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援鄂医疗队65天

2020-04-20张兵

民生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方舱防护服医疗队

张兵

3月31日,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凯旋,王雅贤随队回到北京,在经过三道水门的最高级别礼遇后,王雅贤才如释重负,站在138名勇士身边,她感到光荣,眼角禁不住湿润了。

13名北京市援鄂医疗队随队记者中,有4名是“90后”,1992年出生的山东姑娘王雅贤还不是年龄最小的,作为北京日报社视频直播编辑部记者,王雅贤在武汉报道阻击疫情65天。

她说,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冲锋在前,她很幸运能够参与此次报道,这是她一辈子的财富!

出征

“要跟北京医疗队一起去武汉,两小时后报社楼下集合,新媒体一个名额,谁报名?”2020年1月27日中午12点,北京日报社视频直播编辑部微信群里突然来了这样一条通知。

北京医疗队、武汉、两小时后出发、只有一个名额……王雅贤反复把消息从头到尾读了几遍,心跳越来越快。其实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之初,王雅贤就曾有奔赴一线采访的念头,没想到这珍贵的机会来得如此忽然。

彼时的江城形势已非常严峻,每日几百的新增病例让这座城市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正上演着“中国速度”,各地驰援的队伍随后相继抵达,一场全国抗疫阻击战已经打响……

王雅賢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准备投入工作。

收拾行李,集合,直播医疗队出征,登机,落地,抵达住地……1月28日凌晨,躺在武汉明德酒店的床上,王雅贤没有一点恐惧,反倒是兴奋得几乎一夜无眠。

不过12小时后,王雅贤已经身处疫情“暴风眼”。记录白衣战士的勇敢和无畏,记录新冠病毒的残忍与无情,记录武汉人民的坚强乐观,记录暂停键下的武汉……这是王雅贤的职责和使命,也是记者这份职业最大的意义。

在机场接机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院长助理程范军当时说,“北京队,是定海神针”。然而,王雅贤第二天深入一线时才发现,现实比想象残酷得多:北京医疗队支援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一所以外科见长的综合性医院,尽管被指定为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定点医院,但是缺乏专业对口的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况且与新冠病毒抗战半月有余,该院职工已经疲惫不堪。

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首先需要将住院楼的普通病房改造成隔离病房。但是北京医疗队实地勘察才发现,协和医院西院隔离病区的改造并不符合标准,医护人员若走了回头路,就存在被污染的风险。半夜“盖墙”,打造“三区两通道”,北京医疗队4位院感专家和几位负责人在现场整整待了24小时。

王雅贤亲眼看到北京医疗队队员睁着熬得通红的双眼,一遍遍与武汉当地医护人员沟通、协调,一次次身穿防护服站在半污染区里,迎接一批批医护人员,现场督导,严格得近乎苛刻。

1月29日上午,北京医疗队负责的第一个病区改造完成,下午,第一批病人入院接受治疗。这距离他们抵达武汉,还不到48小时。早上在驻地,各个医疗队举行了简短的出征仪式,队员们手持队旗,高喊着“安全防护,全力救治,武汉加油”“团结就是力量,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洪亮的口号声回荡在酒店大堂,随后要进病区的队员依次走上摆渡车,向队友挥手告别。

如今回想起那一幕,王雅贤的感觉是悲壮。因为她知道那辆摆渡车的终点站,是压抑的隔离病房,医护人员要面对的,是一送来就面临抢救的重症病人,是此起彼伏的呼叫铃,是厚重的防护装备下急促的呼吸,还有被雾气模糊的视线……

感动

1月30日,第二个病区开放;2月4日,第三个病区开放。

采访过程中,王雅贤接触了很多人—医护人员、患者、普通市民、志愿者……一个个发生在眼前的故事,让王雅贤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情与脆弱,真实与感动。

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丁新民是北京市援鄂医疗队第一位进入隔离病区的医生,他头顶“有事找我”四个大字,给予患者极大的信心和鼓励。别看丁主任身材高大,其实他在工作中扮演的是一位“婆婆妈妈”的角色,在病房里,他劝病人盖被子能来来回回叮嘱四五遍。丁主任是温州人,一口并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也成了他的“标签”,尽管查房的时候穿成了“大白”,只露出一双眼睛,但是病人出院后听到他的声音还是能一下子就辨认出“那是我的丁主任”。

第一位病人闫阿姨也是丁新民接管的,据说闫阿姨刚被推进病房时,血氧饱和度不到60%,而正常人的标准应该是94%以上,来的时候她全身紫绀,躺在平车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经过60多天的治疗,在援鄂医疗队返回北京后的第二天,好消息传来—闫阿姨出院了!

