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大黄河” 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局面
2020-04-21贾若祥
贾若祥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抓好生态大保护,打造生态黄河
黄河流域大部分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属于“体弱”的流域。此外,黄河流域能源、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分布比较密集,黄河部分河段和支流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属于“多病”的流域。黄河“体弱多病”的现状要求必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黄河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打造生态黄河,是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前提。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实施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要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大黄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为打造生态黄河提供有力支撑。
协同流域大治理,打造安澜黄河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致使黄河下游易淤易徙,形成了从郑州到河口的800多公里“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在北至天津南至江苏间20多万平方公里的泛滥区内游荡,“黄河宁、天下平”,确保黄河安澜是历朝历代当政者和沿黄居民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推进标准化堤防建设,综合采取修建水库、淤地坝、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开展了全流域水资源调控,大幅度减少了泥沙入河量,缓解了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升的严峻局面,确保了黄河70年岁岁安澜,实现了历朝历代当政者想完成但都没有完成的历史夙愿。但黄河下游“地上悬河”威胁依然存在,黄河易淤易决易徙的特性没有改变,要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山水城,采取综合措施,确保黄河岁岁安澜。
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打造健康黄河
黄河水资源量十分短缺,目前常年径流量保持在500亿立方左右,但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国家实施“八七”分水方案之前,黄河下游曾一度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断流,严重威胁黄河的生命健康。国家实施“八七”分水方案之后,黄河实现了20年不断流,维系了黄河生命健康。要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合理满足黄河流域的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和生产发展用水需求。要坚持节水优先,还灌于水,还水于河,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魅力黄河
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从夏到北宋的3300多年间,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夏”均源起黄河流域,中华民族在治黄的历史中,逐步凝聚起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中,逐步凝聚起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民族精神,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造幸福黄河
根据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特点,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依托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保护力度,不断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产品,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依托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农牧业主产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提供高质量农牧产品的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托兰州-西宁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通过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倒逼產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通过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新时代黄河流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切实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