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共管,乐享健康
2020-04-20
1月15日,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防控慢病,乐享健康)项目启动会上,中国科学院顾东风院士代表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社区卫生专委会和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6家机构,向公众发布了《“‘三高共管,乐享健康”联合提示(公众版)》(以下简称“联合提示”),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共同管理的重要性,防范疾病带来的危害。
“三高”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不合理膳食、运动不足、吸烟、过量饮酒、超重肥胖、生活不规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人群中越来越普遍),合并3个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患者比率迅速上升,超过40%的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
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从2002年的18.6%上升到2012年的40.4%,增长了117%,高胆固醇血症从2.9%增长到4.9%,增长了69%。政府对全民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持续增加。自2009年起,我国已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血脂异常管理相对滞后,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短板”。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以高胆固醇为主的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且重要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18%的脑血管疾病和56%的缺血性心脏病归因于高胆固醇。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的数据显示我国26.4%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归因于高胆固醇血症。人群低密度胆固醇(LDL-C)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下降24%。另有研究显示,注重调脂治疗,高血压患者可以额外降低36%的心血管疾病和27%的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可以降低37%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48%的卒中风险和27%的总死亡率。
2016年,高润霖院士与国际专家合作利用我国数据建立卫生经济学模型,评估了血脂异常干预对减少卒中、心梗死亡以及医疗费用方面的社会经济价值。基于此模型,此项研究计算出“‘三高共管”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3100万糖尿病患者为例,若维持目前管理现状,不开展血脂规范管理,未来15年这些患者中预估发生心梗事件将从26.6万增加至43.7万人次,卒中事件将从32万增加至55万人次;如果加强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和干预,则心梗事件每年有望减少8.7万~17.1万人次,卒中事件每年有望减少4.8万~9.9万人次。不仅避免大量患者及家庭罹患疾病威胁,每年更可节省186亿~368亿元的医疗费用。
可见,如能对血压、血糖、血脂进行综合干预与管理,将会产生“1+1+1>3”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日常监测不容忽视
“三高”共同管理,当然需要对“三高”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才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时,应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
对初诊高血压患者或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评价血压水平和控制状况;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一个小时内测量,排尿后采取坐位測量血压。
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正常成人的血压应该低于120/80mmHg;三次不同日期测量血压均超过140/90mmHg的人,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值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高血压前期。
血脂
血脂的检查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俗称“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俗称“坏胆固醇”)等各项指标,其中任何一项或多项指标异常,都可称为血脂异常。
对于血脂监测,不同年龄和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人群,要求有所不同。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血糖
血糖的自我监测频率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兼顾有效性和便利性。利用血糖仪测定的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快速血糖检测,为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使用。
正常成人,空腹血糖不超过5.5mmol/L,餐后2小时或任意时间血糖不超过7.8mmol/ L,糖化血红蛋白(衡量过去3个月血糖情况的一个血液指标)不超过6.0%。如果至少2次以上空腹血糖超过7.0mmol/ L,餐后2小时或任意时间血糖超过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则可诊断为糖尿病。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糖尿病前期。当血糖低于3.3mmol/L时,称为低血糖。
高血糖常在进餐后2小时出现,低血糖更容易在凌晨1~2点发生。因病情危重致血糖控制非常差或者住院诊治期间,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病情确定;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目的需要监测空腹或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掌握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改善饮食和运动;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至少监测2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依病情确定;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监测空腹血糖可以反映使用基础胰岛素的降糖疗效;监测空腹和进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反映使用预混胰岛的降糖疗效。应通过监测血糖优化治疗方案;特殊人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的监测,应遵循医嘱实行个体化的监测方案。
指标控制是关键
患者的发病情况不同,各项指标的控制目标是不同的。下面结合我国有关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指南给出参考指标——
◎无其他基础疾病的老人,血压应低于150/90mmHg;有糖尿病、肾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血压应低于130/80mmHg;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若不能耐受常用降压药物治疗,可考虑进一步放宽血压控制目标至<140/80~90 mmHg。
◎对于那些尚无心血管疾病且预期寿命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可更严格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6.5%, 相当于平均血糖水平不超过7.8mmol/L;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预期寿命不长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可放松到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0%,相当于平均血糖水平不超过10.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理想水平为<2.6 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理想水平为<3.4 mmol/L;極高危人群(经临床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目标值为LDL-C<1.8 mmol/L、nonHDL-C<2.6 mmol/L;一般危险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可将LDL-C降低30~50%作为替代目标。
如果患有“三高”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疾病,应及时就医,听从专业人员意见规范治疗,并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
预防“三高”,重在“三减”
寻根究源,“三高”的产生,除了遗传等不可控的因素,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难辞其咎,高盐、高油和高糖的不健康饮食是导致“三高”的罪魁祸首。防“三高”,重在“三减”,即通过“减盐、减油、减糖”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达到预防控制“三高”目标。
减盐:食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建议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
减油:高油、高脂肪、高胆固醇是引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成人每人每天油的摄入量在25~30克。
减糖:摄糖过多,会增加糖尿病、超重、肥胖等慢性病患病风险。建议成人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除此之外,联合提示还建议保持以下几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食物多样,尽可能地多吃不同种类食物,包括全谷物、杂粮等;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持健康体重;多吃蔬菜、水果、奶类、豆类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减少加工肉类、肥肉摄入,控制膳食胆固醇和添加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鼓励喝白开水、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戒烟控酒;积极运动,并保持规律的生活等。
>>相关链接 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
心脑血管事件就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出现的事件,例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事件,例如脑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等。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将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揭示得非常清楚——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吸烟、缺少运动和心理压力等。分析这些因素是否存在、持续时间多长,就可以对自己将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可以尝试通过下表进行计算预测。
说明:此表只适用于那些还没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个体来说,今后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是远远高于用这个表计算出来的数值的。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在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参考值中,年龄组只是到59岁,所以对于大于59岁的人群的预测价值有限。目前认为,如果用这个表来预测老年人或者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会低估实际风险。同时,如果是各种危险因素水平都很高的个体,例如血压、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吸烟量很大,用这个评估表也可能会低估其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