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回族自治区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研究

2020-04-20马红玲

乡村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户

马红玲

[摘 要]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来说的一种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方式。推进精准扶贫是减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数村的调研,本文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模式运用情况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旨在激发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的潜在活力,提升精准扶贫实效性,为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探寻可持续之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典型模式;贫困户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3-35-4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阶段。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有58万贫困人口,固原市有18.8万贫困人口。头营镇位于原州区中北部,是宁夏扶贫部署重点帮扶地区,辖23个行政村、156个自然村,人口5.1万多人。理论上来看,头营镇应是很好界定和帮扶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全民脱贫工作进程受到一定阻碍。由于各个地区的情况纷繁复杂,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果。针对每个地区不同问题的存在,必须深入各地进行详细的调查之后对症下药。宁夏扶贫工作仍然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新阶段提高脱贫效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待探析。

1 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来说的,其是指根据不同贫困地区自身环境、不同贫困人口自身状况,使用科学且有效的程序及规则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给予精准扶持来达到精准管理的一种扶贫方式[1]。可以说,精准扶贫就是对之前扶贫模式的精细化,是针对贫困人口提出的,谁过得不好就对谁进行帮扶。

对于固原市头营镇来说,要求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基础上因村、因户、因人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之路,发挥当地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典型模式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符合头营镇实际的特殊致富路径,推动当地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全面小康打好基础。

2 宁夏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研究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深入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以当地农户、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为主要调查对象,其中访谈第一书记6人、村干部30人、村民200人;向村干部发出调查问卷30份,向村民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30份,其中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96%。通过调查了解了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数村的运用现状、存在问题等相关信息,提高了实证研究的实效性。

2.2 精准扶贫典型模式运用情况

近年来,头营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人民幸福感显著提升。据调查,头营镇精准扶贫典型模式主要表现为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实施金融扶贫、推进就业扶贫以及深化教育扶贫。

2.2.1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宁夏贫困地区大多位于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尤其薄弱,改善農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改变农村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现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S村作为8个乡镇偏远贫困村组成的生态移民村,搬迁至头营镇以来农户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化活动广场、老年饭桌、岁蛋幼儿园等完备的基础设施让这个生态移民村有了很好的发展,人民满意度显著提升。自推进精准扶贫以来,在村项目的大力实施下,各村已实现自来水普及率100%,通信信号覆盖率100%,行政村通宽带、通客车,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标准卫生室,有些村还建成了农家书屋、老年饭桌等。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不仅加快了美丽新乡村建设步伐,而且大大提高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2.2 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据调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要形式的产业扶贫是头营镇推进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模式。在产业扶贫机遇下,各村结合实际,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如香瓜、红梅杏种植,草蓄种植和养殖等。以F村为例,2018年实施扶贫到户项目406户,基础母牛补栏22户,棚圈建设35栋,青贮池8座,铡草机10台,补助资金265.3万元,并由驻村工作队与原州区农资推广中心取得联系,为F村援助了15 t有机肥,地膜、优质种子等产业扶贫项目也在该村相继实施。510 hm2耕地不仅为贫困户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提供了广阔的可用性土地,而且为贫困户大面积种植青贮蓄草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可能。此外,在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已建成的农副产品商贸公司为当地杂粮、畜产品定点销售提供了可能,大大激活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产业扶贫是实现全面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有助于在短期内提升贫困户自身脱贫创造力,而且有助于为贫困户后期发展打好基础[2]。

2.2.3 实施金融扶贫。金融扶贫是贫困户贷款创业的一种特殊方式,是通过对从事草蓄、蔬菜等产业的农户、专业大户提供贴息贷款用于基础建设、设备购置、市场营销等,以求最大化盘活产业发展动力,增强脱贫致富能力。以M村为例,2018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共计217户1 000万元(户均4.6万元),获贷率85%,这些贷款多用于产业规模扩大、基础母牛扩繁等,以农户增加收入。此外,致富带头人通过养殖鸡、兔以及培育红梅杏果园等方式增加自身脱贫致富能力,并抓住金融扶贫下贴息贷款的政策贷款建造专门养殖、种植基地,购买设备、劳动力,发展规模化产业,以进一步发展扩大自身产业规模,也为当地其他农户提供了部分就业渠道,加快了整个村的脱贫致富步伐[3]。

