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04-20魏红红

学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初中心理健康

魏红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解有关体育与健康的知識和技能,还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笔者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就如何更好地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系统化的研究,希望能提升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2-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2.008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力度越来越大,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中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从标准来看,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初中生情趣情感的稳定性、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自我适应性等内容。所以,从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的趋势来看,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新修订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标准来实施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分析

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得知,心理指的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统称,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在内外部环境下,能够适应社会,克服在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促进自我得到更好的发展。心理健康一般有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心理上不存在任何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础性的含义。其次,就是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来从事各类社交活动,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最简单的含义。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中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第二种心理健康含义。

二、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到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心理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激烈性、紧张性、对抗性比较强,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良好的意志力。所以,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顽强意志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的一种培养。与此同时,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中,还有助于培养初中生谦虚谨慎和机智灵活等优良品质,使初中生具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集体性和竞争性比较强的体育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竞争、认识竞争,学会如何表现自己的才能,学会在合作中获得集体荣誉感。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如何将众多个体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与他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做到谦虚谨慎,对别人抱有欣赏的态度,学会与他人分享。

(三)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安排一些集体性的体育类活动,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社会关系,增加和他人接触的机会,使得学生忘记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让学生学会尊重规则和遵守规则,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四)有助于矫正学生心理上的缺陷

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其不仅对心理健康情况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使得心理素质得到锻炼与提升。每个学生的心理都不是独立的,每个人的心理和自身周围的环境都是相互影响的。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在这空间里,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心理和周边环境、学生与他人的关系会更加充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将会促进学生对环境的适应,使得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让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

三、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具体要求

(一)确保教学目标具体化

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学,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化。所以,在具体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新修订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标准,对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制定。

第一,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实施体育活动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作用,能够从心底重视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第二,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力培养,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强化学生对生活学习的自信心。第三,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第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上面这四项内容都可以看作是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这样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优化设计,使教师能更好地结合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确保教学内容明确化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做到明确化。因此,可以结合新修订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标准,制定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教学内容体现出来。

第一,在讲解健康知识的时候,教师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健康基础知识,具备科学的健康观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预防心理疾病产生的技巧。第二,实施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完善。第三,组织开展情绪控制教育。如果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能够积极地调整自我心态,让学生成为自己心理的主人。第四,对学生开展社会适应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确保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學过程中,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全面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在初中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以下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第一,游戏教学法。学生普遍爱玩爱动,教师在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有关心理健康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和健康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推动作用。第二,创设情境法。创建近似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有效沟通情感,这样就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三,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加以辅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品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四)确保教学评价科学化

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单纯地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是不科学的。需要建立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考核目标,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具科学性。

第一,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很关键,其指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将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直接的导向作用。确保将学习态度、意志品德等因素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内容,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具有系统性。第二,教师在具体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有结果性评价,还要有过程性评价,只有做到评价的全面性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健康心理才能养成。第三,教学评价的形式要做到丰富性、多元化,做到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这三种模式高度融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

四、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心理健康教学思想观念的改变

初中生如果缺乏健康的心理,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学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因此,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思想观念,认真执行“健康第一”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将心理健康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做,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创新,严格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心理负担去除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放松身心,使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二)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当前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初中体育和健康教学模式不断地完善。当前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出现了下面的发展趋势。从教学主题的角度来说,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从以往的增强学生体质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进行培养。从教学模式的目标来分析,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从以往的对短期适应能力的追求到长期体育能力的追求。从教学模式的形式来分析,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从以往的单一化向现在的多样化转变。从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地位来分析,从以往注重对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转变为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五、结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氛围,将心理健康教学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随着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要将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高度结合,使得学生在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分析和探索,促进心理健康教学手段的创新,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

参考文献:

[1]许士阳.浅谈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2).

[2]刘志华.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

[3]张红利.浅谈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2).

[4]吴辉.在体育教学中应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08(17).

[责任编辑 李 媛]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初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