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舆论监督环境下警察应激心理研究

2020-04-21郝仕骞孙笑笑

关键词:舆情舆论民众

郝仕骞 孙笑笑

警察心理应激是特殊主体(警察)在某种意外环境刺激之下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具体指在警察预想之外出现的与警察有一定利害关系的事件而引起的警察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诸种变化[1]。而近来频繁发生的涉警舆情事件乃至自媒体舆论监督的大环境则充当了应激源,警察身处的环境能引起其个体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其一系列的适应反应,这便属于一种典型的社会应激。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当前的研究成果存在着片面化趋向。一方面,在心理学层面上,多偏重于研究有关涉警舆论的社会心理,并依托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机制重点研究网民意向及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虽有部分涉及警察应激心理的研究,但只是笼统地记述,并没有将特定的应激源进行情形化的限定。由此,笔者重点将从警察个体出发,对其在自媒体舆论环境下的心态进行更加细化、深化的研究,以求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警察应激心理研究有所补益。

一、警察心理与自媒体舆论环境的关联

事实上,单纯的某一起涉警舆情事件并不足以赢得全社会层面的关注度。可毕竟该事件以及涉事主体本属于同一社会系统之中,基于蝴蝶效应的作用原理,这常常会对整个警察队伍乃至其中的任一个体产生影响。加之当下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自媒体舆论传播媒介强大的影响力阵势,使舆论导向具备了“呼风唤雨”的特异功能。当警察一旦置身于自媒体舆论监督的环境之下,其一言一行必定受到广大自媒体用户严格的监控、评定,将难免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触动。

其一,在本质上,警察的执法活动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活动,既然警察与民众处于同一个社会组织体,且以自媒体平台为代表的网际空间已逐渐演化为成熟的社会形态。由此,一旦有涉警事件的曝光,出于职业敏感和惯性,警察群体会进行自我关联和联想,内心必然会有所触动;其二,在监督机制上,被监督的角色使然,警察常处于天然的被动局面。尤其在当下,互联网公共领域更容易汇聚民意,且有利于在一种互动情景中引导官方作出对公众有力的集体决策[2]。案情的公开和揭露依托自媒体平台曝光的情况多发,无形中宣泄出民众对警察的不满与对抗,这难免会给警察群体施加心理压力;其三,在心理预期上,警察个体乃至队伍有渴求良好舆论环境的现实期待。警察群体作为“服务者”的身份同样渴求积极正面的民意(社会)支持和评价,因为唯有良好的警民关系才能生成执法中的信任与服从。舆论环境的向好与向坏,都会涉及警察威信的树立,并对其个体的身心以及坚定执法的信心有重要影响。

二、自媒体舆论环境影响警察心理的作用机理

警察心理应激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单一因素的诱导,而是经过了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且发生过程也涉及了警察个体内在、外在现实情境以及自媒体舆论环境多重空间、多个向度,可见环节之多、流程之复杂。现对某一涉警舆情的发生与警察心理应激进行关联分析,力求揭示出内在的发生机制,并以示意图的形式进行展开。图示如下:

图1 涉警舆情的来源路径模型

第一环节(如图1):具备一定规模的“涉警舆情”是研究的核心词与起始点。在单起舆情事件之上是自媒体舆论大环境,即在各典型的自媒体平台之间呈现出广泛而大规模的言论散布,通常表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民意代表性和导向一致性的舆论流,这就是容易引起警察心理应激的应激源。一方面,从涉警舆情的生成机制来看,其直接体现为由某一现实事件引发而来,如“于欢案”、“赵宇案”等,皆是通过当事人或第三人在自媒体平台曝光,或是为了获知事实真相或是批判揭露抑或是为了维护公益或私益[3],最终形成了仇视和对立警察的舆论阵势;另一方面,从主观评判层面上看,应激源的生成是由于警察主体的价值标准与民众对于警察的预期标准之间存在着对立冲突,具体反映为社会对警察的现实要求与其现有能力之间的差距。

