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测量孕早期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预测价值
2020-04-21徐红代倩全艳通讯作者李玲玲罗波高全霞谢翠英
徐红 代倩 全艳(通讯作者) 李玲玲 罗波 高全霞 谢翠英
(巴中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四川 巴中 636000)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是剖宫产手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可以清晰的显示子宫切口瘢痕的形态回声的改变,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率[2]。但是对于不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在妊娠早期的误诊率较高。为此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肌层厚度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发生率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孕早期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对预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预测价值,为提高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 年1 月—2019 年10 月我院经阴道超声测量的755 例早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按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分为<2.5mm组10例(1.32%),年龄25~39岁,平均(30.7±2.2)岁;停经33~54d,平均(41.9±2.9)d;2.5~7mm组39例(5.13%),年龄26 ~41 岁,平均(31.9±2.0)岁,停经37 ~51d,平均(42.9±3.9)d;>7mm 组706 例(92.89%),年龄26 ~45 岁,平均(32.0±5.8)岁,停经35 ~56d,平均(42.0±7.7)d。三组产妇的平均年龄、平均停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Acuson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5 ~9MHz。经阴道探查时嘱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常规观察子宫宫腔、宫颈、双侧附件、胎盘,膀胱壁的情况,早期妊娠时,重点观察妊娠囊的着床位置、大小、形态,测量妊娠囊的大小,测量剖宫产切口处子宫肌层的厚度。
1.3 观察指标
对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2.5mm 组、切口处肌层厚度2.5~7mm 组、切口处肌层厚度>7mm 组三组产妇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发生率及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构成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产妇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发生率
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2.5mm 组的10 例中,有9 例行人流手术,依据超声诊断标准及结合人流术中的临床表现,9 例均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切口处肌层厚度2.5 ~7mm 组的39例中,有21 例行药流或人流手术,术后经超声检查,或经MRI 检查及结合临床表现,有5 例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切口处肌层厚度>7mm 组的706 例中,有524 例行药流或人流手术,术后经超声检查均不是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2.5mm 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发生率为100%,切口处肌层厚度2.5 ~7mm 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发生率为23.8%,切口处肌层厚度>7mm 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发生率为0,三组之间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产妇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发生率比较
3.讨论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3],为剖宫产手术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0.45%~0.55%,属于较罕见的异位妊娠之一[4-5]。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经产妇由于子宫的手术或子宫的操作,使得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以及子宫内膜肌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子宫恢复时极易形成裂隙或瘘道,患者再次妊娠时,胚胎组织在裂隙或瘘道或其周围地方着床,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随着产妇孕周的增加,孕囊则向宫外或宫内生长,导致出现胎盘植入、妊娠期血量、子宫破裂等症状,造成妊娠期大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危害孕妇生命的现象。由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无特异性临床特征,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可以清晰的显示子宫切口瘢痕的形态回声的改变,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率[6],并能测量出距离前壁浆膜层最薄处肌层厚度[7-8],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了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剖宫产切口妊娠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超声检查可以从不同的切面去观察孕囊与剖宫产切口之间的血流关系及血流丰富程度。本文采用经超声测量孕早期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并对预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预测价值,研究按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分为<2.5mm、2.5 ~7mm、和>7mm 三组,不同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产妇的平均年龄、平均停经时间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三组具有可比性。
研究进一步对三组产妇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发生率经比较,三者之间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mm 组患者均为典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2.5~7mm 组患者中部分为不典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7mm 组患者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为0。因此,除了重视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2.5mm 的典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外,更要重点关注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2.5 ~7mm 产妇中不具有典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超声特征患者发生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发生可能[9-10]。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二胎及经产妇的增加,以及早些年的高剖宫产率,使得很多剖宫产术后的经产妇的子宫瘢痕处的肌壁较为薄弱,大大的增加了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风险,而通过经阴道超声测量孕早期剖宫产切口处肌层厚度对预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为病例的临床处置以及后期的随访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