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检验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的临床检验效果比较研究

2020-04-21袁海芹孙丹于晓旭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梅毒特异性敏感性

袁海芹 孙丹 于晓旭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应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检验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0名为A组,选取同期我接收的90例梅毒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采用ELISA、TPHA以及TPPA进行梅毒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检验结果显示,ELISA与TPPA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TPHA检测,P<0.05,但3种检方法的特异性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PHA检测用于梅敏检验的感性相对较低,ELISA和TPPA用于梅毒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比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检测方法;梅毒;敏感性;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84-01

梅毒的发病机制是梅毒螺旋体病菌引发的传播性疾病,且传播的途径非常广。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生率呈现为逐步上升的趋势,且梅毒已经发展成为报告疾病最高的性病类型,且以梅毒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Ⅰ期和Ⅱ期梅毒。当前临床上对于梅毒的检验主要以梅毒血清学试验进行,但不同的检验方法在不同时期梅毒检验当中的效果也存在定差异[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检测方法应用于梅毒不同时期检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将详细内容介绍如下:

1 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0名为A组,选取同期我接收的50例梅毒患者作为B组,A组人员男26例,女24例,年龄介于25-54岁之间,平均年龄(38.21±5.63)岁;B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介于24-55岁之间,平均为(39.13±6.01)岁,其中18例为Ⅰ期梅毒,32例为Ⅱ期梅毒;B组疾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性传播疾病诊断标准与分期标准;Ⅰ期梅毒感染都部位于溃疡或者硬下疳,Ⅱ期梅毒者为皮肤粘膜损害与淋巴结肿大。此次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且所有人员均自愿参与研究;对两组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分析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所有患者均于静脉采集血液,剂量3ml,采集成功后静置,直到血液完全凝固之后,对血清进行离心分离处离,将标本置入温度为-20℃冰箱内保存,等待检测,所有血液标本必须在24h之内进行检测验试剂;(2)ELISA试剂与TPHA检测试剂均由上海研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进,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瑞比欧株式会社购进,采用人梅毒螺旋体(TPHA)ELISA试剂盒,购自于新创科技有限公司;(3)采集受检查静脉血液2~3ml,依据试剂盒要求选取肝素为抗凝剂,取10%(v/v)抗凝剂,进行10~20min混合,以2000~3000转/min的速度离心20min,血清分离后置于-20℃保存,于24h内完成检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以及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进行检测,检验方法均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开展。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人员的血清抗体检测情况。比较B组患者不同检测方法检测不同时期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

将此研究得的全部资料与数据纳入至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一分析与处理,当中的计量资料现以%表示,用开展检验,计数资料现以()表示,采用T开展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血清抗体表现

检查结果显示,B组Ⅰ期梅毒、Ⅱ期梅毒患者的血清梅毒抗体与A组存在明显的差异,A组未检出任何阳性血清梅毒抗体,P<0.05。见表1:

2.2 比较3种检测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

研究结果显示,ELISA与TPPA检方法的敏性明显高于TPHA检测方法,P<0.05;但3种检测方法要特异性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梅毒处于Ⅰ期或者Ⅱ期梅毒时均为获得性梅毒,Ⅰ期梅毒患者的临床主要特片为硬下疳,男性以阴茎、龟头、包皮、冠状沟、尿道口为主要发病部位,女性患者多发于大小阴唇、肛门、阴蒂、宫颈以及肛管部位,硬下疳多在感染之后的2个之内发生,以单发最为多见,无明显的痛、痒等症状,病灶以圆形、类圆形为主,采用超声检查边界可见溃疡,继发感染者会产生一定量的分泌物,持续4~6周后可自愈。Ⅱ期梅毒则的临床特征则是梅毒疹,常伴随全身性症状,多在硬下疳消退之后,间隔一个无症状期之发再次出现,多伴随血液循环播散,常诱发多部位损害和多样病灶,会对患者的皮肤、黏膜、骨骼、内脏、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多个部位产生损伤[2]。

ELISA试验是酶免疫测定技术最为常见的检测技术,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酶分子抗体或者是抗体分子的共价结合,对已知的抗原与抗体吸附于固相或载体表面,经酶标记抗原抗体发生反应于固相表面,再通过洗涤法对成分进行液相游离与洗除,再通过基因工程合成抗原和酶放大这一效应,提高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可同时进行大批量检测,用于不同时期的梅毒检验中优势明显[3]。检验结果显示,ELISA与TPP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PHA,P<0.05,但在特异性方面3种检方法则并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與TPHA检测方法相比,ELISA与TPPA用于梅毒检测的敏感性更高,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吴丽娜,黄丽芳,黄翠梅,赖玉玲,胡雪梅.探讨3种不同检验方法在不同时期梅毒检测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3):70-72.

[2]刘伟.不同检验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检验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8):23+27.

[3]曹梦杰.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0):819-820.

猜你喜欢

梅毒特异性敏感性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新媒体时代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策略
是梅毒还是过敏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何为盐敏感性高血压
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耐多药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浅析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与舞蹈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