2.2.4 推进就业扶贫。就业扶贫是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固原市原州区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不断加大对口帮扶力度,通过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政策吸引大量建档立卡贫困户到马尾区企业务工。2017年,福州市马尾区人社局与固原市原州区人社局签订劳务对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两地劳务协作关系,不仅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有利于助力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此外,各村都有相关的就业培训辅导政策,单就Z村来说,针对村里的年轻人,本村组织开设了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砌筑工,培训50人)、“SYB”创业培训班(培训35人)、初级厨师职业资格技能培训班(培训50人)及肉牛养殖技能培训班(培训40人)等,帮助培训者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从而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达到劳务输出的目的。

2.2.5 深化教育扶贫。抓好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培育学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用之才。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扶贫,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方面都出台实施了很多如“三免一补”“雨露计划”和减免学费、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此外,燕宝慈善基金、“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黄河银行助学金、福州市马尾区企业家捐资助学基金等资助也为贫困户学生提供了很多教育支持,特岗教师、高学历人才支教越来越多,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显著提升[4]。

2.3 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贫困地区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脱贫典型模式,致富成效顯著。但是,在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度贫困地区全面脱贫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效果。如图1所示,在对头营镇部分村干部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目前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层贫困群众参与度低、技术培训欠缺、产业性项目缺乏动力。结合调研发现问题,现将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2.3.1 贫困户识别精准度不高。精准扶贫的最大难点在于精准识别,贫困户是谁、贫困人口有几人、致贫原因是什么、贫困程度如何划分、清退调出如何鉴定以及返贫退回标准如何等都是做好精准帮扶的前提。但现行的贫困户识别机制存在一定弊端。首先,农户以打工为主的收入是动态的、不稳定的,有些贫富信息也是存在偏差的,这就导致以收入和“五看”为主要标准的识别方式很难做到精准、真实。其次,贫困项目的配给存在部分问题。如图2所示,39%的农户认为扶贫项目有漏掉一些贫困家庭或错置给非贫困家庭,不难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扶贫机制不健全之外,就是非贫困家庭通过各种非正当关系获得。另外,在脱贫审核方面,由于村级干部文化素质低,工作开展不到位,导致贫困村的资料不完善,如扶贫手册到户项目(低保金、高龄补贴等)填写与实际有出入、安全住房佐证材料不完善等。

2.3.2 农户脱贫致富主动性低。贫困人口作为脱贫致富的主体,最大化发挥其主动性是落实农户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基础,也是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有32%的人表示不了解当地政府正在开展的扶贫项目,有27%的人表示没有参与过扶贫。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政府主导扶贫开发工作,农户在被动状态下主动性逐渐降低,没有监督和参与扶贫工作的意识,维权意识淡薄;二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在政府直接救助和“输血式”帮扶下,“等、靠、要”思想逐渐加深,安于现状,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有的农户在验收到户项目时存在借用他人家牛羊顶替等现象,造成自身贫困并未得到实质改善,扶贫项目未发生实质性作用。还有部分贫困户不积极就业,不谋求发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政策,依赖思想严重。

2.3.3 产业扶贫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发展是头营镇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模式,也是增强农户自身发展动力的有力支撑点。如图4所示,虽然头营镇73%的农户都表示参与了产业扶贫项目,但由于靠天吃饭的自然环境,农户产业发展大多为小规模的基础母牛养殖以及青贮草蓄、玉米等作物种植,商品没有固定的经销商,难以形成长效产业链。单就有些村落的红梅杏和香瓜种植来说,种植户大多只是自种自销,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有的村民担心种地没有保障,不接受产业扶贫项目,单靠自己外出打工谋生,造成产业项目推进落实困难,大大降低了产业到户的优越性。同时,由于科学文化水平的限制,有的贫困村虽然有一些小产业,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技术指导。有的农户有日光温室大棚也无力种植,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另外,致富人带动贫农发展动力不足,缺乏链条化发展也导致长效致富能力不强,产业扶贫发展成效不明显。

2.3.4 后期保障机制不完善。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提高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模式的效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但由于这些贫困农户自身发展基础薄弱、能力不足,后期保障仍然缺乏动力。一方面,靠天吃饭的自然环境易造成贫困户收成得不到保障而出现返贫或加重贫困程度;另一方面,因大病、因学等致贫也会导致返贫现象的发生。如图5所示,在问及最希望得到哪些帮扶时,90%的农户都对脱贫后的生活保障表示担忧,他们对保障的需求从大到小所占比例依次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贷款发展产业、种植产业或养殖业项目支持、低保保障、农机具补贴和医疗救助等。逐渐满足农户需求,探索出有效可行的贫困脱贫后期保障机制是保证农户稳定脱贫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户稳定发展的根基。

