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计算能力策略之我见
2020-04-20黄小亮
黄小亮
【摘要】 数学计算能力是数学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需要教师的高质量教学活动,更需要学生自身的运算能力训练。本文着力探究于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及方法。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 计算能力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153-01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中高考里面占的分数比例也很大,这就意味着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努力提高中学生的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尤为重要。在学习数学或者做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加上数学学科运算的难度过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等都会影响计算结果。现在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计算速度慢、计算准确率低,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谈几点做法:
一、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课前主动预习新知识点,这个过程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自学的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理解知识点,课后再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复习,要温故而知新。比如做例题时,要先清楚例题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已知条件,求的是什么,书上的解答和步骤是怎样的,还有没有其他解答方法等,思想一定要灵活和清晰。抓住这些解题的重点,再动脑思索,举一反三,要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积极的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主动思考,发现方法
有些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只是注重听,而不会主动思考老师讲的方法,遇到实际问题时,只会照着套模式,缺乏自主学习和去发现学习方法的能力,就会无从下手。除了课上跟着老师思路走,还要主动想想该题为何要这样做,这样解题的好处在哪里,有没有其它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如在教二元一次方程组:x+y=7①3x+y=17②时,大部分学生按老师教的方法把两个方程相减先消去y,有一位同学却想出先把第二个方程变化为2x+(x+y)=17,再由第一个方程x+y=7代入得2x+7=17.显然这位同学整体代入的方法比较简单,这样主动思索,去发现学习方法,不仅能让自己更加认真和细心的听课,也能激发对某些知识的兴趣,更有助于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所以学生要学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探索和思考解题的思路,才能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要知道方法更重要。
三、总结计算规律,拓展思维
四、记下错题,细心探究
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准备一本错题本,专程用来记下自己在做题时出错的地方,课后再认真思考和重新审视,总结自己出错在哪里,经过解析过后有什么新的认知和发现等。有些同学或许会觉得自己记忆力好,不需要错题本记下来,但等到题目累积多了起来,学习内容加深,面对之前曾经遇到过的错题便又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因此,养成把自己比较懵懂的题目和出错的题目记在错题本里,花时间去重新研究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加深自己对例题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养成能够及时记录自己的知识短板,幫助强化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良好习惯,才会更快的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刚开始可能会比较麻烦,但是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做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轻松许多。就算遇到不会的题也不会慌张,可以记下来课后问老师,和同学沟通解题方法,勇于表达自己对例题的理解和解题思路,这样会让自己的大脑在研究解题的思路时时刻处于清晰的状态。
五、独立完成作业,耐心解答
近年来,随着各大学习软件的出现,初中生也逐渐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解题软件,一是方便,根本不用自己思考,直接照搬照抄;二是由于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加入了一两个自己的步骤,老师便很少会发现这样的漏洞。可想而知,缺乏自己独自探讨和计算的数学题,在离开了这些解题软件之后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退步了,懒惰性严重了,根本无计可施无从下笔来答题。独立完成作业成了一个高要求了,或者去抄袭别的同学的答案,这些不良的习惯只会让自己粗心审题,走马观花,粗心大意,数学成绩自然会极限下降,导致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一步步的退后,人也会变得更加懒惰。此外,这会导致中学生一旦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就会产生“怕麻烦”的心理,只要例题需要思考和花时间探究,他们就会变得心烦意乱,思路变得模糊。因此,一定要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搜查解题方法,但不是照搬照抄,想想网上为什么是这样的解法,跟老师讲的有何不同,以网上的解题思路来打开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方法去解答问题。
总之,计算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能力是每个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老师就要培养学生坚持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认真细致的独立完成学习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的加强学生的运算训练,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计算规律,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精准度。
[ 参 考 文 献 ]
[1]林豪.学习与发展[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4.11.21.
[2]范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L]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13.
[3]王之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X]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26.
[4]徐荣南,李晓霞.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