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情境
——读惠剑《秋荷》系列作品有感
2020-04-20
当代绘画一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往复,其实作为图像一直在传达某种情境。傅抱石先生提倡应抛弃“为笔墨而笔墨”,反对死守“脱离时代的笔墨,就不称其为笔墨”。时下对“笔墨传统”与“笔墨创新”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止,董其昌先生的一个语句早已解释了这个问题:画岂有无笔墨者。
前段时间赴徐州,于惠剑画室品茗,观其近作《秋荷》系列,眼前一亮,其中《秋水无边》传递出惠剑在图像构成与笔墨构成方面将自己的情商展露无遗。其将“荷”的形态弱化,而把荷叶、莲蓬、荷杆作为点、线、面的符号,并以笔墨形式的语言在平面的结构上完成情境的结点。作品透出朴素而现代的视觉效果,既有笔墨本身的苍润,又不失结构天成的现代意味。尤为令我感动的是惠剑另一件作品《一枝一叶总关情》。数数几笔,一气呵成。一片叶、一枝花,其势其气生动亦然。借笔墨以抒胸间逸气,浑然一体,毫无做作之气,令人不舍离弃。既有文人画的情怀,亦不死守传统,充分展现出惠剑对艺术与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其实东西方艺术之间原本并无太大的对立,作为视觉图像而言,其内在规律多有重叠,并不需要过多的争论,只能作为角度思考的范畴。文化的差异性更多地体现在“内含”或是“外露”以及材料载体的不同而已。当代的艺术家均是在改革开放的岁月里成长起来的,所接受的教育早已与世界接轨,无论在知识结构或是视觉需求均已融汇东西,再讨论“传统”与“创新”似乎已无太多意义。因为争论更多的焦点都在“形式”上,少有人在文化层面去思考内在的逻辑。今天我们在欣赏西方作品和东方作品时,自然地去品味其艺术的韵味。自觉不自觉间或已忘记了它是东方艺术或是西方艺术。事实说明,当代人在内心深处已完成了东西方文化情感的融合,惠剑的作品便说明了这一点。
惠剑是我的“老”学生,性格豪放,作风朴素,聪明而勤奋。“聪”者是善听,“勤”者是善思,相加便是才气。从其《秋荷》系列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文化的向往与探微,同时也体现其出作品单纯却不单调,简练却不简单的功力,我寄希望他能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清影 80cm×30cm×4 2016年