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额上颌角对诊断胎儿面部发育异常的意义探讨
2020-04-21莫慧端陆兆游
莫慧端 陆兆游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 肇庆 526040)
额上颌角是上颌骨和前额间的夹角。额上颌角的顶点为硬腭前缘,两条直线分别为顶点至额缝外缘切线和沿硬腭回声上缘的直线,两条直线的夹角称为额上颌角[1]。额上颌角的大小与胎儿上颌骨发育水平及额骨的弧度有关,当上颌骨缩短后移时,额上颌角增大;当前额扁平后缩时,额上颌角减小[2]。
胎儿面部发育异常,特别是面中部的发育异常,通常表现为:上颌骨缩短、后移、上颌骨出现间隙,面部扁平、前额后缩等,这都可能导致额上颌角的异常改变[3]。而胎儿面中部发育异常最多见于21 三体综合征胎儿和开放性脊柱裂胎儿,本调查将以正常胎儿组、21 三体综合征胎儿组、开放性脊柱裂胎儿三组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研究对象选取来我院进行彩超检查的30 例孕妇,正常胎儿25 例,21 三体综合征胎儿3 例,开放性脊柱裂胎儿2 例。年龄19 ~42 岁,孕周约12 周和20 周,均为分娩或引产证实的病例。本次研究满足医学伦理基本审批要求,研究对象均具有研究知情权,并在研究人员指导下,签署研究知情书。
1.2 仪器与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美国GE 公司VolusonE8 型超声诊断仪,4D 凸阵探头,探头频率7MHz。要求孕妇排空膀胱,仰卧位,由高年资医师专人负责,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医师先系统观察胎儿整体结构,当胎儿处于仰卧位时,获取胎儿面部正中矢状切面,放大图像,使屏幕图像只显示胎儿头部和上胸部,此切面要求显示胎儿前方高回声的鼻尖、矩形的上腭,中部低回声的间脑,后方高回声的颈部皮肤。当图像质量良好时,冻结图像,开始测量胎儿额上颌角大小,角度测量时,角度测量顶点应置于胎儿硬腭前缘,角度测量的其中一条直线置于胎儿硬腭回声上缘,另一条直线置于额缝外缘,得出测量值。反复多次获取标准的胎儿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多次重复测量胎儿额上颌角夹角度数。然后取其中三次最标准的测量值,最后获得平均值。
2.结果
正常胎儿组12W、20W 额上颌角平均值约:84.2°,21 三体综合征胎儿组平均值约92.9°,开放性脊柱裂胎儿组平均值约75.2°。可见21 三体综合征胎儿组额上颌角较正常胎儿组增大,呈明显钝角;开放性脊柱裂胎儿组额上颌角较正常胎儿组减小,呈明显锐角。
比较三组胎儿12 周和20 周测量数据,发现各组胎儿20W额上颌角测值均较12 周测值低,可见孕周越大,胎儿额上颌角反而越小,见表1。
表1 30 例孕妇12 周及20 周胎儿额上颌角测量平均值情况
3.讨论
胎儿面部发育异常,有助于诊断染色体异常及某些遗传综合征,但多数综合征的表现并未出现严重结构异常情况,特别是面部轮廓的改变易被忽视。人的头骨和面部发育是一个高度协调和繁琐的三维形态发生过程,其中包含数百个基因,对具有多个胚胎起源的组织进行控制,控制其增殖分化,协同生长发育[4]。而且,在胎儿面部发育中,都可以体现基因或许多染色体异常。目前,对于胎儿面部发育异常的评估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医师的主观经验,加上循证医学原则。因此,探究最佳胎儿面部发育异常的超声指标具有广阔的医学前景[5]。对于呈现扁平面容的21-三体、Larsen 综合征等,都可以使用额上颌角夹角进行评估,对提示扁平面容具有重要意义。额上颌角夹角的大小取决于上颌骨和前额的弧度。当面部发育异常,特别是面中部发育异常时,任何上颌骨或前额的异常改变,均会导致额上颌角增大或减小。21 三体综合征胎儿呈特殊面容,面部扁平,舌外伸,上颌骨较短、后缩,导致额上颌角测值增大,呈明显钝角。当然,额上颌角增大不仅出现在21 三体综合征,也可出现于其它的面中部发育不良畸形,如小下颌的18 三体综合征,前脑无裂畸形的13 三体综合征胎儿等。而开放性脊柱裂为脑组织后疝,脑室内脑脊液外漏,前额后缩,导致额上颌角测值减小,呈明显锐角[6]。
通过了解胎儿面部骨性结构的生长发育,有助于评估胎儿颜面轮廓。作为产前超声检查的常规切面,面部中矢状上可测量多个面部角度和其他指标,能够用药对面部轮廓进行评估。另外,与二维超声相比,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调整为多平面模式,从而得到更为精准的面部正中矢状面,不仅对胎儿面部结构的细节能够清晰显示,还提升了胎儿面部异常的诊断精确度[7-8]。本研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三组胎儿额上颌角夹角进行测量,同时分析该指标与孕周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临床更好的研究和参考。
本研究同时发现,随着孕周增大,三组胎儿额上颌角反而变小。这可能与早孕期上颌骨的骨化不全,上颌骨显示相对较短有关,所以早孕期各组测值均会偏大。随着孕周增加,骨化的上颌骨显示越来越清晰,测值会较早孕期变小,但此时额上颌角的测值也会更加准确。
值得注意的是,测量胎儿额上颌角时,必须在仰卧位准确获得胎儿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如果偏离正中矢状切面,即使是轻微偏离,也会导致额上颌角测量值偏差较大。如果胎儿处于俯卧位或者前额有遮挡,可以让孕妇适当走动,待胎儿体位标准后再测量。胎儿体位过伸或过屈对额上颌角测量值无影响。放置角度测量标尺时,上颌骨前缘一定要显示清晰,也要特别注意两条直线的放置位置,一定要放置在硬腭上缘和额缝外缘,切不可放置于前额皮肤上。
在本研究中,3 例21 三体综合征胎儿及2 例开放性脊柱裂胎儿在12W 时均有额上颌角异常的提示,但额上颌角的异常,仅可辅助诊断早期胎儿面部发育异常,还需要医师进行其它方面的系统检查以确诊。所以,当早孕期发现胎儿额上颌角异常时,在进一步进行各方面检查的同时,更需要密切进行随访,当随访至中孕期时,此时额上颌角的测值会更加准确,如果胎儿额上颌角还出现异常改变,应高度怀疑胎儿面部发育异常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系统的筛查胎儿可能的相关疾病。
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应集中在11 ~14 周、20 ~24 周、28~32 周,因此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就是研究对象例数相对较少,为更好的评估额上颌角夹角与孕周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大的样本量,且三组胎儿的样本量应保持基本均衡。此外,随着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不断研发各种新的评估面部异常的指标,为超声医师诊断提供了较好思路。
综上所述,早、中孕期胎儿额上颌角的准确测量,对胎儿21 三体综合征、开放性脊柱裂等面部发育异常的诊断有辅助作用。但由于本次观察异常例数太少,还须经大样本量、大数据作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