图2 警察对于涉警舆情的情绪反应模式

第二环节(如图2):首先,对于涉警舆情乃至自媒体舆论环境引起警察心理反应的过程,可视为机体对外界信息传导和吸收的过程。警察个体通过自媒体平台接受到讯息信号,视觉、听觉等各知觉器官最先获得感知。这些信号一面通过直接传导的方式,使警察个体能直接知晓事件概况、网民舆论以及有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另一面能间接唤起大脑皮层的反应,在个体长期积累的思维、常识及经验的作用下,在中枢神经系统抽象成融合了主客观因素在内的认知反馈。

其次,抽象的认知能细化为具体的内心评价,即警察个体对某一或某类事件细致的态度和看法。依据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4],形成内心评价的过程会伴生着应激心理的出现,首先外化为人的各种情绪。依据事实可知,当警察个体关注到涉警舆情时,主要呈现出自我怀疑、焦虑及抵触反感等几种典型情绪①。并且随着单一事件的不断演化发酵或同类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在警察面对自媒体舆论监督的大环境时,会不断地巩固感知并自动进行记忆关联,最终形成一个稳固的评价系统。

三、警察典型的应激情绪表现

在自媒体舆论监督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代表着公权与私权对抗的警务活动更加博人眼球,如此重压之下的执法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干扰着警察的心理、情感及正常家庭生活。通过实证调查②了解到,在基层实务工作中,警察个体对于其身处的自媒体舆论监督大环境,常反映为如下几种较为典型的心理反应,如图所示:

(一)怀疑

部分警察会表示出难以置信的态度,并对网民的舆论导向持有适度的怀疑。这类群体通常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和正义感,对警察队伍总体的执法水平和能力有一定信心和把握。在自媒体舆论监督之下,他们能保持独立思辨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不会完全听信于网民的言论而把问题归咎于自身所处的警察群体。当然,他们也会保持着些许警惕,因为在怀疑之中也不排除其自身存在有瑕疵和差错。

(二)焦虑

这是基于惧怕心理产生的一种较为保守的情绪,反映出部分警察的胆怯和恐惧。面对自媒体舆论的监督环境还不能坦然面对,这种顾虑一方面反映出其对警察群体自身的不自信,毕竟无人且无法能确保执法的零疏忽、零差错。同时,也反映出这部分警察受制于自媒体自由、开放的新形势,虽处被监督的被动局面也仍希望能获得积极的评价,总体而言会给个体带来焦虑的不适。

(三)抵触

这体现为一种明显反感的情绪反应,对于新兴的自媒体舆论监督形式有排斥和拒绝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监督形式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是网民肆意行使言论自由权的体现,并不会真正起到监督公权力的作用,反而成了民众泄愤的场域。他们通常视各路言论为谬论,自然也不做过多的理会,任凭民众发表各种观点和看法,对于民众监督等阻拦、干扰执法因素存有一定程度的偏激和厌烦态度。

(四)恼怒

少数情绪冲动型的警察会表现出易怒的心理反应,它的程度在抵触情绪之上且态度倾向更为明显。由于当下自媒体舆论监督有“越权”的趋势,常常对警察的正常执法行为产生干扰,如曝光细节造成泄密等,这极易引发部分执法者的憎恨,对负面情绪有剧烈的发泄欲望。加之受个体的心理个性影响,也不排除有部分事件的亲历者对于自媒体舆论持有极端的态度。

四、个体心理防御的不足及外显

针对警察的应激情绪可直接通过其个体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舒缓,也有学者称之为典型的情绪指向型应付[5]策略。不过,当该策略使用不力或超过必要限度时,会使警察产生认知偏差,甚至在外化成一定的行为反应时,会对公安工作产生弊端。

(一)压抑

它是将一些个体所不能接受的感受或体验,在不知不觉中从意识中排除而潜藏到潜意识里,当然,这只是是一种表面上的“自我遗忘”,但在某一时刻积蓄的情绪仍会发作。因为长久压抑是畏惧情绪的来源,当应对新的工作或是面对类似的执法情境,涉事警察会犹豫不决、畏首畏尾,明显地表现出推诿与退缩。同时,这也常见为自我评价系统的失调[6],压抑会带来过低的自我评价和意志力的衰退,警察会信心不足而导致其愈发地谨慎小心,不敢用权。一则由此出现的疲劳和失落感容易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二则警察面对自媒体舆论环境只能选择低声下气,长此以往警察的权威也将沦丧殆尽。

