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2020-04-21

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复产利率贷款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宏观政策如何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敬请关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系列。

对冲影响,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有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经费保障,截至目前,各级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资金已超千亿元。我国还通过减税降费、贷款贴息、援企稳岗等措施,对冲疫情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下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助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有力经费保障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当前疫情防控任务非常艰巨,绝不能因为经费问题延误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

疫情发生后,财政部门切实保障疫情防控经费,截至3月4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104.8亿元,已经使用714.3亿元。

患者就医费用得到有效保障。政策明确,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中央财政补助60%;對疑似患者,由就医地制定财政补助政策,中央财政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着力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各级财政加大用于医疗设备和防护物资购置、支持改善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的支出力度。

国家还对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给予专门支持。

“通过一系列资金保障措施,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彰显了财政应急兜底的作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

着力助企业纾困解难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后勤保障是重要一环,财税部门采取多方面举措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积极强化疫情防控物资保障重点企业资金支持,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这是首次实施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进行捆绑发力的政策。

“这些政策举措对稳定社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发挥出积极作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一揽子的财税政策,涉及面广、针对性强,既考虑到支持当前的防疫生产企业,又考虑到经济的可持续性,有力扶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有效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系列财税政策正在落实落细,发挥积极效应。“既要落实落细相关政策措施,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持续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同时,还应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促进出口增长等,继续研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李旭红说。

目前,一些地方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对此,财政部表示,统筹集中财政资金,用于疫情防控,保障重点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是加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措施。2019年底以来,财政部已分两批次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18480亿元。今年1月份至2月份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2230亿元,完成提前下达额度发行任务近七成。

减税降费如何精准施策

近日,杭州富阳富顺活性钙有限公司账面上突然多了一笔20余万元的“收入”——该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享受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精准发力,加速落地:10多项税收优惠支持防护救治、物资供应、复工复产并鼓励公益捐赠;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

减免力度大覆盖广

“最新出台的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具有着力点准、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层次清晰等特点。”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比如,受疫情影响显著的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政策明确准予其将企业所得税的亏损结转期限由5年延长至8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增值税免税范围,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生活服务业以及居民收派服务的增值税全部予以免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针对中小微企业,国家出台阶段性免征减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中小微企业的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等政策,并鼓励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支持减免个体工商户物业租金等,缓解中小微企业现金流困难,助力稳就业。

“此次针对疫情的财税政策,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是区别对待的。精准施策,一方面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把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体现出税式支出及税收管理的科学化。”李旭红表示。

货币政策如何灵活适度

超预期投放1.7万亿元流动性,设立3000亿元低成本战“疫”专项再贷款,利率水平“接力式”下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针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经济特征和市场状况,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早响应、快行动,注重引导预期,全力支持疫情防控。

流动性超预期投放

金融市场敏感性强,遭遇突发事件冲击,市场容易受到短期情绪牵引导致过度反应。而在此次疫情发生后,A股市场和在岸人民币汇率虽然在2月3日,也就是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出现了调整,但随后企稳。目前总体来看,资本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双向小幅波动,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保持基本稳定。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早响应、快行动,对维护节后开市初期市场流动性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早在2月1日,人民银行就明确表示,将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在2月3日金融市场开市之前,人民银行就提前预告了流动性投放的时点和规模。随后,2月3日、4日,人民银行向市场投放充足供应流动性,两日投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投放量超过市场预期。

这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目前,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运行在2%左右。

“金融市场以它特有的方式展现了对中国政府控制疫情、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信心。”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

利率“接力式”下调

应对疫情,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另一方面体现在“价”上。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接力式”下调,有利于引导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为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提供保障。

2月3日,节后首个交易日,在创纪录开展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的同时,当期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双双下降10个基点,量增价减,超出市场预期;2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的20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2月20日,1年期LPR下降10个基点到4.05%,5年期以上LPR下降5个基点到4.75%。

此次3000亿元低成本战“疫”专项再贷款正是直接挂钩LPR。人民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上限为贷款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减100基点,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不高于利率上限,鼓励银行以更低的利率发放贷款。在LPR利率下调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上限也随之下调。

“1年期LPR下降幅度为10个基点,是2019年8月改革完善LPR定价机制以来的最大降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两个期限的LPR双双下降,有助于引导贷款利率下行,进而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特别是有助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推动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适时出台新政策

在用好已有的支持政策基础上,新的政策措施还将适时出台,着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一方面,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流動性需求,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引导货币信贷、社会融资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稳住宏观杠杆率,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妥善应对疫情冲击与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另一方面,政策也将更加注重精准性,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和容纳就业的生力军,是当前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重点,关系到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的实现。目前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用工难、开工难、产业链配套难等问题,资金压力也比较大。对中小微企业提供适度优惠支持,可激发实体经济主体活力,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已经落地,5500亿元增量低成本资金将驰援小微企业。接下来,货币政策将继续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与经济发展。

金融政策如何精准发力

眼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部分企业面临用工难、产业链配套难等问题,资金压力比较大。如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让政策“跑”在受困企业前头?

继设立3000亿元低成本战“疫”专项再贷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等措施之后,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一系列普惠性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有效对接企业需求、精准发力,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创新完善支持方式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困难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不但要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还要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为抗疫重点地区单列信贷规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民营与小微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

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是切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迫切问题的重要举措。与此前设立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相比,本次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的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央行表示,再贷款再贴现资金要向重点领域、行业和地区倾斜,在现有支持领域基础上,重点支持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禽畜养殖、外贸行业等资金需求。

作为经济发展和容纳就业的生力军,中小微企业是当前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中小银行是支持小微企业与“三农”的主力军,通过将再贷款再贴现的范围扩展到中小银行的小微客户群体,可以降低中小银行的融资成本,能够更充分发挥中小银行的力量,进而实现政策支持精准送达。

更多惠及中小企业

3月13日,人民银行决定,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个至1个百分点。央行明确,为支持股份制银行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此次对得到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优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同时要求将降准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并且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降准具有“一箭三雕”的作用,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向市场传递强烈的稳定预期信号。对普惠金融服务贡献较大的银行或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有助于更好地为符合条件的银行提供增量流动性支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当前,各地金融机构正加大优惠信贷投放,全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对有困难的企业分类施策帮扶,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金融支持不间断,全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综合经济日报)

猜你喜欢

复产利率贷款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