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现代散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20-04-20蔡锋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困境对策

蔡锋驰

【摘要】  现代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文体,高中现代散文教学陷入了脱离学情、文本重视程度不够、文体共性与个性特征模糊、教学方法单一的困境,本文在生成性学习理论、文本细读理论、互文性理论和对话理论指导下,探索高中现代散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现代散文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89-02

在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散文这种文体十分重要,而在高考中,散文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但目前的高中现代散文教学课堂效率不高,陷入了困境。对高中教材中的现代散文教学作分析,依据相关的教学理论指导提出对策,具有现实价值。

一、高中教材中现代散文的归类

(一)现代散文归类分析

1.写人记事类散文

写人记事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它通过对人、事的叙述以及抒情表达情感。

2.写景抒情类散文

写景抒情类散文的抒情性非常强烈。它是在叙述、描写景与物的过程中抒发作者独特的生活认知和感受,这类散文或描绘景物借景抒情,或象征、比拟,以将作者的思想感情投射到所叙述、所描写的景与物之中。

3.议论说理类散文

议论说理类散文的主要特征是议论,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而在叙事、描写中加入议论。通过对所记叙、所描写的人或事进行深入的分析,说明态度、观点。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所选的现代散文的归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必修1第三单元和必修2第一单元集中安插了6篇现代散文,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知,教材里所选取的现代散文分别为写人记事类和写景抒情类,没有选取议论说理类的散文。

二、高中现代散文教学的困境

(一)高中现代散文教学脱离学情

一方面,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安插的现代散文都是名家名篇,但对于一直忙于应对学业和考试的高中学生来说,这些散文都具有一定的距离感。一方面,高中生课外阅读量不足,阅读面过窄,对现代散文了解不足,对高中教材上的现代散文名家更是不了解,在进行现代散文学习时未能调动相关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二)高中现代散文教学文本解读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现代散文是白话文文本,部分老师认为现代散文无需多讲,没有立足于文本进行细读,过分强调现代散文的人文性与艺术性,将其凌驾文本之上。另外,有些老师用多媒体手段来代替文本阅读,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语言美,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高中现代散文教学没有科学处理散文共性与个性特征

一方面,在进行现代散文教学时,一部分老师疏忽了每一篇散文的独特性,没有抓住课文独特的文本特征进行授课。另外一方面,部分老师在授课时,局限于课文,就课文而讲课文,没有从篇延伸到类,没有帮助学生归结现代散文的阅读规律,没有使学生感到在现代散文教学课中得到了阅读能力的提升,没有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四)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建立起多重对话

高中现代散文教学中,有部分老师教学手法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未能在课堂上建立起多重对话,特别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未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在对话中,完成对现代散文课文的理解。

三、高中现代散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重视学情需求,促进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积极建构新知识的行为,即学习者主动将旧有知识与经验相结合、加工和建构输入信息的过程。现代散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新知识的构建过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尤其是了解学生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验、对散文的了解程度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调动自己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地探讨文本意义,完成新知识的重新构建。

老师对所教学生的学情必须要充分了解。在高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现代抒情散文要基于学生的学情来设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对于现代散文的认知情况,阅读能力水平,设定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调动相关的认知经验完成知识的重新构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应当注意到,除了审美需求外,高考应试是学生学习现代散文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高中现代散文教学要重视这个需求,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规律,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使他们产生课堂学习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现代散文的兴趣。

(二)立足于文本进行高中现代散文教学

文本细读理论认为要以文本为中心,立足于文本的语义与结构,去体会、把握作者情感,发掘文章的意义。这一方面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体会、把握作者的情感。另外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去鉴赏现代散文的语言美。

現代散文教学一方面要立足于文本确定教学内容,课文文本是教学的中心和目的。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在文本中进行推敲,体会文章的意蕴,如讲授《记念刘和珍君》要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同时也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课文的艺术美。

(三)以文本个性特征为依据进行教学

互文性理论认为不同的文本之间存在着互相参照,彼此牵连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立体、开放的体系。老师在进行现代散文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可以适当的引述其他文本,或同类例证,或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注意、理解不同散文文本的个性特征,从而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阅读的本质是个性化阅读,高中现代散文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能够理解、把握不同文本的个性特征,其中包括作者的独特的思想感情以及极具个性的表达方式。同样是写景抒情类散文,《荷塘月色》借景抒情,《故都的秋》融情入景,《囚绿记》则运用了拟人和象征手法,偏重托物言志。在现代散文课堂上,一方面老师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在课堂上引入不同的文章进行对比教学,可以突出散文的个性特征。另外,课外作业布置分类相同、艺术手法相似的现代散文,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阅读方法得到应用,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从而获得成就感。

(四)灵活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建立多重对话平台

对话教学理论认为师生要平等交流,要求老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建立多重对话关系,其中包括:学生与文本,老师与文本,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老师要在现代散文课堂上建立多重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完成对课文的认识。

教师要充分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深入研究课本。以现代散文文本为中心展开师生对话,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如在讲授《故都的秋》等包含深情的写景抒情类散文时通过诵读深入解读文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诵读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鉴赏艺术美。在讲授《小狗包弟》时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建立起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借助于理论指导,探求走出高中现代散文教学困境的行之有效的对策,还需要更多的摸索与实践检验。

[ 参  考  文  献 ]

[1]丁莹.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高中散文教学法的优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07):38-40.

[2]闫曼.高中散文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49-150.

[3]夏继清,卜平.高中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学内容确定初探——以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教学为例[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8):16-17.

[4]杨传明.高中现代散文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困境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神奇的设计师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