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金磁州窑瓷枕纹饰中的孝道文化

2020-04-20黎梦雪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瓷枕磁州窑纹饰

黎梦雪

摘    要:磁州窑是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位于北方古磁州的漳河、滏阳河流域,它生产的大多是百姓最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如碗、盘、瓶、枕等,其中瓷枕虽没有碗和盘的产量大,但它代表磁州窑与其他窑系的不同之处。磁州窑瓷枕上的纹饰林林总总,其中孝道题材的纹饰颇具教育效果。本文通过对磁州窑瓷枕上的孝道纹饰进行研究,论述了它所存在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磁州窑;瓷枕;纹饰;孝道文化

一、磁州窑瓷枕的概述

1、磁州窯瓷枕的历史溯源

瓷枕始创于隋,河南省安阳隋张盛墓曾经出土过一件瓷枕。唐朝时瓷枕大规模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南方的各大名窑都曾经烧制过瓷枕,其中河北磁州窑的产品最具有代表性,不仅烧制数量多,技术水平也很高。磁州窑瓷枕产生但时间无从考证,不过,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瓷枕是兰州博物馆的磁州窑长方形白地黑花纪年“张家造”虎纹枕,由于此枕的工艺水平已经相当成熟,由此可以判断磁州窑烧造瓷枕的年代还可能更早,至少早于北宋明道元年。从宋至民国年间,瓷枕的烧造未曾断过。

2、瓷枕的广泛用途

瓷枕的用途十分广泛,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寝具。瓷枕质地坚硬,且清凉沁肤,尤其适合人们夏季纳凉使用,无论贫穷富贵,无不喜爱,就连皇宫中也多有使用。瓷枕不仅仅可以作为寝具使用,它还有观赏、陈设的价值。瓷枕可用作“警枕”,这种瓷枕上通常会画一些历史典故或诗词曲赋,通过这种方式警示或劝解人们,也可为人指点迷津,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不少古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经验。瓷枕还有一大妙用就是避邪纳福,不仅有镇宅之意,还带有吉祥的寓意。瓷枕的这些用途可以说是它从物质载体向精神载体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宋金磁州窑瓷枕与孝道文化的联系

1、孝道文化

“百善孝为先”这句简短的俗语表现了我国传承千百前年的孝道的地位。孝道是尊老爱老,关心长辈,是我国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发现了“孝”,这表现出孝的观念很早就产生了。之后,经过自然演化与儒家的影响,孝道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磁州窑瓷枕中的孝道故事

磁州窑瓷枕作为磁州窑最具特色的产品,纹饰题材非常丰富。不过在磁州窑瓷枕的装饰纹饰中,历史故事这一题材颇具特色,磁州窑的画师们根据人们的喜好,把历史上流传的动人事迹绘于枕上,通过这方式教育影响人,其中不乏一些孝道故事,希望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本文通过讲述几方瓷枕上的故事对其中的纹饰进行解读。

邯郸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长方形枕。枕上绘的是“行佣供母”的故事,前立面绘有一强盗右手持利剑打劫,而江革背着母亲正在逃难,哭告以求其饶命的情节。枕的正前立面绘有茂盛的竹叶,这体现了磁州窑画匠追求吉祥或保持民族气节的愿望。“行佣供母”的故事讲的是时逢乱世,江革背着母亲出于无奈加入了逃难者的队伍,途中几次遇到贼人,江革哭告,说母亲年老,无人奉养,祈求放他一条生路,贼人因他的孝心感动便放了他。后来,为了奉养母亲,就去了富人家当佣人,发工钱后,他就给母亲买喜欢的东西,自己却裸身赤脚不舍得花钱。最后,因为他的孝心,人们便推举他做了大官,和母亲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瓷枕上绘这样的图案,意为教育人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守行孝道。

金代长方形枕,采用白地黑花的装饰技法。瓷枕的正立面绘有开光,开光内绘有“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画面中的三座山峰,犹如一个“山”字,中间高,两边低,王祥在画面的中央,他坐在岸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水里的三条鲤鱼。故事出自于《二十四孝图》中的第十八图王祥卧冰求鲤。讲述王祥孝顺母亲的事迹,之后被奉为孝道的经典故事。

磁州窑的匠师们把这些孝道故事绘在枕面上,通俗易懂,流传广泛,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传播民间文化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磁州窑瓷枕上的文字纹与孝道的联系

磁州窑的瓷枕通过文字来传播孝道文化。北宋以及后来的金元时期,瓷枕都是书写文字最大宗产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心态。文字装饰可以说是磁州窑的一种大胆创造,匠师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文化,深受人们喜爱。这类型的瓷枕是以内容为主的,表达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需求。

磁州窑艺术馆藏的一方北宋的白地黑花“父母无忧”元宝枕,上面就写有:“父母无忧因子孝,夫无横祸为妻贤”的诗句,这说明了孝道在当时重要的地位。在磁县观台窑出土的一方北宋瓷枕上写有:“立身之本,行孝为先。于人有益,不又神天。”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的根本首先是履行孝道,人伦孝义重于神明和上天。磁州窑匠师们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孝道文化,大加宣扬、歌颂,受到大众的欢迎。再加上磁州窑是民窑,瓷枕又是人们必备的生活用具,传播的范围更广,也更能起到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

三、磁州窑瓷枕中的孝道文化的社会背景

磁州窑瓷枕上出现孝道文化是在宋金时期,通过在枕面绘孝道故事,写与孝道有关的诗词意在宣传孝道,也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宋代时期,统治者推崇孝道,大力宣扬《孝经》,这也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不仅使宋代开始奉行讲孝行孝的,并且是孝道在中国古代发展的巅峰。当时,宋代磁州窑瓷枕上也有一些关于孝道文化的警语,起到了规范教育宣传孝道文化的作用。之后,金元时期儒家“忠信孝梯”的观念逐渐深入人们心中,元代重视孝道的学习与宣传,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二十四孝》就始成于元代,在磁州窑瓷枕上绘有“二十四孝”的内容,也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的。由此可见,我国的孝道文化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结语:

磁州窑瓷枕造型优美,装饰题材丰富,对比强烈,在中国陶瓷中影响很大,令人印象深刻。磁州窑瓷枕为我们与古人建立起了一架桥梁,了解到过去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崇尚和生活习俗,同时也对磁州窑瓷枕与孝道文化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今后的陶瓷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参考文献:

[1] 王文建.枕梦邯郸:磁州窑精品赏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2] 张子英.磁州窑瓷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 马未都.瓷之纹[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

[4] 杨旭光.磁州窑瓷枕纹饰的吉祥寓意研究[J].中国陶瓷,2019.

[5] 后晓荣.磁州窑瓷枕二十四孝纹饰解读[J].四川文物,2009.

[6] 许恒硕,高阳.浅析磁州窑瓷枕纹样的装饰意趣[J].艺术教育,2017.

猜你喜欢

瓷枕磁州窑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瓷枕,透心凉
瓷枕,透心凉
瓷枕的门道真不少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
瓷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