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父母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
2020-04-21霍嘉琪
霍嘉琪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父母在其子女患精神障碍症后的情绪障碍,探讨心理干预对父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估,观察和分析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结果: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父母接受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4.3±7.8)分、(40.4±9.2)分,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2.9±4.2)分、(38.5±4.9)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是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其父母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情绪障碍可以得到及时缓解、调整,提高儿童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父母接受治疗的信心、依从性,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关键词】精神障碍;情绪障碍;心理干预;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33-01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高患病率越来越受到关注,据2005年WHO报告,在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2%~29%[1]。WHO 指出,源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是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2]。精神障碍患者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很大的主客观负担[3],父母是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父母的情绪障碍不能得到及时缓解、调整,会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依从性,护理人员应该通过亲子沟通团体治疗、家属互助会、健康教育大讲座等方式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其父母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本研究通过对100例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父母的情绪障碍进行观察并分析,以此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和意义,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儿童精神障碍患者,以100例患者的共计200位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所有儿童精神障碍患者年龄<18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ICD-10)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及其父母知情并同意参加本项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的患者父母;②思维、意识存在严重障碍的患者父母,不能与护理人员进行良好交流者。
1.2 方法 接诊儿童精神障碍患者时,观察患者父母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每周组织一次家属互动会,组织类似患者的家属聚在一起,由我科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的诱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手段等,让家属可以全面地认识并重复了解患者的疾病,一起参与探讨护理方案。通过主动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父母的疑虑和心理负担,注意态度友善、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由于精神障碍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病情迁延的疾病,使患者父母在孩子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该详尽地向家属讲解疾病的性质、发展、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父母对儿童精神障碍的认识,并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信心和接受治疗的积极性。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注意每日与患者家属进行病情沟通,让家属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应该请求家属积极配合,及时调整护理干预措施,达到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医师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心理情绪状况进行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其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父母接受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4.3±7.8)分、(40.4±9.2)分,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32.9±4.2)分、(38.5±4.9)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目前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的研究结合其他3个研究方向,致力于神经发育障碍等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疾病分类、诊断和治疗学研究[4]。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父母情绪障碍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最主要的是担心孩子的病情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对疾病预后情况抱有较为消极的态度;二是家庭经济负担,对孩子治疗所需费用以及影响今后正常生活的经济困难感到焦虑;三是来自于社会的歧视和偏见,使父母因为担心孩子患病受到歧视、排斥,对其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而感到焦虑、抑郁。
综上所述,父母是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父母的情绪障碍不能得到及时缓解、调整,会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依从性,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其父母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苏艳丽,黄思凡,焦路炜,等.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父母亲职压力研究[J].预防医学,2018 (7): 104-106.
[2]黎艳华,李乐之,罗学荣,等.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5, 15 (1): 84-87.
[3]马昊,缪绍疆. 未婚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父母应对决策的定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 28 (8): 628-633.
[4]钱秋谨. 关于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9, 52 (2): 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