3 深化精准扶贫效力的路径选择

当前正处于2020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脱贫工作任务艰巨。各单位、帮扶责任人、贫困户只有共同发力、发挥优势、趋利避害,才能全面决胜打赢脱贫攻坚战。

3.1 完善精准识别机制

精准识别是实现精准帮扶的基础,只有不断在谁是贫困户、为什么贫困、贫困程度怎么样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精准扶贫效力。完善精准识别机制,一是要在识别标准上下功夫,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完善扶贫信息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网络数据库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不做重复工;另一方面要改变以收入为单一识别标准的机制,通过入户调查、走访亲友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掌握贫困农户的真实情况,杜绝厚亲待友、错置贫困户现象的出现;同时,要确保对每户致贫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如因病、因灾、缺资金、缺劳力和缺技术等,为后期因户制宜做好精准帮扶工作打好基础。二是要全面落实识别程序、脱贫程序、清退调出程序及返贫回退程序,按照程序办事,保证全民全程参与识别,保证财务透明、政务公开,提升政府事务公开度,做人民满意的公仆[5]。三是要提升扶贫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对精准扶贫政策模式的了解度,以求具备向农户正确介绍解读政策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自身办公能力,做到资料填写、备份完善,提高自身的组织工作能力。

3.2 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增强贫困户参与度和积极性,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首先要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性,引导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扶贫,积极维护自身权利,要求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实现全民监管资金、监督政务、监理项目。其次要加强宣传引导,把扶贫和扶志有机结合,逐步提升贫困地区的文化知识水平,让农民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致富者,不断增强人民对好日子的盼头,增强他们致富的获得感和自信心。最后要帮助贫困户打破旧有的“等、靠、要”思想观念,树立“宁愿苦干、不遠苦熬”的奋斗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政府“输血式”脱贫为农户“造血式”脱贫,让精准扶贫真正实现政府引导、帮扶,农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进一步避免返贫现象的出现,增强贫困户自身致富能力[6]。

3.3 强化产业扶贫措施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户致富能力的基础,为助力农户实现长效增收,必须不断强化产业扶贫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发挥产业发展模式的动力。一是要牢固树立产业扶贫理念,消除弄虚作假套项目现象的发生,让产业到户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利用产业扶贫增收的10种模式(政策驱动、龙头带动、合作经营、能人引领、乡村旅游、光伏发电、土地流转、培训造血、就业增收和电商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形成政策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新格局,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效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7]。三是加强技术与资金投入,通过政府政策和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不断增强金融扶贫和教育扶贫对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推动建设规模化、链条化产业,创造更长效的致富之路。

3.4 建立后期帮扶跟进机制

贫困人口在脱贫之后,易受天灾人祸和意外情况的影响造成重新返贫,为此,要建立高效化的脱贫后期帮扶跟进机制,进一步保障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一方面,要提升帮扶责任人的工作质量,明确规定他们由谁管理、对谁负责,改变帮扶责任人完任务、只做表面工作的现状,落实帮扶责任人对脱贫人口进行3~5年跟踪的机制,做好动态监督,继续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直至实现其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稳定脱贫;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帮扶措施,满足贫困户脱贫需求,针对性提出帮扶措施,加大兜底救助和应急救助管理的力度,确保单老户、双老户、残疾户等困难家庭稳步脱贫[8]。同时,提高医保中大病报销额度,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尽快普及12年义务教育,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防止因病、因学、因灾再次返贫,为脱贫致富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4 结语

习近平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将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2019年是全面脱贫的关键期,很多贫困村在后半年都要接受审核,完成全面脱贫的任务。只有加大扶贫效力,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模式,坚持扶贫与扶志结合、扶贫与发展同步,才能最终走出贫困局面,全面决胜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01-26(05).

[2]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N].人民日报,2017-11-11(02).

[3]罗婷.宁夏农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对策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7.

[4]崔赢一.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基层政府瞄准识别机制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5]王琼.关于当前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9):7-8.

[6]杨帆,王亚丽.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研究:以固原市官厅镇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48):82-83.

[7]马艳艳,李鸿雁.农户视角下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及政策启示:基于宁夏彭阳县农户调查数据[J].河北农业科学,2018(2):98-101,114.

[8]张珊.宁夏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17(4):76-78.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