立法给予更好的保护,有序开展农业生产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产业,逐渐形成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农产品。与此同时,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出台一定的优惠补贴政策,强化领导组织引导作用,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外地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人才和政策支持,强化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结合移动终端平台搜集更多的关联信息和资源,完善互动交流机制,从而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和资源的有效融合度。
总之,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保将其作用发挥至最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建设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周晨海,张玫玉.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构[J].山西科技,2017(1):77-80.
[2]孙芮.信息农业农村信息网络体系的构建[J].农业经济,2016(11):19-21.
[3]李卓然,华勇,孔旭.对农业信息化特点和内涵的透析[J].山西农经,2016(10):34.
[4]刘继玺.基于云服务模式的智慧农作移动平台构建[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