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沁阳位于沁河南岸为何不叫“沁阴”研学始末

2020-04-20李心妍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百科研学公主

李心妍

怀庆古郡史绵长,沁河逶迤水茫茫。山南水北不能忘,因何“沁阴”作“沁阳”?

——题记

缘起

我的老家沁阳,自古为豫西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美誉。

一个周末,爸爸开车带我回沁阳老家,当车子跨过沁河桥,一路向南,我突然意识到,沁阳在沁河之南,按照“山北水南谓之阴”的规则,应该叫“沁阴”才是。那么,为什么叫“沁阳”呢?

在地理课上,老师曾讲过,我国山脉水系复杂,很多城市都发源于山脉河流的周围,遵循“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逻辑命名。如图所示,我们位于北半球,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向着太阳,有更长的日照时间和更好的照射角度,更温暖,称为“阳”;相应的,山之北水之南容易被遮挡,称为“阴”。如焦作别称“山阳”,就是因为它位于太行山南麓。

当我就这个问题问爸爸的时候,爸爸猜测:“是不是后来沁河改道了?”

历史老师经常要求我们,遇到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史料实证,论从史出”。对于爸爸的猜测,我需要找到证据。所以,我和爸爸就开启了是“沁阳”还是“沁阴”的研学之旅。

查询百度百科

我首先在百度百科上查询了“沁阳”: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

根据百度百科的说法,1913年,怀庆府废府存县时,沁阳是在沁河以北的。可是,我奶奶家好几代都居住在沁阳老城区,而沁河老城区一直在沁河之南,这至少可以证明民国以来沁河没有改道。也就是说,百度百科关于“沁阳在沁河之北”的说法不准确。

查询由来网

在爸爸帮助下,我又查询了由来网上的介绍:

“【由来】……民国二年(1913年)2月,改河内县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②,县境旧有沁阳城,故循其意……”

“【注释】②按县署地在沁河之南,当为“沁阴”,因为汉明帝封沁水公主于斯地,公主之庄园“沁园”在沁水之北,即沁水之阳。”

在由来网的介绍及注释中,可以提取如下信息:

1.沁河之北原来就有“沁阳城”,因循旧意,所以得名。

2.1913年设沁阳县时,沁阳城区的确在沁河之南,本来应该叫“沁阴”,但因为汉明帝所封沁水公主的庄园“沁园”在沁水之北,即沁水之阳,为保持其文化内涵,所以定名“沁阳”。

查询由来网,解决了我关于沁阳得名的疑惑,但又出现了新问题:沁河之北原来就有沁阳城,是什么意思?

咨询沁阳市史志办

正好爸爸有个朋友在沁阳史志办。于是,我和爸爸又专程访问了沁阳市史志办的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沁水》载:(怀)县北有沁阳城,沁水迳其南而东注也。也就是说,古时候,沁阳城的确曾经在沁河之北,东流注入黄河。古河道位于今天崇义镇的南山村、小吕庄一线,经温县、武陟注入黄河。

工作人员介绍说,历史上沁河的确曾经改道。西晋时期,沁河经常泛滥,司马懿(就是诸葛亮用空城计吓跑的那个人,其实他是个很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免家乡温县受害,下令将温县到沁阳这一段沁河改道,由流经沁阳城南改为流经沁阳城北,即为今天之沁河。沁河改道是事实,但改道原因仅限于传说,目前并没有相关文史资料的佐证。

小结

至此,沁阳之所以叫“沁阳”,理由有三:1.由历史上的沁阳城在沁水之北而来。2.由沁水公主封地“沁园”在沁水之北而来。3.今人为保持文化内涵,不愿改。

其实,是“沁阳”还是“沁阴”,似乎都不太重要。作为千年古城走出来的怀川子孙,我们所要做的,是把家乡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基因好好地传承下来,融于我们的精神和血液。这,是否可以算是“文化自信”精髓之所在?

后记

作为土生土长的沁阳籍人,从小我就从爸爸那里知道了很多沁阳悠久的历史和往事,例如怀庆府当年如何威风八面,四大怀药如何享誉世界;又例如何塘如何礼让邻居,朱载堉如何制作唢呐;等等。但以往对老家的感觉,只有爸爸绘声绘色对家乡趣事的描述、妈妈烹煮煎炸的各种家乡美食,还有很多只有在重大节日才见面走动的、说着听不大懂的方言的亲戚们。

这次研学,我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大家非常熟悉的“沁园春”词牌名,就源自沁水公主的沁园。据《辞海》记载:“沁园春,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所有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

经过这次研学,我亲身感受到了有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都和家乡有关,对家乡的自豪和骄傲油然而生。我是焦作人,根在沁陽。

(辅导老师: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研室 栗 洁)

猜你喜欢

百科研学公主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乐乐“画”百科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小公主
长了怪兽心的公主
公主的回答
探索百科
超有趣的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