(二)合理化

是指个体用一种似乎合理的解释来说服自己接受对己不利的事项或情感,以掩饰过失、减免痛苦。部分警察群体偏执地认为,民众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公权力的行使主体,无论其执法行为合理合法与否,舆论导向一味地偏向于对警察的消极评价,这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可反映为习得性无助感③。这容易使得警察在思维和视野变得狭窄和肤浅,对待事情缺少全面、系统的分析判断,存在应付了事、消极懈怠的态度;在具体工作上会导致其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应激源的敏感度下降,为免受挫折而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减少自身应激的机会[7],容易造成工作上的疏忽和失误。

(三)移置

这是在防御机制之上的一种攻击性机制,且转移有多种样态,包含了替代性目标的转移、替代性方法的转移以及情绪的转移等。移置对于舒缓心理压力有一定的作用,但若超过了合理限度,也将带来消极的后果。如警察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会面对自媒体舆论环境的强大压力,由于其不便于对当事人或者群众进行回应,当焦虑、反感、愤怒等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无处排解时,便会转移至对待身边其他人的情绪态度上,比如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以及家庭关系的破裂;或通过将工作中的压力向个人生活转移,选择酗酒、吸毒严重威胁自身生理健康的方式来排解压力,这心理上的偏激情绪势必会干扰到其正常的执法工作。

(四)否认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防御机制,尤其是针对有极端化情绪的警察个体,他们会借着扭曲个体在不利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即从主观上“否定”自媒体舆论发挥的监督作用,想当然地不去注意和理会舆论趋向,通过自主“屏蔽”的方式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种主动无视的行为会使部分警察群体对民众产生排斥、拒绝和厌烦的态度,甚至有可能忽略了某些正当诉求。一旦否定了自媒体舆论实质性的监督作用,也容易造成警民沟通的欠缺,将不利于群众工作的开展。

五、自媒体舆论环境下警察心理应激的应对

“适应环境”是万物的一种本能,由此,警察在面对自媒体舆论环境的压力时,需要通过各种反应形式,实现对警察个体或群体有利的某种变化来对付这种压力。从前述的作用机制来看,重点应修正民众和警察各自的价值评价体系以增进吻合度(如图1),还应调节警察群体应对自媒体舆论的直观感知和内在认知水平形成稳定的情绪反应(如图2)。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作为一个实践中的系统性支持体系,除了警察个体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调适能力之外,各级机关部门也应从外部辅之以提供积极的保障与支持,同时还应加强同外界民众与自媒体媒介的沟通协作,由此形成“内-中-外”三层次的个体心理应激缓解模式。

(一)内层:警察个体的自我应对

1.强化内在素养。应激状态的产生与警察面临的情境和其对自身能力的预估有关,只有当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能游刃有余地应付情境提出的要求时,警察才能从容应对一切处境。所以,为了避免在心理上无辜地遭受打击和挫折,警察个体对于现今自媒体舆论的新形势要有必要的认识和准备,特别是“人人皆媒体”、“随时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对警察执法的合法化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方警务学说中的警察合法性(police legitimacy)学说颇具代表性,即公众对警察集体及其执法中所产生的价值认同[8]。当警察具备应有的法律职业素养并落实到公平公正执法上时,才能拥有较高的警察合法性,进而才能获取民众的支持和认可度。且从现实情况来看,仍有部分警察个体因自身职业素养的欠乏而表现出面对自媒体舆论时不自信、没底气。警察个体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对于老民警来说,应当学习并更新自身法律规范知识库,摆脱单一经验型的执法理念,避免基本执法行为上的过错和疏漏;对于年轻民警来说,更应当对自我严加要求,在执业理论层面通过法律执业资格考试等过关型考试,并实践中积极请教、虚心学习相关的执法能力。

