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元种植:“粉条夫妻”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2020-04-21杨皓渊

科学导报 2020年23期
关键词:粉条红薯村民

杨皓渊

“垣曲县墨山底村爱元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工的红薯粉条真的是供不应求。该村500亩红薯基地生产出来的优质红薯,全部用于加工红薯粉面和红薯粉条,由于品牌过硬口碑好,早早就被抢购一空……”4月7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运城市垣曲县墨山底村,刚一进村,就听村民夸赞爱元种植专业合作社,带着好奇,记者来到该合作社一探究竟,了解该村红薯产业发展状况。

“墨山底村拥有大片干旱缺水的黄土地,发展红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优势。红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和抗灾性强的特点,既可以进行单一性种植,又可以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红薯的营养保健优势和加工增效优势,大家有目共睹,而且薯秧青贮、干红薯茎叶和淀粉加工后的薯渣也是不容低估的家畜优质饲料。可以说,红薯浑身是宝,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提及发展红薯产业的缘由,爱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柴元讲得头头是道。

作为一名党员,柴元觉得自己有义务分担精准扶贫的责任和压力。他不光自家种了20亩优种红薯,还与村民签订了保底价回收50万公斤鲜红薯的订单合同。从育苗、栽种、管理到收获,再到清洗、擦粉、过滤、打浆、漏制、晾晒,整个加工过程中,约有20位贫困户劳力工全天候配合作业。在合作社务工,午饭免费,下午休工时领取日工资70元。虽然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不起眼,但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1997年,俺夫妇俩开始从事红薯深加工这行当,2014年5月申请成立爱元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开办以来,我们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起垄机、覆膜机、插秧机、农用三轮车、大型工具车、擦粉机、淀粉加工机,配置了冷冻室,仅硬件设施一项投资超过50万元。”柴元妻子徐爱玲用带有明显河南腔的语调补充道。

如今在墨山底村,以往不起眼的红薯已成为村民们争相种植的“金疙瘩”。爱元合作社对种植户进行育苗、栽植、管理等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为打造精品、形成地域品牌做好了铺垫。过去人们用“地瓜价”形容东西价格低,现在的红薯成了名副其实的抢手货。一些原本把土地租出去的农户,现在到处租地准备种红薯。红薯产业的异军突起,让这里的农民更有奔头。

“在外打工太辛苦,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已成为墨山底村民的口头禅。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墨山底及周边村许多村民加入了红薯深加工这一行当。看着村民们越来越富有,柴元说:“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我是打心里高兴。这也是我当初成立合作社的目的。”

猜你喜欢

粉条红薯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买粉条 学问多
我挖到了大红薯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天阳6FT自动蒸熟粉条机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
有趣的挖红薯
红薯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