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园将芜
2020-04-20陈雪
陈雪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是中国式田园乡村的绝版。那“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闲雅自适,那“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的清幽静谧,又或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宁静美好,无不是一幅幅简淡的中国水墨画,田园的生活是乡村一首首质朴的牧歌,如诗人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样。
可故乡的斗拱飞檐、红墙绿瓦……我记忆中那些亲切的画面啊,一切只在荒诞之前。
推土机的轰鸣,使所有的脚步都已经踏上了虚无之路。
现代技术统治了原本诗意的大地。当大地不复是母亲,而只是任人开发的矿床和地产;畜禽不复是独立的生命和人类的伙伴,而只是食品厂的原料;河流不复是自然的风景和民族的摇篮,而只是水压的供应者,长江黄河,在现代技术视野中也只是发电厂的巨大部件……
家乡,终究是回不去了!
当代打工作家罗瑜平的诗集《女人的村庄》,记录了年轻人和青壮年都来到了城市之后,空心村庄的真實影像:留守啊,撂荒啊,空巢啊,离异啊,单亲啊……这些词语,都带菌了,生病了/像癌症样,满祖国地扩散/还找不到能治愈的偏方和医生。
正应了海德格尔那充满忧虑的临终一问:“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还能拥有家园?”
从现代人茫然与空洞的眼神中,看到的不仅是家园的失落,更是那失落所带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缺失。摒弃乡园者,四处寻觅,去追随、去崇拜、去模仿,却一无所获,最终沦落为一群寄居在他乡的失落身份的人。
建筑师黄居正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曾在瑞士蒙特卡罗索小镇参观,一个由建筑师强烈建议保留下来的旧修道院改建成的乡村咖啡馆让他流连忘返。“觉得自己不像是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好像在那住了很多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适感。”
一个小小的旧修道院改建的咖啡馆让人温暖而舒适,让历经风尘的心安宁而沉静,传统乡土故园也是每个人精神的归宿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水土,孕育了多少梦想,承载了多少情思,寄托了多少牵挂,沉淀了多少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