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4-21颜波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但是仍存在生产效率较低、供给结构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流通成本较高、品牌影响力弱等突出问题,需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壮大经营主体,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夯实发展基础,以推动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正处于从总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重要关口,处于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的重要节点,粮食产业也要遵循规律,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提升供给质量,增强发展效益和可持续性。
一、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环节:效率低,供给结构矛盾突出。一是品种结构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85%,稻谷库存高企,优质粮食供给偏低。目前国内优质强筋小麦产量为350 万吨~450 万吨,而市场需求量为600 万吨~800 万吨,缺口较大。二是品种杂而不优。种子公司注重眼前利益,热衷于研发新品种,缺乏对某一优良品种的持续研究和改进。2005 年之后每年审定的水稻品种都超过400 个,增加了农户选择品种和企业推广品种的难度。三是劳动生产率偏低。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户均规模只有0.5 公顷,相当于日本的1/6 和美国的1/340,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33.0%。四是农地污染严重。根据环保部资料,污水灌溉受害农田4950 万亩,受工业、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分别约1.5 亿亩和3 亿亩。此外,化肥、农药等农资过量使用造成农地污染严重,联合国联农组织(FAO)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氮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19.56公斤/公顷和13.07 公斤/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5 倍和4.97倍。
(二)加工环节: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一是加工企业多而不强。“小、散、弱”现象突出,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2018 年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范围的企业22250 户,产业化龙头企业3008 户,仅占13.5%;年加工能力30 万吨以上的仅579家,占企业总数的2.5%。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弱。2018 年粮食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3%,远低于其他行业,也远低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大米加工行业的研发投入更低,仅为0.1%。科技人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占长期职工的比例为13%,其中正高级人员仅占0.75%。三是粮机装备水平偏低。大部分是中、小、微型企业,资金匮乏、研发能力弱,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低,使用寿命短,单机多、成套流水线少,通用机型多、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少,高精尖重大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四是产品附加值低。粮食加工以米面油、淀粉、酒精等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不足,产品以“大路货”为主,品种单一,更新换代慢,特色不突出。我国稻谷加工的增值率仅为1:1.3,而日本达到1:4~1:5;米糠利用率不足10%,而日本高达100%。
(三)流通环节:流通成本高,品牌影响力弱。一是产业链不紧密。粮食产购储加销联结不紧密,循环不畅,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产出效益低。二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各层次粮食市场定位不明、功能不清,市场间缺乏联系和互动。大部分批发市场规模小、竞争力弱;期货市场品种少,小麦和稻谷期货因政策影响交易不活跃;线上销售不足,线上线下融合不够。三是物流成本偏高。粮食物流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程度低,运作条块分割,管理模式落后,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尚未找到成熟的粮食物流模式,导致粮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原粮散运成本约占到粮食价格的15%,成品粮包装运输成本约占到粮食价格的30%。四是品牌引领作用不强。粮食品牌繁多混杂,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少,同质化竞争严重,消费者难以辨别品质的好坏。
(四)产业政策: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融资难。一是收储政策亟待完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到位,对市场仍有扭曲效应,部分地区稻强米弱、麦强粉弱局面仍未改变,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二是金融支持政策不强。银行只愿贷款给国有粮企和大型加工企业,中小粮企贷款门槛高,手续繁杂,融资难成本高。三是土地政策仍需健全。由于没有配套的细化操作措施,国有粮食企业划拨土地转为出让土地难度较大。
二、多措并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一是调优种植结构。有计划地调减低质低效区、重金属污染区和地下水超采区水稻和小麦面积,稳定东北、华北等核心产区玉米种植;做强东北和黄淮海优势大豆产区,开展玉米大豆间作试点示范;支持小麦优势产区发展优质弱筋、强筋专用小麦。二是提高产品品质。加快建立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粮食品质、营养和评价方法标准,通过标准引领质量提升。三是增加优质产品供给。适应市场和消费升级需求,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着力增加专用型品种、营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有效供给,引导粮食加工向医药、保健等领域延伸,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四是创建知名品牌。深入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推广“吉林大米”“山西小米”“齐鲁粮油”成功经验,完善品牌创建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培育一批叫得响、过得硬、影响力强的粮食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二)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一是加大种子研发力度。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种子企业,以水稻、玉米、小麦、大豆为重点,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应用前景广阔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二是加强深加工转化技术研发。开展粮食深加工的共性技术、粮食及加工副产物的食品化利用技术研发,拓展粮食深加工技术领域,推动粮食加工副产物循环、高值、梯次利用技术研发,实现粮食全效增值。三是加强人才智力支撑。继续组织选拔全国粮食行业领军人才,支持其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支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三)发展壮大经营主体。一是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支持有意愿长期从事农业生产者稳步扩大规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粮食专业合作社提高发展质量,鼓励发展联合社,支持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成立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二是壮大一批粮食加工企业。支持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发展潜力大的粮食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等形式,发展成为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引领粮食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三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鼓励各地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兼并重组,培育竞争力强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
(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落实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农药化肥减量使用行动,全面实施良好农业规范,净化产地环境。二是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拓展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功能,引入仓储、物流配送和互联网金融等服务业态。优化批发市场布局,增强期货市场活力,加强零售终端建设,发展“网上粮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三是推进粮食物流现代化。积极培育粮食物流市场和主体,完善物流设施体系,构建产销衔接、运转高效的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支持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重塑业务和管理流程,实现粮食物流各环节无缝化衔接。四是提高粮机装备水平。拓展优质粮食工程功能,将粮机装备提升行动纳入,加快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强的龙头企业。
(五)完善产业支持政策。一是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为取向,深入推进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改革,剥离“保增收”功能,增加政策弹性,为优质优价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腾出市场空间。二是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快建立以提质为导向的涉粮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合理提高政府投入,增强政府投入刚性。加快建立由财政支持的粮食信贷担保体系,支持多元主体提供粮食市场化经营贷款。三是健全土地支持政策。加快国有企业用地变性确权,采取土地出让金作价入股等方法,将国有企业划拨用地改为出让用地,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