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伤害的预防与现场急救
2020-04-21赵艳雁
赵艳雁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39-02
近年来,我国儿童伤害事件屡见不鲜,对于社会已经造好车呢个较为恶劣的影响。伤害的定义是,突然发生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类造成健康、生命安全、生活質量威胁的一类疾病。因为伤害在发生率、死亡率、致残率极为高,已经成为现代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 儿童伤害特点
1.1 阶段性特点
在周岁以内的婴儿因为没有自主能力,生命极为脆弱,容易出现蒙被窒息以及呕吐物吸入等意外情况,导致婴儿出现窒息死亡;周岁以上的儿童则是各种意外伤害频发的阶段,1到14周岁的儿童容易出现车祸、溺水死亡;非致命性损伤在1到3岁儿童发生时,主要为气管异物以及重度、烫伤、跌伤等;学龄前以及适龄学童主要为交通伤害、切割上及碰撞伤等。
1.2 年龄对应的心理特征
学龄前的儿童喜欢进行模仿,但因为身体发育不完善,动作不够协调,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比如模仿科幻电影、武术电影等,高处跳下发生坠落伤害;玩仿真枪导致眼球或眼角膜出现穿通伤;彩色要玩当糖吃等书屋中毒。同龄儿童在伤害情况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心理特征和伤害情况则有直接关系。
1.3 家庭因素
儿童的伤害发生有较多是在家庭内部发生的,导致儿童伤害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对于伤害认识;伤害发生直接影响的危险行为;家庭稳定性与完整性;父母文化、收入水平,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关心及教育程度等。
1.4 环境不利因素与危险行为
儿童伤害的发生和周围环境中固有的危险行为及不利因素存在直接联系,以幼儿园为例,其中不利因素包含有游乐器材设置的合理性、安全性,餐饮卫生与否是运动伤害、中毒发生的直接因素,楼梯走道、阳台及楼梯护栏稳固性、室内采光、地面平整度、行走遵守交通规则与否等都是车祸、跌落、坠落等意外伤害发生的不利因素。危险行为则主要因为安全知识的匮乏;存在不良生活行为及习惯;技术不熟练等。
2 儿童伤害预防
2.1 活动场所
活动的场地要保证平整且干燥,不能随意进行杂物堆放;大型的活动设施要保证完好,定期进行养护及维修,设置在草地或塑胶地面上;户外活动时,场地空调外机、楼梯、门窗等都有完善的防护措施
2.2 房屋设施
在电器的开关及插座设置时,高度保证在1.6m以上;消毒室、厨房等都要进行上锁;厕所排便器要能够与儿童年龄相适应,地面防滑,蹲位有配套扶手;厕所打扫要保证没有儿童在场。在家中时,家长要保证桌椅有相应的防护,没有较多杂物,无锐器等。
2.3 行为培养
在日常中,家长及幼师、教师等要以身作则,做良好的示范,避免导致儿童出现危险行为,尤其是家长要对儿童进行交通规则的教导,儿童伤害中车祸占比居高不下,不是因为交通管制不够严格,而是因为家长教育缺位的结果。
3 儿童伤害急救
3.1 鼻出血
在儿童出现鼻出血的情况,要先稳定儿童情绪,让其安静坐下。之后让儿童低下头,并张口进行呼吸,陪护人员将儿童的鼻翼向面部骨头方向轻压5分钟。在出血过多时,可以使用脱脂棉球,将其塞入儿童的鼻腔,或者使用消毒棉球,蘸以1%麻黄素塞进儿童出血鼻腔。鼻部及脸颊冷敷也有效果。鼻出血的情况停止需要30分钟安静,避免剧烈的活动以及擤鼻涕行为。
3.2 头部摔伤
若是在儿童的头部表皮局部出现皮下肿胀,导致淤青肿块出现,可以使用加压冷敷的方式消肿,但不能进行揉搓。若是颅脑部位的外伤,则要先打120,之后进行止血、包扎以及冷敷。
现代阶段中,因为社会生活的效率化发展,同时也出现较多的伤害发生,这是社会发展必须要取舍的,也就是享受便利的生活,同时承担相应的伤害风险。儿童是弱势群体,在身心发展上都较为不完全,因此出现伤害的可能性更高,同时社会中存在危险性,也是发生伤害的不可控因素。面对儿童伤害这一问题,预防甚于治理,家庭中父母要保证相应的理念正确,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在校或者在幼儿园,教师也要有目的的教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以及危险防范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