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保无人机施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2020-04-21田新湖陈益生肖灿荣邱良妙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茚虫保护率氯虫

田新湖,陈益生,肖灿荣,邱良妙

(1.福建省大田县植保植检站,福建 大田 366100;2.福建省大田县桃源镇农技站,福建 大田 3661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1797)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以来,该虫已蔓延至全国的25省(市、自治区),给玉米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在草地贪夜蛾原生地美洲地区,喷施农药一直是防治该虫的主要手段之一[1]。我国农业农村部也制定了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推荐名单。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实际防控效果,以及采取植保无人机和机动喷雾器两种施药械施药之间的防效差异,为大面积开展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依据,我们采用植保无人机和机动喷雾器2种施药方法,在福建省大田县良种场(桃源镇)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等2种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g/L茚虫威乳油。施药械:智能植保无人机3WWDZ-6A,由大田县惠明植保专业合作社实施:本田川岛FH-768背负式动力喷雾。试验地:试验设在福建省大田县良种场(桃源镇)的秋玉米田(25°47′47〞N,117°34′27〞E),地势较平坦,为大丘梯田,3块田,每块田面积>1 667.5m2,便于植保无人机作业。土壤类型属于壤土,肥力中等。玉米品种为金佰甜,株距25 cm,行距90cm,试验地水肥管理正常,目标产量1 500kg/667m2。试验前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严重,为害株率46.0%,生育期为小喇叭口期。

1.2 试验方法 试验时间为2019年9月11日~9月21日。试验设5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3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均为300m2,小区间隔1.8m为保护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以茎叶喷雾方式施药。

表1 试验处理方案

机动喷雾器药液用量为675kg/hm2,均匀喷雾;植保无人机药液量30kg/hm2,飞行高度距离玉米顶端1.5m,飞行速度6m/s。9月11日上午7:00施药,施药时气温23.8℃,相对湿度93.3%。施药当天至试验结束,天气均晴朗,气温23.3~33.8℃,相对湿度42.1%~95.6%。

施药前1 d及施药后 3、7、10d,分别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各小区虫口密度,每点调查10株。调查时采取破坏式调查法,将玉米叶片全部剥离,逐一检查虫口数量和虫龄,记录每点虫口数量和虫龄。根据公式(1)和(2)分别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药前及药后7、10d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玉米叶片总数,玉米完整叶片数,计算各处理的叶片保护率。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 × 100

(1)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00

(2)

叶片保护率(%)=(每株完整叶片数-药前完整叶片数)/(每株叶片总数-药前叶片总数)× 100

(3)

校正叶片保护率(%)=(处理叶片保护率-对照叶片保护率)/(100-对照叶片保护率)× 100

(4)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经 Excel 整理分析,对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及叶片保护率进行统计分析,均值差异显著性采用 Duncan 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表2)。药后3d,茚虫威防效最高,表现出比氯虫苯甲酰胺更好的速效性。药后3 d,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分别为80.7%、82.1%,150g/L茚虫威乳油18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分别为86.0%、85.7%。2种农药采用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略高于植保无人机施药,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

表2 植保无人机施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

药后7d,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达到最高,分别为89.0%、91.8%,表现出更长的持效性。调查显示,2个处理均未出现新的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表3)。150g/L茚虫威乳油18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开始下降,分别为69.8%、64.3%。调查显示,已有新的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出现。

药后10d,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分别为87.9%、89.8%,仍然表现出很高的防治效果,但已出现新的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药后7、10d 2种农药采取2种施药方法防效差异仍然不显著(p<0.05)。

表3 植保无人机施药草地贪夜蛾幼虫龄期调查表

2种农药对玉米叶片的保护作用较好,氯虫苯甲酰胺比茚虫威持效性更长(图1)。药后7d,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叶片保护率分别为86.5%、88.3%;150g/L茚虫威乳油18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叶片保护率分别为75.8%、76.4%。药后10d,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叶片保护率分别为73.3%、76.2%,仍然表现出较好的保叶效果;150g/L茚虫威乳18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叶片保护率明显下降,分别为14.3%、16.7%。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均有很好的防效。茚虫威具更好的速效性,对卵也有一定效果[2],药后3d防效最高,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分别为85.5%、85.2%;药后7d有低龄幼虫出现,防治效果下降。氯虫苯甲酰胺具更长的持效性,药后7d仍未见新的低龄幼虫,防效达到最高,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分别为89.0%、91.8%。对叶片保护率,药后7d,150g/L茚虫威乳18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叶片保护率分别为75.8%、76.4%,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叶片保护率分别为86.5%、88.3%。药后10d,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2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叶片保护率分别为73.3%、76.2%,150g/L茚虫威乳18mL/667m2叶片保护率显著下降。生产上使用茚虫威防治草地贪夜蛾,药后7d应再喷药防治1次;氯虫苯甲酰胺持效性长,药后10d仍保持很好防效,但已现新的低龄幼虫,生产上建议在药后10~12d应再喷药防治1次。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多为专业化规模化、商业化种植。南方丘陵地带不利于大型药械施药,使用植保无人机有利于解决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病虫防治用工紧缺、施药安全等问题。本试验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与农户常用的背负式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农药采取2两种施药械施药防效均没有显著差异,可作为今后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本试验植保无人机施药时间是上午7:00,太阳初升,晨露未干。随着时间推移,气温上升,大气相对湿度降低,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效可能下降[3]。同时,在玉米灌浆至成熟期,玉米容易倒伏,也不能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本试验使用的植保无人机通过手动遥控控制飞行高度、前进速度和避障等功能,在坡度较缓台面较大的地块作业可以胜任,在坡度较大台面较小的梯田作业有难度,且容易出现重喷、漏喷等现象,喷雾质量主要依靠植保无人机驾驶员操作熟练程度。目前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配备了RTK定位功能,部分优秀企业如大疆和极飞植保无人机配备仿地飞行、环境感知避障、随速变量施药等功能[4],植保无人机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比较先进的已使用手机APP操作自主作业,操控难度降低,喷雾的质量和防治效果都进一步提高,建议生产上多采用高端产品。

猜你喜欢

茚虫保护率氯虫
移栽前喷施氯虫·吡蚜酮对烟田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
一般稻田如何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
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牛脾转移因子联合核酸疫苗对虹鳟鱼IHN病的保护率影响研究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效果及影响因素探析
茚虫威及其复配剂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40%甲氧·茚虫威SC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15%茚虫威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