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探究习惯与求异思维
2020-04-20和春艳
和春艳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而言,若想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与求异思维,语文教师能否具备创新精神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其中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此,文章将对有关培养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探究习惯;求异思维;阅读教学
引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是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培养方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基于受到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广泛影响,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探究式阅读,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求异思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标新立异
在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进行独立探究与思考。实际教学中,通过语文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与学习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思考,打破以往思维定式的影响,使得学生能从各个方向对传统观点提出质疑,进而达到“求异”的效果[1]。针对提出的问题,语文教师应立足实际,在学生的问题中提炼具备研究价值的问题,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论证,从而寻求的问题解决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思维。我们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一些学生会在课堂中以不同的视角提出在地震中救护孩子的方式,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当中选取几种,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反复对这些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比较讨论。通过思考与比较,则能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获得成功感,知道文章中的父亲方法就是最好的救护孩子的方式,而且还有助于创造性思维与能力。例如《桂林山水》,很多学生针对写法十分感兴趣,而且其提出的见解也十分独特,有的学生认为,“课文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在风格有一种灵性。每句都像古诗似的,甚至是每一段落间似乎也体现着诗歌的韵味”。还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工笔与写意是中国画主要的两大类。例如像《长城》这样的文章,就如同写实画,而我们现在学习的《桂林山水》,则如同写意画一般,其想表达的则是一种感觉,体现的更是作者营造的意境。如果诗歌一般的语言则好像作者见到大好河山的有感而发”。
二、激发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于知识的拓展与进一步追求。只有具备充足的想象力才能敢于探究与深入思考。如果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则会在课堂教学中产生许多思维火花。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文字中的情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我们以《黄山奇石》为例,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要用飞来形容仙桃石,还有将石盘上的仙桃石用落字呢?”在此时,语文教师则要把握好时机并加以引导,“大家知道为什么这块奇石被称为仙桃石?其特征是什么呢?”在学生讨论回答中,有的学生猜想可能和传说或者是课话存在关系。这时,教师则可以接着引导,让学生集思广益,说一说可能是什么神话。一些学生认为是因为齐天大圣偷仙桃会花果山时,不小心落在了黄山的石盘上;还有些学生认为可能是在蟠桃宴落下来的。在此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交流表达的快乐,而且也可以培养其探究习惯与求异思维。
三、循循善诱
学生敢于质疑,仅仅是完成了一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師应将学生的质疑转化为问题的解决思路。使质疑变成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是“一言堂”,而是在充分调动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教师应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勇于表达,敢于思考,并指导合作进而共赢之间的关系。首先,把握时机。我们以《落花生》这一篇文章为例,教师提出:“在文中大家认为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有学生认为是:“所以你们……,可是很有用。”很多学生都认为应该做一位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普通人。还有一些学生存在思维偏差,其认为不能做“桃子”“苹果”这样的人,而此时教师则需要对学生及时启发,让学生自己懂得无论是谁都有其价值。其次,全面分析。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灵活性与多面性的特征,所以教师一定要做足功课,把握好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等,在课堂教学中,则需要将教学尺度控制好。语文教师应遵循“循循善诱”的基本原则,在引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明确其来龙去脉,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思考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以及主动性思维,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进而调动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结束语: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探究习惯与求异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而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是时代发展趋势。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培养方法,而最重要的则是教师将创新观念落实,通过有关教学方法才激发其潜能,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由此,才能与新课程教学标准相符合,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兰花.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技巧的策略[J].现代阅读,2013,(1):198-199.
[2]陈欣.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7,(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