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20-04-20黄琼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重要性初中语文

黄琼

【摘要】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是新时代教师的职责。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以及教育形式,教师在教学时切勿只将重点放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促使学生可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品行,具备高尚的品格。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重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37-01

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刺激;灵活运用传统节日展开教学,增加学生的认同感;积极拓展语文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道德修养。

一、初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是新时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匮乏,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一些不良思想潮流直接影响着新时代青少年的思想,削弱着青少年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导致一些青少年理想信仰不够坚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渗透,促使学生可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不仅承载着我们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传达着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传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要旨,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实现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同步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新部编教材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把握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逐步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尊重和认同。

在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分别从品格、志趣、情怀,抱负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行仁政、得人心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得其民,得天下”的思想;《富贵不能淫》,孟子说出了自己心目中“大文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这几章都是《孟子》中的名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细细诵读,用心品味和感受其中隐藏的思想情感,深入学习和了解其中隐藏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让学生明确,这些优秀品质,不光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在今天仍有其价值和意义。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渗透传统文化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到各式各样的信息。教师也需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灵活运用互联网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精心备课,促使语文课堂能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三)借助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本着“随文学习”的原则,借助课文中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将学生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彻底激发出来。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能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进而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端午的鴨蛋》这课,文章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表达出了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端午的各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并通过讲述自已家乡的端午风俗,制作有关节日代表物,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传统节日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内与课外完美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消化所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同步提升。

部编版新教材强化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安排了传统文化专题。八年级上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课余搜集有关诚信的经典论述,拜访诚信人物,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引经据典话诚信”“环顾身边思诚信”“班级演讲说诚信”这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了解有关诚信,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深入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发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 参  考  文  献 ]

[1]李秀婷,李仁贵.浅说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渠道[J].中华少年,2019(13):250-250.

[2]姜素良.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考试周刊,2019(13).

[3]韩会敏.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中),2019(5).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重要性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