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习作素材的途径分析

2020-04-20袁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分析研究

袁源

摘  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在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启发孩子们主体创造显得非常关键,这也是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联系课外阅读与实践等,小学生会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真正爱上写作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有很多,本文特意做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习作素材;积累途径;分析;研究

引言: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作文水平的提升需要依靠着老师的帮助。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不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导致了师生互动效果不尽人意。新形势下,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至关重要,寻找更多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积累的途径也很关键。鉴于此,笔者特意凭借多年教學经验,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和学生们习作素材的积累阐述了几点不同的看法。

1.组织学生课堂积累

小学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的积累,要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引导他们一边思考一边积累,实现语文思维的充分活跃。例如成语是小学生很喜欢用的词汇,大多数的课文中都有成语值得学生们做好积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分类整理成语,找到最有效果的习作素材[1]。如描写季节的成语有春意盎然,白雪皑皑等,描写人物的成语有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等,通过分类成熟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在写作时应用会更加熟练。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小学教材中的文章均带有典型性,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和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情和写作意识。如课文《美丽的大兴安岭》讲解时,对于文中关于景色的描写要重点讲解,分析树木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自己了解的植物进行分析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

2.善于积累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拨拨地流个不歇。”作文教学需要把学生从课堂与课本中解放出来,还学生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所以,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做有心人,积累生活素材。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个可自由探索多样可能性的空间,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陶行知老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就曾指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作文的源头活水其实正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自于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2]。作文的千篇一律,这既存在着学生观察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是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寻找写作的原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写真话、抒真情。生活中的素材如果仅是观察而不记录,便不会在学生心里留下太多痕迹,要有效地积累,笔者认为写观察日记是不错的方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布置学生每天从记一件值得记录的人或事入手进行片段描写的训练。如可以规定主题,某一阶段的教学目标集中在外形描写可以鼓励学生记录他们喜欢的动物的外形,通过片段描写的方式记录观察所得。当学生进入四年级后依旧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促使他们去用心发现生活,这一阶段则可顺应学生作文练习的改变,采用半独立篇章的形式积累习作素材。此外,在四年级时可引导学生在日记里多发表自己的感悟。

3.课外阅读开拓视野

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这个方面来完成,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得到了明确的提出,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科学地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和发展[3]。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对课外书籍进行广泛的阅读,把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起来,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丰富,还能够把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起来,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得到一定的丰富,学生就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对作文进行创作,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让学生合理的进行书籍选择,课外书籍有五花八门的选择。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有的书并不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反而会让学生误入歧途。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如对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课进行学习之后,就可以推荐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作品《背影》,让学生进行阅读。或者是让学生通过对《三国演义》进行阅读,来加深对《草船借箭》的认识。这样科学合理地进行阅读,就可以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展。

结语

总之,素材的积累与习作息息相关,想要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从而完成高质量的作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堂上、生活中和活动中来积累素材。善于发现,多体验多观察,奠定良好的作文写作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玲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习作素材积累途径的分析[J].华夏教师,2019(04)110-111.

[2]李铭.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素材的积累[J].学周刊,2018(30)147-148.

[3]杨建坤.关于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研究[J].大众教育,2018(27)264-265.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分析研究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