就在离开武汉的前两天,王雅贤穿着防护服跟着医生进到隔离病房见过闫阿姨,当时她已基本痊愈,面对镜头,她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说着说着泪珠就掉了下来。

“等我好了,我一定要去北京见我的救命恩人们,我不会打扰他们,只是远远地看看,看看他们真正的模样。”看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防护服里的王雅贤也被深深触动,泪水打湿了眼眶。她想,这就是最美好的医患关系—我对你竭尽全力,你对我满怀谢意。

王雅贤看到了医护人员身上背负的无奈与伤痛。2月7日,王雅贤采访了北京宣武医院的肖汉医生,这是65天以来最难的一次采访,面对镜头,肖汉医生潸然泪下,他的每一句话也何尝不像刀子一样刮在王雅贤心上。

肖汉医生和北京市援鄂医疗队的其他队员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出征武汉,家已经近在咫尺,母亲的思念望眼欲穿,可因为在前线战斗,他回不去自己的小家,王雅贤特别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比相隔千里还要难受。

“武汉同胞真是太可怜了!”他每每提到家乡、提到父老、提到病床上的患者都哽咽落泪,在一旁拍摄的王雅贤也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的抽泣声被录进去,王雅贤感受得到他的压力有多大。更艰难的是后期剪辑,因为这些让人揪心的画面需要一遍遍看,“有患者去世了,我想我能不能多做一点什么!”这一幕幕在眼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反复观看,仔细聆听,王雅贤到最后甚至忘记要在哪里截断视频,在哪里打关键帧,只记得眼泪不知不觉地滑落嘴角。

成长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让王雅贤对这次疫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王雅贤对记者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来到武汉亲身经历、亲眼见证,实属幸运。

当初启程时计划的一个月期限转眼就到了,但在汹涌的疫情面前,王雅贤没有理由撤退。当医护人员纷纷立下“一战到底,完胜而归”的誓言,她也在心里默默地许下同样的信念,医疗队不撤,我不走,他们在一线阻击疫情蔓延,我要记录到底!

王雅贤在江夏方舱医院进行采访。

在八级大风的怒吼下,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在凌晨的夜班摆渡车上,在闷热的隔离病房里……王雅贤用文字和视频,与北京医疗队并肩战斗。渐渐地,出院的人数越來越多,插管的患者越来越少,医护人员的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

樱花开了,天气暖了,武汉的春天来了。

3月9日,在武汉的第43天,北京医疗队接管的病区迎来第100位出院患者,也就是在这一天,北京医疗队的战斗进入决战阶段。

与此同时,各个成功帮助扭转战局的方舱医院,纷纷宣告“关门大吉”,王雅贤有幸见证了其中一座方舱结束使命的历史性时刻。3月10日,王雅贤来到位于武汉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的江夏方舱,这是武汉唯一一家中医方舱,王雅贤穿上防护装备,在关舱之前进行了一场直播,也算是用自己的方式为这艘“生命方舟”送上告别礼物。

那天的阳光很好,结束工作的医护人员来到户外草坪上,他们放松地晒着太阳,欢声笑语不断。舱内还有人在坚守—面对着零星的“观众”,厚重防护服之下的护士小姐姐依然拿起话筒,唱起了自己最爱的那首歌。最后等待出院的几名患者安静地吃着午餐,与他们聊起在方舱的生活,每一个人都面带微笑,仿佛苦难从不曾来过一般。

一层层的防护,身体异常沉重,在里面才待了十几分钟,王雅贤就已经感受到汗水顺着后背流下;护目镜也已经布满雾气,视线只能穿透水珠流过的划痕;一个小时全程直播,王雅贤口干舌燥……但王雅贤却不想出去,也舍不得出去—她想再多看几眼,这座伟大的生命方舟,床铺、被褥、烧水器、盒饭、千纸鹤、小纸条……它们再普通渺小不过,却也见证了这场“史诗级”救援任务。

“65天历练,最大的收获,是成长,人没有顶不住的压力,意志可以无限强大,我可以自豪地告诉自己,褪去青涩,90后的女孩子,也可以独当一面!”王雅贤说。

猜你喜欢

方舱防护服医疗队
援非医疗队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