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愤青》:“资深愤青”的生活意见

2020-04-21汐一诺

中学生博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仔合群伟人

汐一诺

“愤青”这个词,现在已经不时尚了。早些年上中学的时候(暴露年龄),有一阵当“愤青”好像特别潮,大家争先恐后,守着思政课本那叫一顿怼,自认颇有点儿冷嘲热讽、尖酸的幽默感,敢叫日月换新颜。

过了几年回头看,才发现也没人真提出过什么建设性意见,叫得欢实的那拨人里,没剩下几个还在真正思考的,才恍然当初的幼稚。

幼稚不只在于把反对當流行,更在于为了反对而反对,甚至根本没搞懂张牙舞爪去反对的究竟是什么。

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致愤青》值得收藏在侧,并时不时拿出来翻翻。它像你每天早晨设定的倒数第二个闹铃,不至于“风刀霜剑严相逼”,却也实实在在提醒着你:清醒一点儿!

独立思考,保持清醒,是《致愤青》的核心思想。确切来说,这里的“愤青”和我们一般直译过来“愤怒的青年”不同,更适合叫作“异见者”——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作为一位见惯了大风大浪,曾经和无数政界人物谈笑风生、履历闪闪的社会活动家,希钦斯对想象中来信的年轻人说:“我不认为‘集体荣誉感是多么值得渴慕的事情。”是不是挺颠覆的?这么说当然是因为他发现,为了获得归属于某个团结集体的安全感——也就是为了“合群”,人常常会接受很多愚蠢的条件;为了使这些条件显得不太愚蠢,就假装是自己给自己定的标准。这样解释你一定理解,说不定还想起了那些年为了融入某个小圈子而笨拙努力、讨好“圈内人”的自己。所以“后生仔”,听老爷子一句劝:不要为了“合群”放弃头脑,更不要麻痹自己自我催眠,不值得。

不过要是据此判定希钦斯是个不染凡尘、傲视苍生、高贵中透着冷酷的人,那恰恰相反,他殷切希望“后生仔”们成为心怀全人类、打破歧视和门槛的国际主义者。为此,他建议年轻人走出国门去旅行,去看文化、社会之间的不同,再从中发现人类的共通之处,不被“地图炮”蒙蔽。

他还提出了一些细想起来十分有趣的观点,比如“伟人也会犯错”这件事告诉我们,所有人类的成就都得靠我们这些哺乳动物去争取,既然伟人可以,那“我”也可以;再比如,当别人质问你“你有什么权利说三道四”(同样是今日微博实况),而你经过事先充分的反思已经认定自己的观点足够有理有据,那就别怂,说下去,至少这样辩论技巧就不会在人类中失传了。在对方甩出“万能钥匙”“你以为你是谁”时,你大可看着他的眼睛气定神闲地回复:“WHO CARES?”

自嘲是最柔软又最有力的武器,也确实需要一定阅历才能修得。

还有更多金句一时难以写尽,读这本《致愤青》吧,也许现在读起来尚有困难,但追寻“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正是漫长的征途,你不会无功而返的。

编辑/围子

猜你喜欢

生仔合群伟人
任何人都可以发光发热
智珠
坚持做自己就是不合群?
莫在“合群”中寻找存在感
不合群
漫画
民族领袖一代伟人(下)
我看伟人与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