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学校混合型季节性流感爆发疫情调查分析

2020-04-21左登敏张慧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35期
关键词:流感疫苗流感病毒流行病学

左登敏,张慧玲

庐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合肥 23150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型、乙型和丙型等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咳嗽、咽痛、畏寒、头痛和肌肉酸痛等,严重时可并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病情危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1]。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人与人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特别是学校、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性场所,极易造成爆发或流行[2-3]。

2018 年1 月2 日08:30,该中心接到GW 小学电话报告:GW 小学多个年级有10 余名学生因发热、咳嗽而缺课。为进一步核实,控制疫情蔓延,该中心应急小分队立即随同县教育部门去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处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7 年12 月28 日—2018 年1 月2日庐江县某小学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共调查588 例。

1.2 方法

①流感样病例定义[4]:2017 年12 月21 日以来GW小学学生和教职员工中出现发热(体温≥38.0℃),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实验室确定病例:流感样病例中咽拭子经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者。

②根据《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 版)》要求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采用面对面访谈、电话询问以及查阅当地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历等方式开展病例回顾性搜索和现况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③标本采集、运送和实验室检测。采集发病3 d 内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冷藏保存(4℃),并于24 h 内送至合肥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

2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2.1 学校概况

GW 小学位于庐城镇中心城7 栋,有6 个年级31 个班,其中1~3 年级各6 个班级,4~5 年级各5 个班级,6年级3 个班。在校学生1 522 名,其中男生775 名,女生747 名,教职员工81 名。GW 小学为非寄宿制学校,共有2 幢5 层教学楼,各楼间有通道廊连接,1 层敞开式,2~5层半封闭式;1~4 层为教室,5 层为教师办公室和会议室,每层楼面均有学生厕所1 个,水冲式带洗手池,卫生状况良好。校内无食堂,无宿舍,环境状况良好。现场查看近2 周各班级晨、午检及消毒记录均未正常开展,也无因病缺课追踪记录。

2.2 首发病例情况

经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发现,首发病例为3 年级2班学生高某,男,8 岁,该生于2017 年12 月28 日上午出现发热(腋温38.3℃)、咽痛等症状,符合流感样病例诊断。当天到当地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诊断为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经静脉输液对症治疗后即返校上课,该病例发病前1 周无流感样病例接触史,既往1 年内未曾接种流感疫苗。

2.3 流行病学分析

2.3.1 病例分布 26 例病例分布在1~6 年级,波及12个班588 例,其中1 年级学生发病最多,共7 例,占总病例数的26.92%,罹患率为4.96%;其次为5 年级,共6 例,罹患率为3.75%。见表1。

2.3.2 时间分布 该起疫情始于2017 年12 月28 日,止于2018 年1 月2 日,流行历时6 d,共发病26 例,发病高峰期为2017 年12 月29 日—2018 年1 月1 日,累计发病23 例,占总发病数的88.46%。

表1 庐城镇GW 小学流感病例班级分布

2.3.3 人群分布 发病年龄多在6~8 岁,所波及班级学生罹患率为4.42%,其中男生发病12 例,罹患率为4.03%(12/298),女生发病14 例,罹患率为4.83%(14/290),男女患病比例为0.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教师中未发现病例。见图1。

图1 庐城镇GW 小学流感发病时间及性别分布

2.3.4 临床特征 发病学生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腋下体温38℃以上),伴咳嗽,流涕,鼻塞,打喷嚏,咽痛,头痛等症状之一者,临床症状前5 分别是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及鼻塞,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00.00%、84.62%、84.62%、84.62%和84.62%。

2.3.5 免疫状况 所有患病学生中只有1 例1 年内有流感疫苗接种史,其余均未接种或免疫史不详。

2.4 病原学检测

2018 年1 月2 日,辖区县疾控中心采集GW 小学9例发病3 d 内患者的咽拭子,当日送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6 份标本呈阳性(阳性率为66.7%),其中5 份标本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 份标本为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余3 例为阴性。

3 讨论

该次流感疫情具有以下特征:①明显的聚集性;②学校使用教室上课时开窗通风换气较少;③目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节末,部分学生患病后未及时就医,对学校隐瞒病情继续带病上课;④流感疫苗接种率低,所有患病学生中只有1 例1 年内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根据该次疫情患病学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由甲、乙两型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混合型校园内流感爆发疫情。

该起疫情县疾控中心采取了如下预防控制措施:①学校发现学生出现流感样症状,要求家长立即接回家隔离治疗,必要时住院治疗。体温正常后仍需居家隔离48 h方可返校,返校时持正规医疗机构出具的复课证明。②指导GW 小学落实各项制度管理,特别是每日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制度,发现流感样病例时及时向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县疾控中心报告。③学校要保持教室、活动室等场所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30 min/次,每日至少3 次,同时加强消毒工作。④向全校师生发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宣传单页向学生及教职工宣传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各种传染病卫生防病知识。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注重咳嗽礼仪,必要时要配戴口罩。

季节性流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感染,在人与人之间很容易传播,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流感病毒在20 世纪范围内已有4 次大流行[5],流感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极易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部分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并发肺炎,甚至呼吸衰竭,或多脏器功能障碍,特别严重者死亡。根据世卫组织最新估计,全球每年多达65 万人死于由季节性流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7]。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加上空间局限,为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流感爆发疫情防控的重点[8]。该起疫情中,当出现首发病例时未引起学校重视,患病学生继续到校上课,没有采取隔离等相应措施,使疫情得以进一步传播并蔓延,是最终导致疫情爆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在学校和医务人员中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宣传培训,使其充分地认识到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将每日晨午检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学校对传染病报告的敏感性和时限性的认识。其次,该次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所有患病学生中只有1 例1 年内有流感疫苗接种史,疫苗接种率低是该起疫情爆发的又一个原因。目前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已经得到充分肯定,多数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流感的发病率,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安全可行,值得大力宣传和普及接种[9-10]。但目前学生家长普遍对流感疫苗接种重要性认知不足,还需要学校联合多方采取创新形式加强宣传教育[6],提高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由于流感的特点是抗原特性不断地发生变化,流行毒株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变异,所以注射了流感疫苗也只能预防当年度可能流行型别的流行性感冒[11]。

综上所述,建议每年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 个月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有效保护儿童避免流感的侵袭,降低流感发病,减少因患流感带来的缺课,医疗费用等损失。

猜你喜欢

流感疫苗流感病毒流行病学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流感疫苗“创可贴”
滨蒿总黄酮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