2.改变认知模式。一方面,警察个体应当从感知自我出发,形成正确的自我知觉,这无需耗费过多的认知资源且最为便捷。基于警察“自我证实(self-verification)”的心理机制[9]④的作用,即通过保持自我感觉的一贯性,使警察个体不受自媒体舆论环境的影响,坚持对自我的精准定位和客观评价。尤其要在在精神动机层面的自我激励,坚定自我的职业认同和接纳感,坚信警察群体独具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不受民众言论所左右,并保有稳定且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另一方面,要准确认识当今的自媒体环境。实施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策略⑤,主观上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主动回避有关于警察的负面信息。由于警察职业群体在日常工作环境中无不充斥着对抗、暴力与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消极客观事实。具体而言,可通过“选择性知觉”的心理干预策略,提升个体有意识地感知负性事件积极面的能力[10]。即警察个体要改变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应过分关注涉警负面舆论的内容评价,而要在舆论洪流中辨清舆论的是非对错及其正当诉求。把目光聚焦于当事人及事件本身,重点关注事件事实与官方言论,有选择地看待民众言论。

3.有效稳控情绪。随着新兴自媒体平台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演进创新,各自媒体用户充当了实时新闻信息生产、转运和扩散的载体。相应地,他们在挖掘事件的真相起源后也极力在自媒体空间寻觅一席言论自由的高地。警察对于自媒体空间的各路言论应客观看待,以坦然和开放的心灵去接纳民众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人的健康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人的“适应性”,适应性直接影响了其承受和排解应激的程度,因此,应着重提升自我的情绪调适能力。概括起来,警察应对自媒体舆论环境时应当坚持三“重”:一是“重事实”,事实即为证据,坚持自我的独立判断应建立在对客观事实全面了解之上,全面认清事实才能防止认知和情绪的过度“绝对化”;二是“重过程”,防止结果回溯导向以及他人定论的干扰,以逻辑缜密的推衍能力克服生来的感性倾向,建立警察的理性认知和职业定力,从而妥善稳妥情绪;三是“重利导”,在利导思维之下,警察遇事应冷静分析其利弊,最终把思维导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11]。应以积极的认知角度去看待涉警舆情,将其视为对自身执法的提醒警示或是推动警务制度完善的有利契机,都将促成心理活动的良性循环。

(二)中层:组织管理体系的辅助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有其自有的特点与优势,它可以淡化危机个体的消极角色意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任一成员能与危机个体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2017年,公安部政治部制定印发《全国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规范》,专门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也有学者从执法规范化的角度出发,借执法主体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来掌控警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动态,赋予了警察心理关怀以政治意义[12]。

1.管理领导者层面应加强重视。当自媒体平台上发生涉警舆情事件时,无论是否与己相关,各单位部门领导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可视条件与下属集中展开分析研讨,对事件暴露出的问题适当地进行总结与反思,思想传递,提升警察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与内在预警能力,使其身临自媒体舆论的大环境中也能审慎思考、从容应对。同时,遇事时能保证做到先人后己,在关键时刻能勇于担责、挺身而出,尽可能帮助下属民警减少应激的机会。而在日常化的组织管理中,直属领导要与下属民警建立有效的支持性关系,领导干部应实时关注各警察个体的思想苗头和动态,多加沟通与交流,重点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鼓劲和人文上关怀,才能使民警个体以良好的心态支撑投身于公安工作中,实现安身、安心、安业。

2.落实心理咨询与调试工作。要给予警察这支特殊队伍以特殊的关爱,尤其在落实“从优待警”上不能仅限于简单的福利待遇保障,更要涉及民警思想和心理需求等精神层面。依据现实来看,各基层实战单位在心理保健机构建设以及专业人员配备方面实施的并不理想,仅在省级及以上单位落实较好,其余地方机关多由政工部门兼职承担着心理疏导职责,由此导致一线执法警察很难及时、有效地排解应激情绪与心理。体制组织的打破与新生不能一蹴而就,在现有条件下,可尝试通过直接便捷的方式促使提升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正如澳大利亚警方在“福利服务部门”设置上所做的有力尝试,使警察的职业心理应激进行有效的缓解⑥。可尝试定期邀请专家和医务人员进机关,通过开展讲座、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做好针对性的疏导工作。且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积极举办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训班,目前已举办40 余期,培训3400 余人⑦;随着警察群体内部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逐渐扩大,在内部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的方式进行警察个体间的沟通,以达到舒缓心理的作用,也不失为一种良方。

(三)外层:打破固有环境的壁垒

在对于情绪的认知理论中,不管是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还是沙赫特-辛格关于情绪的三因素理论,还是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诸位学者都认为情绪是由外界环境中的某个或某种刺激情境唤醒。由此,在研究警察主体的自我调适与管理机制之外,还应加强同外部环境的交融互通。

