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诵芬:胸怀航空报国初心,一路奔腾奋进

2020-04-20

军工文化 2020年2期

有人说,在这名航空老人的人生词典里,只有简单的两个字:航空;也有人说,在他的人生轨迹中只有这样三个关键词: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

这位航空老人叫顾诵芬,1930年2月4日,顾诵芬出生于江苏苏州唯亭顾氏家族,今年的2月4日是他的90岁生日。

他1951年选择投身新中国航空事业,择一业而终一生。退休后,他仍初心不改奔腾在航空事业的前沿,与新中国的航空事业一同成长了70年。70年弹指一挥,一个人可以做多少事?

少年砺志,七秩航空。作为中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顾诵芬的成就载入史册:他是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开拓者,是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飞机设计大师,是著名的航空科技战略科学家。

在自豪和悲壮中前行

80年前,面对日机轰炸,他立下了航空报国宏志;70年前,迈出大学校门,他开启了航空报国征程。新中国航空工业诞生,怀抱着航空热情和报国理想的年轻人开始加速建设航空工业,顾诵芬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需要研制属于自己的战机!”

怀着一腔报国热情,他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把一架架飞机送上蓝天。“自行研制”在那个年代,带着几许自豪,也带着几许悲壮:一支笔、一把尺;一个暖壶、一把柴刀……

1956年,顾诵芬与徐舜寿、黄志千等老一辈飞机设计师一起在沈阳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飞机设计室,打破了国外技术限制和封锁,自行设计研制出了中国航空历史上第一型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此后,主持参与了东风104、东风113、初教6(曾命名为“红专502”)等飞机,以及多项重大任务的气动布局设计研究,解决了螺旋桨对飞机稳定度影响的问题。

自己的路自己走

每个机型最终的成功,都有着自身独有的砥砺往事。往事里是一群执着的人,他们坚持将“航空报国”写在祖国的天空,写在航空人的心中。

顾诵芬参加摸透米格-21工作,负责气动布局的摸透与研究。此后他深入研究撰写的《摸透62式飞机的气动力工作》,奠定了中国先进战机设计的关键技术基础;参与主持歼8飞机设计。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艰难前行。1978年,我们才发现,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速度,已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中国已被远远地甩在后面,望尘莫及。这份沉重和急切也在当时年龄约四五十岁的航空人身上突出体现,那时的他们正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中坚力量。

那些年,顧诵芬带领研制团队完成歼8全天候型设计定型,一举实现了我国战斗机从一代向二代的跨越。为解决歼8抖振难题,三次随试飞员鹿鸣东驾驶的歼教6飞机升空观察并拍摄歼8机飞行流线谱。

让梦想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唐长红、孙聪、杨伟,一大批年轻人加入了中国航空事业。在那个激情奋斗的新时代,顾诵芬等老一辈航空人带领年轻人们不断向前,把无数和他们一样,选择奉献航空的人凝聚在一起,让昔日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可能,也让中国航空工业走上了由航空报国向航空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那些年,顾诵芬担任歼8II飞机总设计师,圆满完成这一重大型号的设计研制任务。2000年,歼8II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眼中有光才能追逐心中的梦想。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中国即将加入世贸,那时候我们传唱着《相约一九九八》,发展经济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老一辈航空人的目光却不仅仅停留在向前急奔的当下,而是投向了他们心中一直期盼的未来。

1986年以后,顾诵芬担任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始终站在世界航空科技发展前沿,始终关注着型号研制任务。组织中苏专家进行下一代歼击机方案研究。与王大珩、师昌绪等专家向中央写信,呼吁将航空技术列为重点高技术领域并获采纳,航空高技术写进了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创新迈步新时代

“型号成功我成才”。伴随着一架架新型战机飞上蓝天,昔日的年轻人熬出了白发,一代代航空人就这样在航空报国的跑道上传递着手中的接力棒。

顾诵芬始终以科技战略家的眼光,注重理论研究,为重大项目决策、实施建言献策,推动了航空装备和技术发展。在C919、运20等多个型号研制中担任技术顾问、专家组负责人或成员,为解决设计与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力排众议、奔走呼号,对我国发展大型运输机、加快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航空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等提出决策建议,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中央的正确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点书,翻译一点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在这个总是“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眼中,报国、强国,纯粹而坚定。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中,在新中国航空事业的长河里,顾诵芬是一位优秀的代表、一个杰出的典范、一颗璀璨的明星。

顾老等前辈们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终将成为我们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今天,中国航空工业拥有的一切,都是一代代航空人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凝聚着追梦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奋斗者的辛勤汗水。

少壮担纲,韶华逐梦,震苍穹还望四海;老骥伏枥,晚霞耀天,摘星辰而琼八方。

(文章来源:中国航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