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安县板栗天牛防治措施

2020-04-20林莉

乡村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防治

林莉

[摘 要] 在陕西省镇安县云镇、东川、杨泗、月河、庙沟、柴坪、木王和达仁八镇均发现了板栗绿天牛,对镇安县板栗产业发展和板栗资源造成了极大危害。为有效开展板栗天牛防治工作,保证板栗树资源安全,促进板栗产业发展,本文就板栗天牛的发生和防治展开分析。

[关键词] 板栗天牛;防治;镇安县

[中图分类号] S436.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3-80-2

1 板栗天牛种类及危害情况

1.1 天牛名称

陕西省镇安县为害板栗树干的害虫系一种植食性天牛,经过室内外套网饲养,终获成虫标本。初步鉴定为绿天牛属(Chelidonium sp.)害虫。该虫属昆虫纲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天牛亚科绿天牛属,暂定为板栗绿天牛。

1.2 分布

板栗绿天牛主要分布于镇安县东川、月河、杨泗、庙沟、木王、柴坪和达仁等乡镇,宁陕县与镇安县接壤的乡镇亦有分布。2012年,镇安县板栗绿天牛危害面积1 000~1 500 hm2。

1.3 形态特征

1.3.1 成虫。体蓝绿色,长24~32 mm,宽5~7 mm。头下口式。复眼深凹,小眼面细,复眼下叶大。触角之间隆起;触角长达体末端,第3节长于第4节,第4节以后几乎与基节同粗细。前胸长、宽近相等;前、后缘各有一条横沟,侧刺突钝;胸面有4个瘤突,一个倒三角形隆起,密布规则的细横波纹。小盾片长三角形。鞘翅长形,肩部略宽于末端部。腹部可见雄虫6节、雌虫5节,腹节间密被白色细绒毛。后足腿节长达鞘翅末端,后组跗节第1节长于第2、3节之和[1]。

1.3.2 幼虫。体长40~50 mm,宽4~6 mm,头大,黑褐色,体呈淡乳黄色,偏瘦狭,不肥胖,两侧有气孔10个。

1.4 危害情况

1.4.1 危害症状。板栗天牛主要为害板栗树干,该天牛从板栗枝条分叉处或小伤口侵入,天牛在幼枝部位韧皮部取食危害,形成产卵槽,在槽中产卵,产卵被害枝条处发生轻度肿大,略呈肿瘤状。之后天牛侵入枝条木质部,由枝梢逐渐向树干危害,至幼虫发育成熟时集中于树干基部地上部分危害。天牛幼虫终生坑道长度90~150 cm,老熟幼虫在老龄阶段在树干上饶树干韧皮部形成宽6~8 mm的两三个环形坑道,破坏板栗树韧皮部的养分输送管道。即围绕树干在韧皮部为害形成多个水平坑道,导致木质部水分传输通道和韧皮部营养供应通道遭到破坏,板栗树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死亡。

1.4.2 危害程度。初步调查发现,镇安县柴坪、达仁两镇板栗株被害率为30%~70%。危害严重的达仁镇春光村株被害率达100%,一般株被害率为50%左右。一株板栗树仅从干部剥出20余头板栗天牛幼虫,板栗树已经死亡。柴坪镇柴村、余师村等株被害率为50%左右。株虫口密度3~10头不等。总体而言,枯死板栗树体的天牛羽化孔数均在6头以上。

1.4.3 发生规律。板栗天牛发生危害规律是低海拔板栗产区危害重于高海拔地区,阴坡板栗园危害重于阳坡。从镇安县分布区域来看,镇安县南部地区重于北部地区。

2 板栗天牛防治措施

2.1 危害类型划分

根据板栗天牛危害情况,将板栗天牛危害的植株分为三大类型。

2.1.1 枯死型。1/2以上板栗树冠已经死亡,树干上的天牛羽化孔在6个以上,板栗树体濒于死亡或已经死亡。

2.1.2 半枯死型。1/2以下板栗树冠已经死亡,树干上的天牛羽化孔在3~6个,采用部分修枝和注药相结合的办法防治。

2.1.3 轻度危害型。已被板栗天牛危害,但危害较轻,侵入孔少于3个,树冠部未出现枯死枝条。

2.2 防治措施

2.2.1 枯死型。对于这类板栗树,从地面上30 cm树干处平茬。如果平茬后仍有板栗天牛危害坑道,适当降低平茬高度至无虫道处,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300倍液或80%DDV乳油、40%久效磷乳油300倍液注满树干上坑道,并用土封住坑道,毒杀坑道内天牛幼虫[2]。

2.2.2 半枯死型。采用部分修枝和注药相结合的办法防治。所采用药剂类型和剂量与枯死型板栗树处理方法相同。

对枯死型和半枯死型防治砍伐的树干或大枝条,修除细枝,集中于栗园外,采用磷化铝封闭熏蒸处理,剂量为6 g/m3,熏蒸时间不少于7~10 d;或于栗园外集中焚烧遭受天牛幼虫侵害的板栗树干、枯枝,以便迅速降低天牛虫口密度,减轻其危害。

2.2.3 輕度危害型。采用具有熏蒸、内吸性的药剂防治。侵入孔注入药剂进行毒杀,主要药剂为40%氧化乐果乳油300倍液、80%DDV乳油药液、5%高效绿氰菊酯500倍液、0.5%高渗微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等,用注射器注满坑道,用土封住虫孔或坑道即可。

参考文献

[1]王鸿喆,吕妮,吕平会,等.板栗绿天牛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8(5):40-47.

[2]何佳林,吕平会.板栗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