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存”到“生活”
2020-04-20吴亮
吴亮
黑格尔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我们说,当年我们在对待自然、对待生态上走过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偏颇的行为,甚至犯过一些幼稚的错误,都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当年曾经被视为“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开辟梯田等“壮举”行为,在今天看来很多都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自然植被和生态平衡,甚至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生态恶化,今天我们亟待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
不过我们评价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撇开时代背景而孤立地看问题。要知道当时新中国刚诞生不久,前所未有的和平年代让人口增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吃饭问题”也就成了横亘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道深坎。加之一些敌对国家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中国人自然就会把粮食生产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以粮为纲”也就成了那个时代一句比较切合实际的口号。所以,也才有了广大农村轰轰烈烈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开辟梯田等一系列运动——而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多生产粮食。
说到底,上述种种有违常规、破坏生态的行为的出现,完全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心态”影响了“生态”。但是,可以理解的“合情”之举并不意味着可以畅行于任何时代。
今天,我们已基本走出了将“吃饱肚子”视为头等大事的年代,不再为“生存”而绞尽脑汁,而是在为“生活”不懈努力了。我们的目的是要追求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完美的全新生活。我们已经跳出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低层次的物质追求,而有了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生态需求;我们已经不仅仅追求“金山银山”,更追求“绿水青山”,甚至视“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因為我们需要碧水蓝天,我们需要草木葱茏,我们需要鸟语花香……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宜居、更加适宜“生活”的家园。
所以,我们需要对曾被我们大肆掠夺的大自然以充分的补偿,我们需要将绿水和芳草送回它们的故乡,我们需要让高山不再裸露,原野不再荒凉,我们需要让脚下的地球成为我们以及和我们一同来到这个地球上的其他物种的天堂……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就是摈弃了求生的粗糙,摆脱了得失的功利,拒绝了逐利的贪婪,而拥有着一种待人的绅士与雅士、接物的雍容与从容。诚如是,我们的天地就会有质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亦会层楼更上。
从“生存”到“生活”,是巨大的跨越。所幸的是,我们基本上完成了这种跨越,同时,我们的心态也已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当下我们要做的,是彻底清算和矫正曾经的“合情”的“求生”之举,追求一种更加“合理”的理性的生活。
点评:
本文视角独特,表达从容,说理充分,作者从人类追求“生存”的角度表达了对曾经的“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理解。这种“理解”实际上就是一种追根溯源的分析,而这种分析是在为论证今天必须摈弃这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等行为的观点作铺垫。因为今天我们不再处于“求生存”的时代,故而理当矫正昔日偏颇的行为。
编辑 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