1.去除民众作为“外部环境”陈旧观念。警察与民众当属于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内,双方群体并不是孤立、对立的存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13]。当下的警民关系呈现出“极端性”样态,即引发事端(民众)—被动回应(警察)的,以公权的沦丧去容许私权的保全并非法治社会的倡导理念 ,因此应当催生一种双向度互动式的沟通模式。主要通过加强宣传,塑造积极、正面的警察公众形象,使其对警务工作的职责任务等有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界定,从而消除偏见,树立起同理心和敬畏的态度。还应绝对应避免对警察群体的“英雄主义”宣传,防止民众过高的期望值和严苛的评价标准给警察带来的心理压力。如英国警方十分注重与民众互动的五个“着力点”——与社区民众、与学校、与青少年特殊群体、与商业团体及与媒体的共存[14]。通过日常化的警民联手协作,有利于消解警察队伍的“孤立化“和”排斥性“心理,从而去除隔阂,即便有矛盾事件的发生也不至于事态的升级、恶化。更重要的是应当完善问题的源头解决机制,改进和完善本系统内投诉和接待部门的工作,充分保证其职责履行,对民众的诉求有所重视、有所回应,从而避免民众把自媒体作为发声求助的唯一途径。

2.正面、主动应对自媒体舆论环境。亨廷顿提出,当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化速度远落后于政治参与化速度时,必然会导致政治的无序与混乱。应用于网络民主时代则体现为,自媒体平台中的言论自由应在不妨碍公权力行使的制度化管控之下才得以实现[15]。由此,公安机关应当主动作为,通过事前规则制度的设立和事后的惩戒处置等措施来提升警察群体对自媒体舆论环境的掌控力。

首先,应增进与舆情监管部门的人员和技术合作,鉴于各省市地方存在技术差异,建议由部级专门机构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搭建起合作联系,并保证常态化的沟通交流。要善于运用大数据资源,一是监测实时上升的热点,做到实时预警并及时向公安部门反馈;二是要掌控时机进行流量控制,可适当采取人工降热度的方式避免舆论的集中性爆发。在事件发生后,要对舆情的起源、经过、发展等进行系统地分析、鉴别和评估,重点要从广泛的言论中准确研判出主流意见和主导情绪, 找出舆情的集中矛盾点[16]。

其次,要加强网上舆情研判与网下社会的关联。下属各省地市的宣传部门应设立舆情负责小组,受中央舆情部门的直线领导,保证第一时间按其要求和引导查清事实、落实舆情性质,积极对外发布权威告知,并将工作进程及时上报。同时,公安机关还应积极带头设置自媒体平台的舆论管控规则,如对偏激言论发布者进行信息发送前的自动弹窗提醒,言重者及蓄意煽动民愤的头目进行永久封号处理等。

注释:

①说明:由于涉警舆情多为负面情绪,这里对积极情绪暂时不做考虑。

②依据本次研究的需要,自编《基层公安民警对自媒体舆论环境的态度》问卷对基层公安民警进行调查.其中,研究对象主要来自各地区一线公安机关,包含了山东省、重庆市、河北省、安徽省等,参测人员来源广,具有样本广泛代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输出结果的准确性与普适性。基于前期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程序进行研究,调查也顺利获得了相应的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 份,经审查与筛选,确定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32 份,有效率达88%,且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较高。

③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④自我证实,即保持自我感觉的一贯性、我们不希望当自己从一个情境转到另一个情境时会发生巨大的转变;而且我们需要相信我们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内在特质。人们倾向于去追求和解释那些可以加强他们现有自我概念的情境,他们会避免或者拒绝与他们已有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情境和反馈信息。

⑤认知重评策略,即对外物的一种认知改变,尝试着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 、厌恶等消极情绪的事件。

⑥引自:张振声著.警察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 页:1984年秋,澳大利亚警察研究所召开了警察职业应激研讨会,讨论了通过福利措施寻求警察应激心理的缓解途径,并对福利服务部门的职责提出了要求。主要包含:建立服务部门的专职官员,由心理学家、医务工作者等有关人员组成领导机构;选择最好的心理环境进行谈话以及定期开展治疗检查、心理测量等职业保健。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